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河南洛阳的浆面条和河南南阳的浆水面一样吗?
面条,洛阳,南阳河南洛阳的浆面条和河南南阳的浆水面一样吗?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问题补充: 区别在哪里?有懂行的请回答一下。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其实无论是浆面条还是浆水面都是一种人们爱吃的面条,只不过说不同的地方叫法不同而已,自己感觉这种面条在我们老家也有,在我们那叫法又不一样了,在我们那叫做糊涂面,至于说做法和味道都是差不多的。
浆面条在河南的好多个城市都有吃的,而且都还是一个挺不错的面食,在河南很多地方都是喜欢吃面条的,而浆面条又有点像糟面条似的,吃起来的话不劲道,但是像成了一锅糊涂面,所以说在我们那也就有了糊涂面的叫法。
其实在南阳浆面条也算不上有多大的名气,因为南阳也是一个相当爱吃面条的城市,像南阳的方城烩面就力压河南其他好多地方的烩面,还有新野的板面和臊子面,以及南阳的窝子面也都是挺好吃的,不知道你们都吃过没有?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谢邀请,浆面条对于外地游客来说,可能很陌生。但对于河南人来说“浆面条”可谓是“美味佳肴”了,对于洛阳人来说乃是原汁原味的产地,洛阳浆面条是洛阳的传统美食,是以绿豆浆发酵制作面浆,经特殊工艺而成的面条。
洛阳、汝州、新郑等地浆面条,制作简单,成本低、味道美、易于消化,酸味独特,咸香适口,因而自古以来流传不衰,成为颇具浓厚地方特色的地方名食。浆面条不同于浆水面。
了解完洛阳浆面条,我们再来看看浆面条的来历。关于浆面条在洛阳有两个历史传说,其一是浆面条是起源于河南省新安县,当时是以豌豆浆面条著称,历史悠久。据传在明朝正德年间,该县一个姓史的人开了个饭店,生意很兴隆。有一年小麦欠收,豌豆丰收,饭店天天卖豌豆面饭,一时生意萧条。
一天,京城一位钦差大臣带随从路过此店吃饭,店主因无上等米菜下锅急得团团转。当他看到盆里磨碎的豌豆和桌上的面条时,急中生智,用椒叶、藿香等作作料,用豌豆浆作汤下入面条,做了一锅豌豆浆面条。钦差大臣吃后十分满意。此后店主便新增了浆面条这一食谱,小店生意又兴旺起来,从此,这浆面条便成了河南的一道名吃。
刘秀狼吞虎咽,竟然觉得香气扑面而来,吃得那叫津津有味。日后刘秀当了皇帝,虽然有山珍海味伺候,却依然对当年落难中的浆面条念念不忘,以至于御宴中就有了浆面条这道菜。洛阳浆面条虽然比不上那些山珍海味,但是这种洛阳人饭桌上的美味佳肴,您不来一碗的话,是要终身遗憾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不是一类食物 制作工艺和方式都不一样 但都是一种地方特色食物 根据个人胃口 大家也会有不同感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河南人爱吃面条,人们常用“一天不吃想得慌”来形容对面条的喜欢程度。到中原旅游的朋友,一定别忘了喝碗洛阳的粉浆面条,过过味道各异的面条瘾。相信这种带有北方麦黍文化特点的饮食习俗,会给大家的旅途生活带来始料不及的感受。
浆面条的悠久历史
浆面条儿在洛阳历史悠久,妇孺皆知。“老洛阳”基本上都会做。但滋味是否悠长,味道是否纯正,就看各自手艺啦。 浆面条儿主要材料是浆汁。而浆又分绿豆浆和黑豆浆两种,其中绿豆浆最佳。乳白色为上乘。过去洛阳“浆坊”不少,是有名的是老城。顺城西街王氏浆坊。该浆坊历时三代,颇有年头。其汁稠味美价廉,老城人常常光顾其家。浆汁不宜太酸,酸则倒牙,不宜太淡。淡则无味。据说清朝末年洛阳一穷户人家,将捡来的绿豆磨成豆浆,隔了数日,发现豆浆发馊变酸,倒了舍不得,遂胡乱丢些菜叶,熬成糊状,一吃味道鲜美,后来家家效仿。旧社会洛阳穷人多,一般人家买不起面粉。常常以菜代面。花个三五分钱上街舀两瓢酸浆,回家做浆饭。切少许萝卜丝或白菜叶下锅,待浆起沫后勾点面粉,稠稠的,谓之“挑浆饭”。若再下点小米,谓之“浆米气儿”。每到饭时,满院飘香。孩子们闻到浆味儿,兴奋异常。三碗两碗,风卷残云。若此时家中来客,浆饭招待,那比请他吃大鱼大肉还过瘾。当然一般小康之家做浆面条儿讲究了:白面条、芹菜、大绿豆、(或油炸花生米),再佐以韭菜花或辣椒油,绿白红酸得辣,生生能把人的馋虫给勾了去,“剩浆面条儿”是浆饭中的上吕,民谚云:“浆饭热三遍,拿肉都不换”可见其魅力。 做浆饭时,千万不可让浆汁溢出锅,成为“粉浆”,那样就不好吃了。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浆在火上时,先在锅里滴几滴香油,待浆汁鼓起时,用筷子将浆末打下去,继而下面放菜。或下面后另将菜炒熟下锅即可。现在人配以肉丝,其味如何,不得而知。浆面条不宜连续吃,吃多了也易上火。 又闻浆面条儿如今已被国家评为中华名小吃之一。 浆面条在洛阳的发展历史年数久远,已无法考证。
浆面条的来历
关于浆面条的来历,曾经有这种说法:当年,刘秀被王莽追杀,走头无路、饥寒交迫,见到一个浆房就进去想找点吃的。可房里没有人,也没有食物,只有几把干面条,缸子里还有绿豆磨的浆水,但是已经放酸了。他也顾不了许多,就舀了几瓢酸浆,把现有的干面条和菜叶、干豆统统都放到锅里煮。面条煮熟了,当他打开锅盖就闻到了泛着淡淡酸气的面条,于是他就狼吞虎咽的全部吃完了,以至于当了皇帝还总想着当年的浆面条,所以御宴中就有了浆面条这道菜,流传至今。
上一篇:如何做到看图写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