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对于汉武帝的“穷兵黩武”怎么看?
匈奴,汉武帝,穷兵黩武对于汉武帝的“穷兵黩武”怎么看?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问题补充: 当时的局势如果不远征匈奴也是没办法的啊?现在有很多人都说汉武帝穷兵黩武,毁了文景之治的基业。可是按照当时的情况,如果不远征匈奴,后患也是无穷的啊!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汉武帝并不是穷兵黩武。
关于远征匈奴
当时匈奴确实对汉朝的国家安全构成了比较大的威胁,所以远征匈奴是没有什么问题的,这件事本身不能算是穷兵黩武。这就像有人都打到你家门口了,你不想还击吗?还击怎么能算是穷兵黩武呢?
作为对比,经常有人说,汉文帝、汉景帝时匈奴也是经常来犯啊,怎么没见他们像汉武帝一样发动战争呢?其实这与汉初的白登之围以及当时汉匈双方的力量对比有关系。
但凡有点雄才大略的帝王,面对匈奴的持续骚扰,正常反应都会是采取军事手段。当年汉高祖刘邦刚刚统一中国时,韩王信投靠匈奴,将马邑拱手送给匈奴人,刘邦大怒,决定亲自领兵,收拾韩王信。结果中了匈奴人的诱敌深入之计,被匈奴包围于白登山七天七夜。脱险之后,刘邦便采取陈平、刘敬的建议,转而对匈奴采取和亲的政策。
刘邦死后,匈奴的单于还写信调戏过吕后,吕后迫于匈奴力量的强盛,也不得不忍气吞声。
到汉文帝、汉景帝时,匈奴的力量仍然强于汉朝,并且汉朝国内诸侯国林立,中央政府的权力不够集中,国内形势不稳定,还爆发了吴楚七国之乱。国内还乱成一团,哪还能顾及到匈奴的事情,只得继续奉行高祖和亲的政策。
而到了汉武帝时期,汉朝立国已有六十余年,经过文景两朝实施与民休息的政策,国内经济恢复、人口增长,并且经过文景两帝的“削藩”,已经基本解决了汉初诸侯国的问题。
当国家强盛、内忧基本解决时,自然就要开始考虑清除外患的事情,而当时最大的外患便是匈奴,对此,汉武帝采取了三手措施:
继续和亲并与匈奴贸易以迷惑匈奴,甚至要求在贸易过程中宁负汉人、不负匈奴人;
派张骞出使西域,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
采纳王恢的建议,实施“马邑之谋”,试图以逸待劳、诱击匈奴。
所以可以看出,汉武帝一开始对匈奴也不是一味地发兵出击,也很讲究策略,并不是一味靠武力、穷兵黩武式地解决问题。
另一方面,“马邑之谋”的实施也让汉匈关系彻底破裂,所以汉武帝也很难再继续选择和亲的政策,只能选择武力解决了。
从上面可以看出,汉武帝选择以军事手段解决匈奴问题是根据当时的形势决定的,不是穷兵黩武。
后人对汉武帝穷兵黩武的评价
可能后人认为汉武帝穷兵黩武,主要是因为除了对匈奴的战争,他还发动了对南越、西南夷、辽东半岛及朝鲜等的战争。然而,这些战争是对中国版图的又一次拓展,将其放到整个历史进程中看是具有很重要的意义的。
其实讲汉武帝穷兵黩武,不如说他有点好大喜功。历史上有几个取得伟大功绩的帝王不好大喜功呢?在汉匈战争取得一系列胜利后,他有些飘飘然了,出现了一些好大喜功的做法。主要有以下几点:
为了获得汗血宝马,派李广利两次出征大宛(一开始是和平索取,后来使节被杀,才发兵出征大宛);
为了长生不老,多次去泰山封禅,修建建章宫;
为了训练攻打西南夷的水师,大兴土木修建昆明池、柏梁台。
轮台罪己,老年反省
虽然汉武帝做的这些大事都有正当的理由,也很有意义,但是这样集中地去做,确实劳民伤财,极大地加重了百姓的负担,甚至像之前的秦始皇、之后的隋炀帝的类似做法导致了国家的灭亡。
但汉武帝毕竟是一位伟大的帝王,他在生命的最后关头,趁桑弘羊提议在轮台屯兵的时机,发布《轮台罪己诏》,反省自己的过错,及时调整政策,重新回到与民休息的道路上来,避免了危机的发生。
因此司马光评价汉武帝“晚而改过”,“有亡秦之失而免亡秦之祸”。
综合以上各点,汉武帝虽然有过,但其功远大于其过,且晚年意识到了自己的过错,并进行弥补,是一位伟大的帝王,远征匈奴的做法对后世贡献巨大,绝不是穷兵黩武。
上一篇:梅尼埃症的症状是怎样的?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