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萧红的《呼兰河传》好在哪里?
她的,孩子,大神萧红的《呼兰河传》好在哪里?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二十岁的时候读不懂萧红,几次拿起翻了几页又放下了,觉得都写些琐碎小事,有什么趣味?那时的我像现在成千上万的年轻人一样,喜欢看惊心动魄的情节和死去活来的爱情。十多年之后再读萧红,觉得她简直是个天才作家,用最最平淡甚至戏谑的语言,不动声色闻就写遍了人世间的惊心动魄和死去活来。而彼时,我也是一个已经历经世事的成熟女子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满天的星光,满屋的月亮。人生何如,为什么这么悲凉?
遥想萧红1941年,流落香港伏笔而完书《呼兰河传》。让人读着读着,看见她笔下大坑里摔下的牛马,小团圆媳妇如一只受伤的小鹿,眨巴着无辜的大眼睛,让人心疼。
亲母早逝,父与后娘不喜的女孩,而唯一幸福的是关于童年以及爷爷的宠溺,那些跳跃的,轻松的,闪着金光的回忆,在生活惨淡的月光下,温暖着她。
在倭瓜花想开几朵花就开几朵花的园子里,爷爷把小女孩举在肩上,满园子的花果旋转起来;当她淘气地把花插在爷爷头上,老人笑咪咪的样子,看见她在花萌里睡着了,"等着,等她醒了,看她又闹出什么好玩的来"…
而现实中颠沛流离的人儿,窗边只有一轮异乡凄凉的冷月。纸上落下的不是清泪,而是明媚灵动的时光。纵叹半生尽遭白眼,身在泥泞,绵绵不绝的哀伤。
莫言说过,离开孩子的目光,他的作品,只是四平八稳的平庸之作。萧红何尝不是如此?只有未曾被世俗污染的眼睛中,才有这些孩童的天真,善良,有种很震撼人的真实。即使她裸露着身体,也不会令人产生一丝邪恶。
读着,读着,总不免使人觉得,她似卖火柴的小女孩,哆哆嗦嗦的划亮火柴,怀着美丽憧憬幻想着,那些美好的回忆,如穷孩子仅有的一块糖,艰难时拿出来舔舔,舍不得又放下。
一生飘零的萧红,用独特的笔触描绘了,北国呼兰河的风土人情,比起《生死场》,真切的生活体验和感受,前无来者,如其31岁时离世所言:她将与蓝天碧水永处,留下一部《呼兰河传》,便在近代文学史天空留下一抹灿烂的星光…
一一世界。元元,金沙江边的小鱼儿,期待您的关注点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1、她的头发又黑又长,梳着很大的辫子,普通姑娘们的辫子都是到腰间那么长,而她的辫子竟快到膝间了.她脸长得黑乎乎的,笑呵呵的.————(团圆媳妇 ) 2、他很喜欢和天空的雀子说话,很喜欢和大黄狗谈天.他一和人在一起,就一句话也没有了,就是有话也是很古怪的,使人听了常常不得要领.————(有二伯 ) 3、边推着黏糕的单轮车,边喊着“黏糕、黏糕”,往街上一走,小孩子们就跟着一大帮了.
她以自己的家乡与童年生活为原型,创作了这部小说.它在艺术形式上是一部比较独特的:它虽然写了人物,但没有主角;虽也叙述故事,却没有主轴;全书七章虽可各自独立却又俨然是一整体.作家以她娴熟的回忆技巧、抒情诗的散文风格、浑重而又轻盈的文笔, 造就了她 “回忆式”的巅峰之作.茅盾曾这样评价它的艺术成就:“它是一篇叙事诗,一片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
《呼兰河传》是一部充满童心、诗趣和灵感的“回忆式”长篇小说.茅盾评价《呼兰河传》,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萧红用她绘画式的语言,娴熟的写作技巧,抒情诗的意境,浑重而又轻盈的文笔,造就了她的巅峰之作,为中国文学奉献了一部不朽的经典.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是这两年才了解萧红并阅读她的著作,实在难以想象我小时候的课文也出自她写的小说。充分表现了那一时期中国北方劳动人民的生活日常。每每读来,心里都很感慨。越发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和骆宾基的差不多。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建议你去一趟,萧红故居,旁边就是萧红纪念馆。
纪念馆有黑龙江前任省长陈雷题词“黑龙江之光”!读过一篇文章,称萧红的在中国文坛的成就被严重低估,她应该超过茅盾、巴金、冰心、丁玲。是否超过,公有公说,婆有婆论。
《呼兰河传》,年轻时读过,感觉和你一样。未见其高,未觉其味。因为,年轻时我们缺乏生活阅历,很难做到共情。只是知道,那个时间、那个地点、那个人、那些事儿。至于作者背后想要表达的东西,我们不了解、不清楚、不懂得。
上一篇:美甲店都用什么甲油胶?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