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燃油车最多再坚持七年,电动汽车是新能源的未来吗?
新能源,电动车,汽车燃油车最多再坚持七年,电动汽车是新能源的未来吗?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燃油车最多再坚持七年,电动汽车是新能源的未来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电动车是新能源的未来,是汽车发展的方向。但是,距离它的普及,恐怕还很漫长,我个人的乐观估计,应该是三四十年以后的事儿。换句话说,如果您今年20多岁,到了您快退休的时候,估计电动车已经比较成熟,且比较常见了。
在真正的新能源车普及之前,在排放管理的压力下,汽车厂家的解决方案,应该是混合动力车。也就是说,在最近的三四十年间,混合动力车会逐步取代纯燃油车。再往后,它会被纯电动车取代。
至于纯燃油车最多坚持7年,我认为不可能。因为排放管理指的是新车平均值,汽车厂家通过各种各样的手段,想法设法达标即可。比如提高发动机效率,比如降低车身重量,再有就是增加混动车、电动车,便能把平均值拉低——这也是个不错的办法。所以,只要平均值达标了,纯燃油车就能继续生存。现在距离2020年还有3年,我相信各大厂家早已做好了应对之策。作为普通消费者,没什么值得惊慌的。
新能源车以电力为主,似乎争议不大。但电从何而来,究竟是我国厂家目前普遍采用的磷酸铁锂/三元锂电池,还是国外厂家已经推出的燃料电池,或者是核电池等其它新的解决方案。目前恐怕尚无定论。毕竟,这几个方案各自都有优点,也都有不足。
仅从目前看,燃料电池似乎更有优势,这种电池虽在制氢、贵金属等方面尚有疑问,但听说有的国家已经拿出解决方案。如果真是如此,我觉得它或许会取代磷酸铁锂/三元锂电池,成为真正的新能源(下图是2016北京车展上,一家汽车配件制造公司展示的燃料电池技术)。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随着电动车的技术突破和完善,下一阶段机械动能的主流,应该就是电动车。并且加上机械的智能化,物联网技术的成熟,城市智能交通等等。相信人类社会会顺利进入更高一级的发展阶段。交通工具,应该是以电动车为主流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中国汽车未来怎么走,看看在钓鱼台举办的这场会议。
不久前,一年一度的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在钓鱼台国宾馆闭幕。
电动汽车百人会是2014年由政府部门、研究机构、产业界等官员、学者、企业家组成的机构。登陆一下它们的官网,查询里面的组织架构,能够了解其强大的背景(顾问委员会国家部长级别,学会委员会两院院士,理事会成员OEM以及知名的零部件供应商)。
笔者之所以强调他们的背景,使为了说明其发言的分量。
根据官方消息,此次会议共有86家媒体,记者近三百人,超过万人报名参加(参会名额3000人)。笔者通读了论坛每个嘉宾的发言稿,进行了整理,划出重点,供读者们参考。
万钢(科技部部长)
17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142万辆,中国77.7万辆(占2.69%新车),乘用车58万,纯电动增长82%,插电式增常34%,商用车增长21%
2020年目标200万辆
动力电池:磷酸铁锂单体160Wh/kg,系统价格2元/Wh,产能200G Wh
驱动电机:重量比公里3.3KW/kg
燃料电池:电堆功率密度2kg/L,双极板研发取得进展;70Mpa车载高压供氧系统以及氢气罐标准正在形成
基础设施:公共充电桩建成20.5万个
纯电动汽车:续航里程没有解决,功能没有覆盖我国北部低温环境
传统内燃机:更加严苛排放标准,主要适用大客运,大货运,大船运,大农业等
插电式混合动力(重点在增程式)为桥梁,未来朝着智能化,纯电驱动发展
苗圩(工信部部长)
双积分出台,主要为了应对2020年政府补贴退出
目前车桩比仅3.5:1,2020年个规划50万个,目前公共充电桩利用率15%很低
汽车后市场:质保,电池以旧换新,新能源二手车评估标准需要关注
补贴退坡政策需要分段调整,不能2020年一起消化
林念修(发改委副主任)
坚持纯电驱动,助力弯道超车
刘小明(交通部副部长)
公交优先发展
刘宝华(能源局副局长)
完善充电接口统一,公共充电设施国标升级完成
标准进展:传导充电体系标准(发布33/修制订36),换电体系标准(发布24/修制订14),无限充电标准(发布21/修制订5)
王黎明(青海省副省长)
青海锂资源储量全世界第一,打造千亿锂电产业基地
盐湖提锂工艺:煅烧法,吸附法,萃取法取得进展
2025年,锂电规模60GWh,碳酸锂12万吨,正极材料16万吨,负极材料10万吨,电解液10万吨,隔膜材料50亿平米,锂电铜箔8万吨,锂电铝箔8千万平米
环青海湖国际电动车挑战赛
欧阳明高(百人会副理事长,中科院院士)
电池热失控技术进展,高容量富锂正极,硅碳负极,固态电池
电动汽车节能,2020年纯电动百公里电耗10度(工况法)
降重量,低阻化(风阻系数),电驱高效,制动能量回收,热管理(新一代热泵空调)
充电:私人交流充电+公共快充结合
快充方式(包括无线充电)方向不明朗
开辟“电动汽车+智能驾驶+充电智能”,关注充电
舒印彪(国家电网董事长)
没有太多信息
徐和谊(北汽董事长)
2025年,全面新能源化
从单一纯电动向EV+PHEV+FCEV三线并举转变
产品+服务+充电+运营一体化
王传福(比亚迪董事长)
2017年比亚迪:13万电动车(11万纯电+混合动力,2000电动卡车,1万4电动大巴)
插电式混合动力是私家车发展主流
公交电动化定局(17年90%),出租车电动化(2020年),专用车电动车(2025年)
建议加大对插电式混合动力补贴,免除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消费税
孙永才(中国中车总裁)
2017年销售新能源客车7000台,商用车电驱动系统2万,乘用车电驱动180万台
上一篇:APP创业到了怎样的时期?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