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冯玉祥为何要把退位后的溥仪逐出紫禁城?
紫禁城,溥仪,优待冯玉祥为何要把退位后的溥仪逐出紫禁城?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直到张勋复辟,康有为拥护溥仪。但溥仪做了短短的12天的“北京皇帝”就被段祺瑞和冯玉祥带兵平叛了,溥仪又一次退位了。那时冯玉祥就想把溥仪赶出紫禁城,但被段祥瑞制止。直到冯玉祥率人重新修改《清室优待条件》,才有理由把溥仪赶走了。
冯玉祥赶走溥仪的原因
一、就如我之前所说的,冯玉祥穷苦出生,对清政府种种作为不满而埋下厌恶的种子,直到他成为一方霸主,有权力时,开始施行对清政府的“报复”行为。
二、冯玉祥是个爱兵如子,对百姓非常友好的一方军阀,因此当全国都反对溥仪复辟时,冯玉祥也率先联合段祺瑞去讨伐张勋,他担心有人再会此利用溥仪这个前满清皇帝来祸害新民国。
三、冯玉祥是个很“精明、很贪”的人,不想让清室的巨额补贴拖累自己的政府集团,因此赶走溥仪刻不容缓!
想看更多历史的读者朋友,可以关注我哟!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老实说,1917年民国政府就应当彻底把辛亥革命留下的尾巴割掉,驱逐溥仪出紫禁城。
因为在这一年的1月15日,内务府大臣世续及徐东海在金鱼胡同那宅花园宴请各政团要人250余名,席间徐东海代表清皇室强烈要求把优待条件列入宪法,冀图永久保障清皇室特权地位。世续等人还亲自给民国各要人名流去信,请求各党派从内部疏通协助,如致副总统冯国璋的信中说:“务望于民党议员中以私人名义分函前途,广为设法疏通。” 由此可见,旧势力的能量还是相当大的,虽然清室企图永久巩固特权的努力没能达到目的,但是影响极坏!
辛亥革命后之所以有存在于紫禁城的溥仪小朝庭,是因为孙中山的军事实力很难打败袁世凯,为避免不必要的流血,孙中山做出让步,其条件是清室交出权力。袁世凯也希望光复汉室,但由于自身的局限,对清室从感情讲网开了一面,于是便有了清帝逊位后可以暂居紫禁城等优待条件。
就是这个优待的原因,紫禁城内的小朝廷,居然还称孤道寡,封官赐谥,仍保持帝王的气派,与民国政府分庭抗礼,俨然是国中之国。
而且,溥仪在宫内仍以“皇帝”的名义,继续召用阉人。太监及宫内各项执事人役犯罪,仍由内务府慎刑司审判治罪。
更为让人无法容忍的是,聚集在溥仪周围的前清的遗老遗少,常以‘’皇帝‘’名义私下秘密串联,阴蓄不臣之心。
应当说满清的结局是很不错的。看看他们是如何对待前明皇室后裔的,还不是斩草除根吗?
而且还有优款条款,可以暂住在皇宫里。每年还能给报销生活用度,一大群太监、宫女、遗老遗少国家给养着。这是多好的待遇,每年400万两(400万元),这是多少家庭一年的生存费用呀。
然而,过惯了锦衣玉食的寄生生活的满洲贵胄们却不知道感恩。还想着“帝位重新座”,当然,有人说这不是溥仪本人的意愿。但问题是,张勋等人也不会驾着你去重新登基呀。而你并没有反抗,并且在登基的几天时间里,连封了一大堆功臣,所以是你破坏了“协议”,明摆是公共挑战共和政体!
宣统复辟当时是举国哗然,很多国民强烈要求民国政府彻底铲除国中之国的小朝庭,驱逐溥仪出紫禁城,而当时的民国政府受制于‘’清室优待条件‘’,再有就是当时主政的段祺瑞等人都有过在前清当过官的经历,所以也就拉不下面子。
而冯玉祥对于封建帝制一向是深恶痛绝,辛亥革命时期就强烈反对君主立宪,要求必须推翻满清帝制。
1915年,袁世凯恢复帝制,曾经封冯玉祥为男爵。冯玉祥听闻此消息,居然痛哭流涕,他说:
这是对我冯玉祥的极大侮辱,不把袁贼铲除,不把帝制推倒,对不起滦州起义的弟兄们。(冯玉祥《我的生活》)
我们看,1917年的清室复辟必然是冯玉祥无法接受的事实!在他眼里就是因为溥仪留在紫禁城内,才让清朝遗老们一直不忘复辟帝制。他认为,在中华民国的首都,居然还存在着一个废清小朝廷,这是中华民国的耻辱,也是中外阴谋家可以利用的一个孽根。当时,不但冯玉祥,许多参加过辛亥革命的志士也是这样认为,所以,即便冯玉祥不去做,也会有张玉祥丶李玉祥等人来完成驱逐溥仪出宫这个义举,因为这是那个时代的进步要求,是正义对罪恶的清算,也算是完成了辛亥未竟之志。
此外,从溥仪当年受的熏教和所接触的圈里人的影响看,他决不可能有我是中国人的定位。也可以这样认为,他压根就没有把自己当做中国人。川岛芳子说过这样的话:\"我的前辈告诉我,我们不是中国人,但是中国人的主子,所以说他的复辟之心是在骨子里的。
因此,后来溥仪的投靠日寇,甘当满奸,同驱逐不驱逐他没有任何关系。只要有复辟机会,他是不会放过的。
至于契约精神,总有些人拿这个指责冯玉祥把溥仪赶出京城不合法。试问:宣统复辟合法吗?
不要拿什么契约精神说事儿,协议本身就是袁世凯等人为了获得权力、窃取了革命成果,既然袁世凯及其北洋都是被革命的对象,所以被推翻者的协议只能是根据形式的需要,决定去留。况且,要说讲契约精神:想当初努尔哈赤本是大明赐封的世袭的地方官,大明待他们可不薄。结果咋样?还不是弱则伏,强则叛。试问:他之后的帝王入主华夏讲契约精神了吗?霸占大汉江山三百来年,带来的是说不尽的屈辱,诺大个国家,民族和社会整体性地衰落!
冯玉祥将溥仪赶出紫禁城以后,因为群龙无首,自然是掐断了清朝皇室某些不切实际的幻想。但是也考虑到了其后的生活,并没有落井下石;相反,每年给予50万元生活费用,并且在北京还开办了平民工厂,用于收容八旗贫民,而且,革命派还给予溥仪一定的保护以及清朝宗庙的供奉。
我们这个民族向来宽大为怀,这既是优点,同时也是个弱点,要是当年冯玉祥心一狠,一枪给他毙了,也就没有了后来的所谓的满洲国。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1924年冯玉祥入驻北京城后,先后做出了两件事,一是把清逊帝溥仪赶出了紫禁城,二是祭奠了滦州起义的先烈战友。
上一篇:湿疹是病毒还是病菌引起的?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