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32岁考研考什么专业比较合适?
专业,考生,数学32岁考研考什么专业比较合适?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32岁考研考什么专业比较合适?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个还得看你考研的目的是什么,不过你会这么问,考研对你而言不是一个主动性的选择,那么专业就尽挑有前景的考啊,想什么医疗,人工智能,互联网,金融这些相关的都很不错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32岁的年纪想考研,无非有这么两种原因。一是对应工作不满意,想考研后跳槽。一是,单位职称的要求。
对于,想跳槽的。选专业时就要考虑到这个专业的前景怎么样了。但是,还要考虑这个专业和自己的知识结构是否相交。如果让你一个历史专业的去学计算机编程,估计你也考不上。考上了,也难毕业。
如果只是职称要求,可以选一些好毕业的的专业,而且考在职研究生就行。比如教育类专业。
希望可以给你启发!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32岁考研,也一样啊,你有很多选择,是在晋升空间上遇到学历瓶颈,还是说专业度上想在发展发展,还是说现在生活相对稳定了,想自我提升一下,读一下自己喜欢的专业,学点自己喜欢的东西,不同的目标,就会有不同的选择,欢迎你回复我,我们在这继续交流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2018跨专业考研:什么专业最适合你?
选择跨专业考研,那就是选择了一条更为不易的道路。从专业基础到其他各方面,考生面临的压力和挑战都很大,新东方在线提醒跨考生们一定要谨慎,再选专业问题上要认真分析。什么专业更适合你?下面我们一起来探讨探讨:
►跨考专业选择具体分析
1、经管类,相近专业可跨考,考生可以在经管专业大类中跨考,如会计跨考财务管理、工商管理跨考管理科学与工程、经济学跨考金融学等。相近专业间的跨考成功率高。
2、文史类,跨考“经管类”难度大,文史类考生普遍数理能力较弱,很多考生在大学甚至没有接触过高等数学,所以想要跨考经济管理、理工类专业,面对几本完全陌生的专业书籍,备考难度较大。
3、理工类互相跨考成功率高,理工类考生往往拥有较强的逻辑推理能力,其选择范围相对较宽,可以在理工大类中跨考,也可以跨考经管类专业。
4、医学类跨考风险较大,这个群体相对非常独立、特殊,他们的学制是五年,学习的内容、专业技能具有非常强的行业属性。跨考难度较大,风险较大。医学考生往往很少选择跨专业报考,多是跨地域、跨院校。如果确实对本专业不在行,考生通常考取与医学相关的公共管理类专业,如公共卫生事业管理等,难度较低。
►跨考专业的选择
1、如何确定专业
Tip1 就近原则:
即寻找相近专业或相关学科来跨考,最安全的方法还是找同一门类下或同一基础理论下的不同分支,如化学转药学,数学转理论经济学,电器转电子等。总而言之,最好能够在跨考前找到专业间的“交集”。复习的时间很紧张,要复习的内容多,走“就近路线”无疑会有一些优势,选择相关相近专业,专业知识和思维方法有相通性,可以提高学习效率和增强自信心。
Tip2 兴趣原则: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在兴趣的前提下选择的专业和学校将让整个学习过程充满激情。但是我们首先要真正了解自己的兴趣,真正的兴趣需要一个深入了解的过程,当我们自愿地、无意识地把专业与生活联系起来的时候,这种对专业的兴趣就算建立起来了。抱着这种态度去继续深造,考试的成功率一定会提高。
Tip3 备考难易程度:
首先,自身实力不是特别雄厚,切忌跨度太大;
其次,因为研究生阶段的教育起点很高,对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要求较高,导师不会再讲基础理论知识;
最后,选择专业时要考虑自身能力,比如金融学,这个专业很有诱惑性,但这个专业对数学要求很高,要选这个专业就得有很好的数学基础。
Tip4 发展前景原则:
专业的发展前景也是跨考考生应该重点关注的问题,无论是热门专业还是冷门专业,都要对专业的未来发展前景有清晰的认识。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了解所要选择的专业的发展前景。例如:国家的相关政策、历年的就业信息、社会对相关人才的需求程度、想专业人士进行咨询。
Tip5 考生的考研目的:
考生考研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对选择专业和报考单位影响很大;一是以考一个好专业好学校为主要目的,那么选择专业和报考单位时当然主要看自己的喜好和未来的发展需要;二是只要能考上就行,这样就要更加注意权衡选择,尽量增加成功的概率。
2、选择专业时要注意什么
Tip1 文科转理工科要慎行:理工科一般都要考数学,另外相对来说理工科对于知识的积累有一定的要求;
Tip2 选择包容性较强的专业:例如法律硕士;
Tip3 避免鼠目寸光、人云亦云:判断专业如何,就业前景好坏,是否有市场,不要只看眼前;大三起码要大概地看到研究生毕业时专业的发展趋势。
Tip4 扬长避短:首先,在优势科目选择上,必须以自己现有的知识和能力为基础,选择一些可以通过突击的形式迅速接受和提高的专业;其次,要避开弱势科目,数学是考研公共课中最难且最容易拉分的科目,数学不甚得心应手的同学可以选择避开数学而跨考不考数学的专业。
上一篇:辞职创业卖早餐靠谱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