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赵孟頫的楷书是否适合初学者?
楷书,赵体,书法赵孟頫的楷书是否适合初学者?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赵孟頫与唐代欧、颜、柳并称楷书“四大家”,赵其楷书圆转遒丽,端秀妩媚,结字严密,笔法流利;他的楷书代表之作大楷有,巜胆巴碑》、巜三门记》等,小楷有《汲黯传》、《道德经》等。但赵的楷书对初学者来说,选帖还須慎重。
初学楷书,建意还是从唐楷学起,楷书在唐代得到了最后的完善,是楷书发展史上的顶峰。
欧阳询的传世作品《九成宫醴泉铭》;颜真卿著名的《多宝塔碑》、《颜勤礼碑》等,这都是历代书家推崇的基础字帖之一。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个人不建议初学者学习赵孟頫书法。列举以下原因供参考。
1.赵孟頫书法书写速度明显快于其他书法家。无论楷书还是行草都是如此。所以对于初学者来说,临摹就会产生很多问题。提高了速度会忽略了外形。所以要学习赵孟頫书法就必须要有一定的技法基础能力才可以。
2.临摹学习赵孟頫书法最重要的就是临写赵的笔意部分。通晓了书法笔意,就可以更快的,更准确的学习赵孟頫书法风格了。如果是初学者,针对读帖笔意是很难理解的。同样需要一些基础才可以。
3.赵孟頫书法是强调自然书写和注重实用性的。所以对初学者来说,更是很难理解。初学者学习的范围可以锁定在欧体或者颜体上。现代的二田楷书也可以纳入考虑范围,都是比较正规的。
等学习到了一定的阶段,具备了一些基础。如果喜欢赵孟頫的书风,还是可以深入学习的。那个时候就会很容易理解应该如何去学习赵孟頫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觉得初学书法是可以学习赵孟頫的书法的,赵孟頫是元代著名的书法家,他以二王的行书风格最为著名,同时他的楷书写的也非常好,他的小楷是后人学习小楷的典范,风格秀美,结构严谨工整,同时它的中楷也非常著名,同时他也是看书四大家之一,和唐代的颜真卿、欧阳询、柳公权齐名,是楷书大家里面唯一一个不是唐代人的。
学习赵孟頫的书法最好还是先从楷书开始,尤其是中小学生学习他的书法,更要从楷书开始练起,从楷书入手学习书法,也是书法家普遍认可的学习规律,作为楷书四大家之一的赵孟頫当然也是最佳的选择之一。
学习赵孟頫的楷书,还有一个好好处,那就是将来入手学习行书也比较容易,赵孟頫的楷书作品如《秒严寺记》、《胆巴碑》都是学习书法的好的字帖。
另外,赵孟頫的楷书大部分还是墨迹,这对于初学者学习书法还是很人性化的。
所以习总的来说赵孟頫的楷书是可以初学的,我以前上学的时候,很多的同学都是学习的赵体,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影响,想要写好还是要靠自己多练,
总之,赵孟頫的楷书是可以自己学习的,想要写好,还是要靠动脑子和多多的练习。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初学楷书者可以学赵孟頫的字吗?我的回答是,当然可以学啊。很多初学者对学习赵孟頫的书法有疑问,大多数来自一些历史遗留下来的偏见,而在今天看来,其实都不是问题了。
偏见一:赵孟頫不忠诚
作为宋朝的皇室后裔,去到元朝当官,因此后世对此有看法的人很多。挑事者就是明末清初的傅山,傅山本来早年也是学赵书的,而且学的还挺好。后来因为明王朝被清代替了,傅山成了亡国奴。
“国破山河在”,这时的傅山始终无法释怀做亡国奴,于是就迁怒于赵孟頫,对赵孟頫贰臣的行书极其鄙视,甚至告诫子孙:“予极不喜赵子昂,薄其人遂恶其书,痛恶其书浅俗如无骨。”
他对赵孟頫因人废书,认为赵孟頫的书法和人一样,软骨症、浅俗。今天来看,这种观点有失偏颇。但是到了晚年之后,傅山对赵孟頫的书法评价已经大为改观了。
偏见二:赵孟頫用笔太熟而生俗
还有一个就是董其昌,年轻时盛气凌人,看谁都不服,经常拿赵孟頫跟自己比较,说赵孟頫的字“因熟生俗”等,没少说赵孟頫坏话。于是后世人就跟着也起哄,说赵孟頫的书法“软俗”。
可是董其昌到了人书俱老的晚年时候,却对赵孟頫的书法是另外一番评价,认为赵书是“人中龙象”,发现自己跟赵孟頫差了很远,说“始知吴兴之不可及也。”
偏见三:学赵书赝品学坏了
清初时期,因为皇帝对赵孟頫书法的喜爱,上行下效,很多人都开始学习赵书。然而赵的真迹也大多数都是在内府,民间的很少,即使有也很多是赝品,甚至是伪书。很多人就是学这样的赵书范本,最后流于柔美、软俗。而后期包世臣和康有为因此提出了卑赵贬唐,要向魏碑学习。康有为甚至说:“更勿误学赵、董,荡为软滑流靡一路,若一入迷津,便堕阿鼻牛犁地狱,无复超度飞升之日矣。”
以上就是赵孟頫书法为何有那么多异议的原因,站在今天我们来客观看待赵孟頫的书法,即使是有一些不足,但赵孟頫作为元代大家,继承了魏晋书风,并进行改良,并且拥有了自己的特色。
赵孟頫非常善于借鉴和学习前人,并且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特点,他的书法以宽宏的态度汲取了前人的成果,集二王、智永、李邕、褚遂良、柳公权等众家之长并加以变化,师古而不泥古,是他成功的关键,因此后世把他列为楷书四大家之一,这才是对他最客观的评价。
上一篇:贵州省一年有几次省考?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