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高考压力大怎么办?
孩子,有的,家长高考压力大怎么办?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高考压力大怎么办?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高考即将来临,这对每一个高三学生,家长,亲属,学校,老师都会造成一定的压力。缓解压力的关键在于老师的疏导,而能起决定作用的仍然在于家长的态度,也就是说,老师的作用是重要条件,家长的作用才是必要条件。
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学生与老师相处的时间最长,老师最了解学生而又善于做思想工作。因而在面临高考的时候,老师首先要把自己解放出来,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做好学生甚至家长的思想工作。而家长的责任则是尽量鼓励孩子,为孩子做好后勤保障。由于家长的情况比较复杂,每年高考前后,由于家长的强力施压,把孩子逼出意外的情况也时有发生。孩子毕竟年轻,生活经验不足。这一点,就要特别注意了。
高考是人生走向的一个重要关口,但它并不是人生道路的全过程,人生命运始终掌握在自己手里。虽然高考失利,却能凭自己不懈努力,走出人生光辉之路的人,为数众多;而因高考顺利,却从人生巅峰跌落的人,也为数不少。对家庭负责任,对社会有贡献,才是人生的真缔。
马上就要高考了,家长对孩子要多多鼓励,饮食上多吃素,少吃荤,让孩子注意安全,多休息,有条件的还可陪孩子郊游,尽量让孩子放松紧张情绪,保持愉快心情。这样孩子在临考时才能得心应手,超常发挥。祝每位参加高考的人,都能顺利成功。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7月8日,一则“河南平顶山一学生在高考现场撕毁多个同学答题卡”的消息引发关注。有自称撕答题卡学生的同学称,事发在平顶山一中考点,该学生或因压力太大,考试中心态出现问题,才有此行为。
平顶山一中校长胡彦军证实确有其事,称系考场突发事件,监考老师及时处置,共两名学生答题卡被撕,但没撕自己的答题卡。
高压之下出奇迹,竟然去撕别人的答题卡,而不撕自己的。这个女生看来并不傻,只是人品有问题,看不得别人比自己好。这种人拉到厕所揍她一顿,她就没压力了。
高考,对每一个考生来讲都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次关口,多少家长放下手里的工作来陪着孩子,多少考务人员警察叔叔为保证考试而废寝忘食,而这位,从内部捣毁了这个考场,果然是防不胜防。
希望法律让她付出代价,为她自己的冲动,付出不可承受的代价,作弊的错误可以改正,改正后可以原谅,但是毁别人的前程一定不能忍,没法原谅!!
高考压力大,心态崩了,暴露出人性的恶。
这个女生,即便来年允许她参加复考,哪所大学会要你?即便大学要了你,毕业后哪个单位会招你?即便单位也要了你,哪个男人敢爱你?这就是一个定时炸弹,说不上啥时候就鱼死网破同归于尽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现在距离高考只有一个月的时间了,随着高考的日益临近,很多学生不同程度地出现焦虑和紧张的情绪,压力增大。父母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怎么才能帮助学生度过这一段关键的时期呢?
2020届高三确实有太多的想不到。
想不到高三最后一个寒假出现新冠疫情,寒假一再延长,只能在家里上网课、听直播,对自律性强的学生好一些,对很多没有合理安排或者自律性较差的学生来说,影响确实不小。大部分学校4月份以后才开学,每天还要测体温、戴口罩,既要紧张学习,还要做好防疫措施。
十几年来高考首次延长一个月,安排在7月7日和8日考试,如果家有考生的话,应该感触很深。当新闻出来后,有的家长还说“不传谣、不信谣”、“这么重要的信息应该有红头文件的”。这个消息让学生、家长和老师都始料未及,有的学生听到这个消息都懵了。
疫情叠加高考延期,学生的压力无形增大。
有的学生出现失眠现象,晚上进入不了深睡眠状态,第二天头昏脑涨;
有的学生烦躁焦虑,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做题没有思路,考试时会的题做不对,成绩甚至不升反降,或者向父母提出回家自主复习,不愿待在学校;
有的容易发脾气,父母刚一说话,就被莫名其妙地怼了回来,遇到一点小事就极易造成情绪爆发;
更为严重的可能出现抑郁,发呆、抱怨,态,甚至说一些极端、悲观的话语。
正确加以引导,切记做到“三要三不要”
要学会倾听,切记不要唠叨埋怨。青春期的孩子最抵触的就是父母的唠叨和埋怨。“这次模考成绩又下降了,是不是不努力呀”“这一段是不是思想有问题?”“这点压力算什么,要敢于挑战冲刺”,父母关心的话语往往适得其反,不仅无助于问题的解决,而且会加重孩子的焦虑情绪。聪明的父母首先要学会倾听,与孩子当朋友,每次从学校接到孩子后,引导孩子主动说话,讲一讲学校的学习状况、与同学之间的趣事、同学的八卦等等,其中你会发现孩子内心的一些真实想法,家长则稍加引导,结果会事半功倍。
要适当关注,切记不要过度干预。目前,有的学校进行了一模二模考,有的则已经进行到了四模,加上平时大大小小的各种考试,成绩难免有所波动,这是正常的学习规律。一旦成绩预期不理想,有的家长恨不得立即到学校找老师、见孩子问问原因。我记得有一个孩子是复读生,成绩排名在班里靠后,本身学习压力也很大,而他妈妈经常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找老师,并将孩子从班里喊出来。这种方式确实有所欠考虑,不经意间已经伤害了孩子的自尊,成为同学之间私下议论的话题。家长如果需要了解情况,最好私下与老师沟通,不要让孩子知道,对家长找老师孩子一般都比较敏感。实际上,这个时候老师也不主张过度干预孩子的学习。有时候,不是你所做的就是爱,而是让孩子理解你的爱。
要解决问题,切记不要大而化之。在与孩子沟通摸清症结的基础上,要用心、精准地处理。精神压力大时,鼓励孩子在学校和同学之间多沟通交流,互相之间缓解焦虑情绪;需要强化学习的,可以和孩子敞开心扉,找到补弱的方向,具体到每一门课程、每一个知识点;当孩子找各种理由逃避学校的时候,要鼓励,善于发现闪光点,一点一点的恢复信心。如果问题感到非常严重,最好及时咨询心理医生,毕竟学习与身体相比而言,身体是重要的,毕竟高考不是唯一。无论采取何种措施,“稳”是当前的关键。
上一篇:月季得了什么病?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