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为什么二战时期苏联的坦克、枪炮、弹药、飞机及其它轻重武器数量指标上都远超纳粹德国?
苏联,德国,美国为什么二战时期苏联的坦克、枪炮、弹药、飞机及其它轻重武器数量指标上都远超纳粹德国?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为什么二战时期苏联的坦克、枪炮、弹药、飞机及其它轻重武器数量指标上都远超纳粹德国?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因为开战前,苏联的工业实力就很强,在世界上仅次于美国。开战后,斯大林将军火工业大部份转移到安全地带,加之美国大力援助苏联大批军火装备,故苏联在战时的军火装备要高于德国,這是苏军打败德军的物质基础。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每日点兵,为您解答
主要是由三方面的原因
1、苏联左右逢源,德国腹背受敌
其实苏联的工业水平相对于德国来说还是有点低的。举个例子,苏联战时拿到了美国给的斯蒂庞克卡车,一种30年代末的车型,然后一直用到60年代还是绝对主力,到70年代产量也很大,这车也就是我国的解放车的原版,还是用的汽油机,性能很坑。
而德国却腹背受敌,白天美国轰炸工业区,晚上美国炸你厂房,再加上德国武器以复杂,精密为主,能这样子已经很不错了。
2、双方进入战时经济的时间不同
苏德战争爆发后后,苏联迅速进入战时经济,一切为了前线,苏联工业高速运转,生产的武器说不上性能先进,但却数量足够,事实上,以苏联工业的特点,要求其生产德国那样的精良武器,几乎是不可能的,苏联工业始终摆脱不了粗犷的特点,这与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本质区别有关。相比之下,德国很晚才转入战时经济,当苏联女工奋斗在重工业生产线上的时候,德国妇女依然在做家庭主妇,上百万家庭保姆依然存在,同时,德国工业部门虽然不再实行八小时工作制,但延长的时间也有限,像苏联工业部门那样,人停机器不停,工人就在轰鸣的机床旁边睡觉的情况,德国工业部门几乎不会出现。
3、工人的生产积极性问题
苏联由于是被动挨打的,所以苏联国民都拥有非常高的爱国热情。苏联的工人可以连续12个小时不停歇的生产武器,目的就是让法西斯侵略者付出血的代价,而德国由于在占领区征用大量的“免费劳动力”,导致工人的生产积极性不高。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数量上其实差距没有所谓的那么大,主要原因是,战争前期,德国没有充分动员,而苏联则马力全开,全速生产,以总体战状态对非总体战状态,数量差距不具有可比性。战争中后期,德国东线南线相继打崩,才完成苏联刚开战后便实行的总动员,而此时德国三线作战,历经盟军的战略轰炸,综合国力,战争潜力都被极大压缩,而苏联有英美的物资援助,面对已被打残的德国,比生产数量,自是更胜一筹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苏联各项武器的数量远远超过纳粹德国,主要有以下方面原因。
首先,苏联在战前原本就是世界第二工业强国,欧洲第一工业强国,底子实际上是比纳粹德国要厚的。纳粹德国占领了欧洲大部分国家,但这些被占领的国家多数本身工业不够发达,就算有部分发达的比如法国、捷克等,但占领后的,你知道效果总是不如自己原装的。
其次,到战争中后期,苏联得到了美国的援助,既包括直接援助武器,也包括援助资金和资源。而德国在战争中后期,资源都消耗于战争中,甚至本土还遭到盟军轰炸,此消彼长,差距进一步加大。
其三,从人力资源上,苏联人口是多于德国的。虽然德国占领了许多国家,苏联丢失了许多地盘,一度造成人口逆转,但苏联果断地动用妇女参加生产,而德国方面则坚持妇女做家务的传统,在人力方面也不如苏联。
最后,在武器生产方面,德国人秉持的是精良主义,就是单台造价贵,性能好,而苏联则是采取数量主义,即单个性能未必最强,但数量多,性价比高。最终,是T34坦克的海洋淹没了德国人的虎式坦克。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战争嘛,打的其实是后勤保障。全民动员只有,工业生产能力全力开动,拖拉机厂产坦克,苏联不是很注重质量。而且纵深宽,难以骚扰到
美国也援助了大量的物资,包括半成品的坦克底盘、飞机、枪炮弹药等;
德国就不一样了,工业基地连续被轰炸,而且东西精度要求还高,单位生产时间远远大于苏联。
上一篇:因特网和互联网有什么区别?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