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中英鸦片战争,为什么清政府战败了?
英军,琦善,鸦片战争中英鸦片战争,为什么清政府战败了?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中英鸦片战争,为什么清政府战败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 为什么清军总是节节败退? 先听听下面这段故事,你就明白了“为什么会失败?”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后,英军沿海北上,很快打到了浙江。道光认为不能老被洋人欺负,要来一次大反扑,他把希望寄托在了自己的侄子、吏部尚书奕经身上。道光给奕经加上了“扬威将军”的封号,让他即刻出发,去浙江统领战事。实际上,奕经根本不是合适人选,他是个卓越的书法家,也善写文章,但军事经历主要限于主管御花园和打猎场。 时间紧迫,可奕经到了苏州,却被江南的温柔富贵迷住了,停了下来。直到三个月后,他才晃晃悠悠地到了杭州。到杭州后,他做的第一件事不是整顿军备,训练士兵,而是办了一场作文比赛。办作文比赛做什么?他跟参赛者说:“我这次来领兵作战,只会有一个结果,那就是胜利。这次的作文比赛,你们就写写我这场即将到来的胜利,看看谁的胜利报告写得好!”奕经最后选了一篇把交战情况描述得最精彩、对带兵官员表扬得最到位的文章,评为第一。作文都选好了,真正打起来怎么办呢?那天,毫无军事才能的奕经突然做了个梦,梦见海上刮了一场飓风,把英国人的战船都刮倒了,英国人都掉到了海里,全军覆没。奕经相信这是老天在助大清,在传授自己锦囊妙计。他冥思苦想:海上有飓风,必是龙虎相斗的结果。龙王就在海里,只要丢只老虎到海里,让龙王、虎王打起来,飓风就来了。奕经找了好几天,终于在湖州的一个老猎户家里找到了一副老虎头骨,派人拿走,丢到钱塘江里,等着龙虎相斗,斗出飓风。结果奕经一天天等,飓风也没来。 奕经听说西湖关帝庙很灵,便跑到关帝庙求了一签。签上是一句诗:“不遇虎头人一唤,全家谁敢保平安”。奕经和一帮人开始揣摩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有人说:“虎吃羊,羊就是洋,只要我们扮成老虎,就能打败洋人。”奕经大喜,于是找人做了一批虎头帽发给士兵,帽子是用老虎面部的皮制成的,后面附有老虎尾巴。装备搞好了,何时反击呢?中国人讲究天时,求一个最吉利的时间是很重要的。这个时间定在了1842年正月二十九日夜里四更,因为依据十二地支,这一天正是“虎年虎月虎日虎时”。奕经还嫌不保险,命虎年出生的一位总兵统领兵马。部队雄赳赳气昂昂地出发,结果却是一路败退。
奕经眼看虎没用,鼓励部下开发脑洞,多多献策。有个部下发言了:“英国人的火药硝磺含量高,非常猛烈,这些火药都藏在英军的船舱底部,如果能想办法直接在英人的船舱里引爆就好了。” 用什么办法呢? 有个人说:“很好办啊,我们用猴子,在猴子的背上绑上花炮,点燃之后把猴子扔到英军船上。猴子乱跑,火星四溅,只要一颗火星碰到火药,瞬间引爆,英军就化为灰烬了。”
奕经觉得计策不错,赶紧派人买来了19只猴子,给每只猴子身上都绑了鞭炮,准备引爆英军的火药。 这时,一个新的问题来了:谁能把这19只猴子送到英军船上?奕经一伙人自始至终也没想到办法,但是英军不等人,很快带兵打退了奕经。最可怜的是,因为所有人都逃跑了,这19只猴子没人照顾,最后都饿死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因为,当时的中英两国,一个是农业国家,一个却已经是工业国家。两者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当时的清朝,社会制度、武器装备、战术思想和兵员素质等各方面,都远远落后于英国,岂有不败之理呢?
1、首先是社会制度差距;
鸦片战争爆发于1840年,那一年英国完成工业革命,彻底转变为一个近代工业国家。而同时期的清朝,却仍旧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家。
当时,西方列强已经普遍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已经普遍开展或是即将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国民素质和社会生产力都得到了飞跃性的提升。
反观清朝,在封建制度统治下,百姓中绝大部分是文盲,封建愚昧思想盛行。这样的社会制度差距,使得清朝无法从生产力和组织力上,坚持与工业化的西方国家作战。
2、其次是武器装备的差距;
清军装备与英军的相比,差距是相当明显的。尤其是水师,当时正是大英帝国皇家海军的鼎盛时代。战争中,英军最小的战舰阿勒琴号的火力,都比清军广东水师旗舰的火力强。当年英军进攻虎门炮台时,英军军舰的舰炮能打到清军阵地,而清军的火炮却打不到英舰。
此外,那时的清军,还使用造工粗糙的火炮,炮身重,射程近,而且还都固定在炮座上,无法移动,更无法调整角度,而且还在使用“黑火药”。这与英军的火炮相比,无论是火力、射程、精准度,还是射速上,都不是一个等级的。
而单兵装备方面,差距更是巨大。当时的英军已是一支全火器的职业军队,而且还配备更先进的野战炮。而同期的清军,大部分还在使用大刀长矛。
3、战术差距;
当时西方军队是完全的近代化部队,又经历了拿破仑时期的战争,指挥和战术思想自然要比还处于冷兵器时代的清军要先进。火枪阵作战、炮步结合攻坚,在西方已经相当成熟。而反观清军,不仅战术落后,军队体制的僵化和腐败,使得当时的清军还远不如过去。
此外,西方军队的基层军官都是近代军事学院培养的,普通士兵也是接受系统训练的职业化军人。进攻章法有序,即面对复杂情况,西方军队的职业化也能让他们快速适应,并形成强大战斗力。
反观清军,八旗基本都成了玩鸟的大爷,绿营兵也多半是混饭吃的喽啰。参战的清军,要么就是缺乏训练,要么就是战前临时招募的。因此,一交战基本上就是一触即溃了......
而且,清朝还盲目自大,对战争没有充足的准备。加之清军武备废弛,鸦片战争前夕,东南沿海炮台兵勇不齐,大炮生锈,枪械失修。因此,清军面对西方压倒性的火力打压,基本就阵脚大乱,然后不是溃败,就是被团灭。
这样的军事实力和社会制度之下,清朝即便空有四万万百姓,徒有数十万大军,也完全不是西方列强的对手。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