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宋江身上常带着大批金银,他哪来的那么多钱财?
梁山,他的,仗义疏财宋江身上常带着大批金银,他哪来的那么多钱财?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宋江身上常带着大批金银,他哪来的那么多钱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宋江的工资和家产不过维持小康之家。
公务员收入,虽然可观,显然不足以支撑起他“及时雨”的名头。而家产,家中还有老父和兄弟宋清在务农,怎么可能让他拿家产来“造”?别忘了他另一个名头,孝义黑三郎,孝字打头的,想必每月都会把“钱”
寄回家的吧,而且原文中也有提到,拿黑钱时,往往是叫宋清去代理的。
那么这巨額财产来源不明罪要做何解释呢?
究其原因,宋江本来就是“黑社会”的保护伞,他的收入大体是黑社会的“黑金”支持,而且并非是“一锤子买卖”,有很多他刻意营造出来的“兄弟情份”掺和在里边,给他送钱者心甘情愿,而宋江也并不是贪得无厌,需要时,很可能都不用他开口,人就识趣的送上门来,还怕他不收,以为哪里得罪了宋大佬。
晁盖晁保正是东溪村的扛把子,宋江与他的交情未必过命,但是,身为“保护伞”,宋江要“罩不住”这样的事,以后还怎么混社会?以后谁还给他送银子与他交好?
像那个谁?五亿探长雷洛?
依我看,雷洛的格局远远不如宋江!雷洛太贪,会制人,却受制于钱。
而宋江不仅会制人,更会制钱。
宋江最大的优点就是不贪钱,他是最会花钱的人,他把钱都能用到好处,用到及时处,僻如给李逵钱,李逵给他一辈子卖命,给武松钱,武松就信任他,喜欢他,宋江那时是没有快活林,要有,武松肯定替他打头阵。
我们总把马云那句:我对钱没有兴趣。当成笑话来看。其实这就是格局所在,马云是不是真的没有兴趣,我不敢确定,但宋江是肯定对钱没有兴趣的。
正因为对钱没兴趣,他才能博得仗义疏财的名声,
而正是这样的名声,也让他的“钱”来得更加容易,
单看晁盖一出手就是“一百两金子”,足见“黑金”之厉害,而宋江只拿一条的根本原因,怕是他拿的仅是“照规矩”该得的那一份,也就是说这次应该是晁盖给得多了,他跟刘唐的说词也颇值得玩味:“等缺钱时,我便叫宋清来取。”这个话说得很是熟络,说明以前没少让宋清收这样的“保护费”。
而晁盖不过是东溪村的扛把子,他只是玩的比较大一些,而宋江对他玩得这么大是有些抵触的,你看原文:宋江与刘唐告别,一面肚里寻思道:“早是
没做公的看见,争些儿惹出一场大事来!”一头想:“那晁盖倒去落了草,直如此大弄。”
足见得宋江对于“通匪”这样的事还是有些惧怕的,他在那时节,没有另一位大佬柴进“玩”得大,柴进早已经栽培梁山的第一任经理人“王伦”多年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梁山寨主宋江是位颇具争议的人物,一方面他奉行招安政策,最终导致梁山好汉或战死或被毒死或归隐江湖,108好汉瞬间灰飞烟灭。另一方面宋江颇具人缘和号召力,众好汉都臣服于他。
而宋江的人缘和号召力离不开他的仗义疏财和正直大义,他拥有“及时雨”的美誉。宋江在上梁山之前只是在县衙任刀笔小吏,这个官职不大、俸禄不多的小吏又是如何做到财大气粗的到处仗义疏财呢?
要弄清这个问题,先来看看宋江的慷慨“义举”。有人给宋江算了一笔账,其面上的花销令人叹为观止。
一是宋江就象“活雷锋”一样,经常好助乐施。
套用《水浒传》正文就是:"每每排难解纷,只是周全人性命。如常散施棺材药饵,济人贫苦,周人之急,扶人之困"。如施给阎婆一具棺材,答应给卖汤药的王公卖一具棺材。给其他贫苦之人和江湖好汉施银两施财物也司空见惯的事,据统计,接受他赠银的就有十七人,如赠给武松一锭十两银子,赠给唱曲老人二十两银子等等。这其中的开销可想而知。
二是宋江养了一个"情妇"阎婆惜。
这里得需要大量的衣食住行和吃喝拉撒。为此,宋江先是“讨”了一栋楼房给阎婆惜住,这个“讨”显然是“买”,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后来阎婆惜情变时,曾以“招文袋”之事来威胁宋江成全她和张文远,并提三大要求,第一个要求就是要宋江把她所居住这栋楼“赐”给她住。试想想,如果不是宋江“买”的,她何苦提这个要求。而当初宋江“买”这栋楼肯定是一笔不菲的费用。
其次,宋江还为阎婆惜的“闺房”进行了装饰和置办家具之物,这也是不小的费用。
然后,宋江对阎婆惜并不薄待, "没半月之间,打扮得阎婆惜满头珠翠,遍体绫罗",珠翠绫罗全是高级首饰衣物,自然十分昂贵。而且"连那婆子,也有若干头面衣物。"何况,还得供给阎婆惜娘儿俩的日常生活。
三是宋江还得维持自己的衣食住行和吃喝玩乐,要知道他爱结交朋友,喜欢宴请朋友,而且总是抢着买单,单单好酒一条,花费也不是小数目。
如果宋江是达官显贵和地方财主,那也还说的过去。但宋江在上梁山之前只是在县衙任刀笔小吏,这个官职不大、俸禄不多的小吏又是如何做到财大气粗的到处仗义疏财呢?
其实,宋江之财,显然是取之有道,主要有三个渠道。
首先,宋江有“个人收入”。
宋江虽然只是县衙的押司,官职并不大,工资“每月不过三五两纹银”, 但毕竟这是公职身份,至少可以满足他日常的生活之需。这只能算是收入的细小部分。
其次,宋江有“家庭收入”。
宋江有个可以吭老的好爹,正如《水浒传》原文所说:宋江的兄弟宋清"和他父亲宋太公在村中务农,守些田园过活"。因此,可以推断,宋江家里虽然是农户,但他家肯定是大地主大财主。
官府两次派人去宋家庄捉拿宋江,宋太公都安排酒食银两犒赏公人,还把宋江第一次出逃后和发配江州前花钱疏通关系的事安排妥当。换做普通贫困家庭哪有钱财能力摆平这些?因此,宋太公肯定不是一般的人物,他在当地肯定是“富豪”。这也是一直过惯了富足生活的宋江上梁山后最终还是选择“招安”的根本原因,他打心里就是想过上荣华富贵的生活。也正是因为家里殷实,宋江才敢在外面张狂,仗义疏财,出手阔卓,也就不在话下了。
最后,宋江有“外快收入”。
宋江的官不大工资不高,但实权却不小,普通百姓都得敬畏他,讼争商争殴斗等矛盾肯定离不开他的出面,替人办事,收些谢礼,肯定不少。虽然本质上来说,宋江肯定不是“贪官”,但别人一定要重酬于他,他或多或少还是会收下一些,这样日积月累的“灰色收入”那是可观的数目。
上一篇:河里有鲤鱼就是钓不上来,怎么办?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