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如果有编制的扫大街岗位等着你你会去么?
的人,国企,民企如果有编制的扫大街岗位等着你你会去么?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问题补充:
今天一则名为《东北年轻人:没有编制,你什么都不是》的稿件点滴的揭示了一些年轻东北人对工作的看法,与现实的生活状态。
文中提到,【部分年轻的东北人离开校园后,有人考了9次公务员,有人花了大钱“打通关系”,有人放弃民企的高薪,有人争破头只为一个扫大街的事业编。他们相信“面试一定要找人”、“私企都容易倒”,他们毕业后最大的人生规划就是“吃上公家饭”。因为,“没有编制,你什么都不是”。9次公务员与“想做这一行,先准备20万”、有编制扫大街也行】
你是个东北人你会怎么选择?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个问题太沉重了,东北就业环境不好,所以高工资很少,东北籍的毕业生,好多都不会再回到东北,东北的年轻人,很多都到南方去打工。
没有来东北,你就没有发言权,没有来东北,你就不明白,什么叫就业环境不好,东北以前是重工业基地,现在有人开玩笑说,东北现在的重工业就是烧烤。
只要有编制,即使是扫大街,扫公厕也会有很多大学毕业生去争,大家知道政府阳光工程的编外用工是多少钱吗,如果我没听错,应该是1200每个月,这样还要考试,要公示。
能说什么呢,就是一条,就业环境不好,企业数量不多,规模不大,效益不高,就没有就业岗位,怎么可能有南方每年几十万,上百万的年薪,也不可能出现南方产业工人那样的高工资。
东北真的要努力了,参与到世界的经济大潮中。
也希望全国各地的企业,如有合适的项目也到东北来发展。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如果是我,我不会去,但不见得别人不愿意。对于很多漂泊在外的打工者来说,编制的稳定性还是非常有诱惑力的。
去年,我这里的环卫处招12名非实名制工作人员,前后就吸引了1000多人报考,报名的人除少数大专学历外,多数是本科毕业生,有的还是研究生。非实名制工作人员不像实名制在编人员,有晋升渠道和待遇提升,一个月也就是2000多元,尽管如此,报考的人还是非常看中,有的还辞掉比这工资还高的工作,拖关系想进来。
当时,小公是面试考官,碰到这种情况,问他们为什么放着高工资的工作不要,而偏偏选这枯燥乏味又没前途的工作,他们回答最多的两个字就是:稳定!
在中国,有些观念是根深蒂固的,拿铁饭碗吃国家饭,在很多人眼里,永远比干个体更体面,一句“稳定”解释了一切。
我是小公,专注公务员考试、任用、提拔等体制类问答,感兴趣或有疑问咨询的,可以关注私信我,我将提供全方位的权威解答。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看完问题才知道问的是东北年青人会做何种选择,为什么问东北年青人呢?因为东北以辽宁为例,以前全是国企,九六年以后,一些国企纷纷改制,有很多就此消亡了,而当地民企却没有趁国企让出市场的好机会发展壮大,不是民企不想壮大,而是辽宁的国企门类齐全,包含了几乎所有与民生有关的轻工产品,鞍山就有钟表厂,自行车厂,服装厂,香皂厂,在国企兴旺时,民企没有和国企争市场的可能,国企消亡时,民企还没有取而代之的能力,这种现象一直到今天。
鞍山最大国企是鞍钢,最大私企也是轧钢厂,而不论国企和私企,招聘的员工都是轧钢炼铁等专业人才,非轧钢专业和文科生能被招个工人都委屈企业了,因为没用啊,这时如果有编制的清洁工种当然就被盯上了,事业编的福利好,工资还挺高,比在北上广一个月挣一万强多了,这就是清洁工过去没人干现在抢着干的原因。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看到这样的新闻,笔者记得类似的事情在山东也发生过,几个研究生为了编制,宁愿去做环卫工。
当然,笔者在这里绝对没有瞧不起环卫工的意思,只是想说明现在很多人为了成编制,为了成为公家人有些不太理智了!要知道家里倾尽所有培养一名大学生,国家花那么多钱准备教育资源,他们做这些是为了让我们这些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去做高水平的事情,为国家,为家庭做更重要的事情。
笔者虽然身为公务员,但是还是奉劝大家要理性看待公务员事业编,它现在只是一份工作而已,并没有社会上流传的那么神乎其神,那些所谓的灰色收入绝大多数人是不可能触及的。
建议各位考生一定要客观地对自己的未来进行规划,其实选择到企业或者自己创业并不一定就不能闯出一片天地,或许自己就有这方面的才能,正是在企业里能够得到有效地发挥,最终成为对家庭,对企业有用的人或者不可或缺的人,我们一定不能为了编制抛弃所有,只为了那个无用的编制和几千块钱而疯狂的奔向公务员事业编。
欢迎关注“东爱雨公考”,专注公务员考试,如有疑惑,可以私信、留言。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