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金国,女真族和清朝,满族是同一个民族吗?为什么大金国不梳辫子?
女真,满族,努尔哈赤金国,女真族和清朝,满族是同一个民族吗?为什么大金国不梳辫子?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而努尔哈赤时期建立后金政权后,有一些明朝投的士兵,为了能够却别明朝人的发式,努尔哈赤下令把清兵前颅的头发全部剃光,头部提成半个月牙状,只留头后面的头发,然后盘成辫子。满人认为头发是真魂的栖息之地,所以士兵战死在沙场,便会有人将他们的发辫割下带回去埋葬,这也叫“捎小辫”。
综上来说,满族人和金国女真已经不算是一个民族了,在金国被消灭后,女真人融入了汉、蒙、高丽中,原来的纯粹女真已经消失了,在跟别的民族通婚后,血统越来越稀薄。
努尔哈赤建立的后金,是通古斯地区的原始族群以及先前留在东北的女真混合体,已经不是原来完颜阿古打建立的金国那个女真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他们自称女真人后代,可实际上他们和女真人半毛钱关系都没有,满族的形成也就最近四百多年的事,努尔哈赤的六世祖猛哥帖木儿就是一个蒙古人,努尔哈赤自己也说过他是蒙古遗种,满族中的叶赫那拉,钮祜禄这两个姓氏的祖上就是蒙古人,佟佳氏,甄佳氏,马佳氏这些姓氏的祖上都是汉人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两回事,渤海女真和建州女真,金国灭亡后基本上被蒙古 契丹和汉人种族灭绝了,仅存的也归入了其他民族,得罪人太多,建州女真是通古斯人。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首先说辫子的事,金到清,几百年了,风俗民情,衣着打扮,有所变化,实属正常。
关于民族名称来历,由于地域,语言,文化不同,以及相互交流情况,民情疏远程度差异,在冠名上总会出现随意性,或出现误会,甚至完全错误。举个例子吧,印地地安人Indian这个名字的来历吧!当初刚发现新大陆时,殖民者误认为其为印度,就把他们当为印度人了,也用Indian。然印度人与印地安人完全不一样。当然还有另一种说法,当殖民者登陆时,问当地土著为何人,土著以为东方(古殷商)神人出现,遂言类似阿弥陀佛,或阿门之词:殷地安。于是民族名称就此得名。由此可见,民族名称的由来可以既随便又任性。
就中国北方各少数民族之称谓,用名称来区分,尤其汉字区分更会出现误会甚至错误。以音相近,地域相同来划分民族也许更合适。之前写过一文,如美利坚与美国,特朗普与川普,以汉字看肯定不同,然实则一物。另外古人名字有名,号,字等。若以汉字看之肯定会出错误。字不同,人相同,字相同,人不同,这一定很好理解吧,民族名字亦然。
所以,老农以为,北方民族应该按生活方式简单分为游牧和渔猎两类更合适。而两者按地域分则大致以大兴安岭,松花江,辽河,长白山为界。
游牧民族又可分为阴山,阿尔泰山系和燕山,大兴安岭系。对应匈奴系和东胡系。匈奴系为商周猃狁,秦汉匈奴,后突厥,回鹘,黠戛斯等。而东胡系为乌桓、鲜卑以及由鲜卑分化出的慕容、宇文、段部、拓跋、乞伏、秃发、吐谷浑各部,及后来柔然、库莫奚、契丹、室韦、蒙古等。
渔猎民族为白山黑水小兴安系。包括之前学者认为的肃慎系和秽貊(huì mò)系。其中“肃慎族系”大致谱自先秦肃慎,在汉魏为挹娄, 北朝时是勿吉,隋唐为靺鞨(mò hé),其后女真和满洲皆出于此。而秽貊族系经夫余,到高句丽(gāo gōu lí),沃沮,至最后的部分高丽人祖先。以上部分字较生僻,标有注音,但真不敢其为真正古音,但更应该说,每个词都是源自不同人的不同听觉及对汉字理解而得,类似印地安得名也,因为这些游牧渔猎人根本无文字,也无标准化的语音系统。即使这样,肃慎与女真,因沃沮与勿吉等仍有相似之音,似乎肃慎与秽貊也同为一系。
所以,以之前学者根据古文所得汉字,就定义为不同的民族值得思考。尤如把秦人,汉人,唐人,或齐人,鲁人,楚人等视为不同民族一样实为不可。
由此可得,女真,满族实为一系,尤如中原王朝不同王权下的不同名号而已。秦人,汉人,唐人,宋人只是在不同王权下不同的称谓的汉人,而女真,满族也是古东北不同王权下的东北人而已。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女真与满族是不同的民族没有一点关系,金灭亡时女真都死的无人了,原始森林的野人往南迁移后,多个原始野蛮部落长期发展融合后才产生满族。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反对其他回答者无根据的胡说八道,不懂别胡说!
首先,要说明,金国女真族和清朝前身的努尔哈赤的建州女真族是一个民族,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