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哪怕预知了未来,未来还是不会改变吗?是固定的吗?
未来,马太,到了哪怕预知了未来,未来还是不会改变吗?是固定的吗?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问题补充: 举几个例子。1、如果A预知到了B去一个地方会死亡,所以A劝说了B叫他不要去。就是因为这劝说B执意要去,所以未来没有改变2、如果有人告诉你未来会和你女神(男神)结婚,你相信了这未来,就和你女神(男神)表白了。就是因为你大胆的表白。改变了你和你女神(男神)的现状,所以未来没有改变。3、你研究一项科技,但以研究不下去不知道对不对快放弃时。有人告诉你未来是大科学家,你相信了他。坚定的继续研究下去,最后成功了。也许命中注定会有一个人来鼓励你。4、你预知到了你会在一个下雪的地方和你女朋友牵手,你跟了你女朋友说了。到了下雪的时候你女朋友突然说:这时候我们应该牵手了吧!未来没有改变。如果没有预知未来,到那时候你们就不会牵手了吗?所以不管能不能预知未来,未来都不会改变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关于预知的事情,首先我们要把它和纯粹的物理决定论系统的未来分开,否则这个问题将变得毫无意义,就像肉在盛夏会更快的腐败的变臭,这事情可以精确的预测,但算不上预知,预知本质上是和概率事件相关联而不是因果链条的决定性事件。而在许多种可能发生的事件中,你要能不止一次的正确的预见到未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才能谈论预知未来。否则也就是瞎猫撞到死耗子而已。
现在来我们仔细看看题主说的四种情况,可以发现本质都一样,这里就只举其中一个吧:
如果A预知到了B去一个地方会死亡,所以A劝说了B叫他不要去。就是因为这劝说B执意要去,所以未来没有改变。
这第一种情况,有另一个名词——自我实现的预言或自证预言。信念和行为之间的正反馈被认为是自我应验预言成真的主要原因,即题主所说的这种情况,正因为A的劝说所以B才会受此客观激将法(因为A并非主观上想故意刺激B去)最终真的完蛋。自证预言的例子可以一直追溯到古希腊和古印度时期的文学作品,不过这个名词是由美国社会学家罗伯特·金·莫顿提出的一种社会心理学现象,是指人们先入为主的判断,无论其正确与否,都将或多或少的影响到人们的行为,以至于这个判断最后真的实现。
而给人打鸡血的各种成功学,它们最梦寐以求的效果就是将其变成一个自证预言!而只要受众足够的多,那么总有人会被鸡汤鸡血激励而成功。而这些人又将成为证据来支撑鸡汤和鸡血。而破解鸡汤和鸡血自证预言威力则是马太效应和阶层(阶级)固化论,如果马太效应和阶层固化是世界的客观真相,那么鸡汤学和鸡血激励大法都只能成为一种自欺,但如果你真的那么相信马太效应和阶层固化,那么马太效应和阶层固化成为真实的可能性就会越来越大,这样的正反馈循环可能在两三代人之中就把一个社会给改变了,而很不幸的是,今天的中国正在进入这样的自证预言中——阶层固化的自证预言。“屌丝”和“丧”文化的崛起是阶层固化自证预言的配套洗脑大法。是新时代的海妖之歌。无论如何,如果你认输了那你就是输了。认输是人生最快的自证预言。
而和自证预言相反的预言也是存在的,只要为人广泛所知,那么这样的预言就必然失败。比如盛世危言,如果真的切中时弊,引发大众反思,那么预言之中的毁灭就不可能降临。百多年来,中华民族的再次复兴,依赖的正是这样的“盛世危言”,是千百万寻找救亡图存的仁人志士的不懈努力,让我们再次振兴,但问题在于,很少有人愿意听盛世危言,不到“最危险的时候”,盛世危言总是扰人清梦的乌鸦嘴。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你说的是自然规律吧。人们常说自然规律是客观的,它必然会是如此。当然人们常常嘴上是如此说,实质上对此还是迷惑的,或者说是将信将疑。就我们国家而言,专家学者不可谓不多,但上升到科学家层面,反而不如先前的时代。其实一个科学家首先是一个哲学家。都有其独特的理念与世界观。基于这种理念与正确的世界观,它能够在纷繁复杂的自然现象中辩识真伪,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能通过局部透见其整体。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