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大蒜是幽门螺旋杆菌的“死对头”,怎么吃最好?
幽门,杆菌,螺旋大蒜是幽门螺旋杆菌的“死对头”,怎么吃最好?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大蒜是幽门螺旋杆菌的“死对头”,怎么吃最好?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大蒜中的大蒜素对幽门螺旋杆菌的生长可能有抑制作用;但要光靠大蒜杀灭幽门螺旋杆菌,据现在的国外科学文献还没有报道过,国内的某些中医发表过类似文章,声称大蒜配合中药杀灭了细菌,有这种可能性,但只是个例,数量太少,不能作为统计学研究证据!
幽门螺旋杆菌因被德国科学家发现,并研究充分表明它与我们胃部的炎症、溃疡、肿瘤、胃泌素瘤等直接相关,因此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我国该菌的感染率较高,约50%以上,属于条件致病菌,但有菌并不代表胃一定会发病!要不要杀菌,在医学界一直是有争议的。我认为该菌的治疗一定要结合患者胃部的症状和胃镜情况,决定杀与不杀!顽固性胃病,消化性溃疡,胃早癌等肯定有必要杀菌治疗!因这么多年的不正规治疗,该菌耐药现象较为严重,尤其对抗生素普遍耐药,造成了单一用药很难完全杀灭。现在的杀菌疗法:世界卫生组织推荐四联疗法:一种抑菌剂+两种抗生素+铋剂疗法。成功率较高。
所以该菌的治疗要正规治疗,或者暂时不管!切勿乱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幽门杆菌或幽门螺旋杆菌、幽门螺旋菌、 胃幽门杆菌是革兰氏阴性、微需氧的细菌,生存于胃部及十二指肠的各区域内。它会引起胃黏膜轻微的慢性发炎,甚或导致胃及十二指肠溃疡与胃癌。大蒜对幽门螺旋杆菌有良好的抑制作用,那如何吃效果最好?
吃法:这里的大蒜可不是炒熟、煮熟的大蒜,我们需要的是捣成末,放置10至15分钟的蒜泥,因为这样可以让大蒜中的蒜氨酸和蒜酶结合产生大蒜素,大蒜素才具有抗菌杀菌的作用,可以抑制幽门螺杆菌。
原因:幽门螺旋杆菌的主要传播途径就是口——口传播,共用餐具、唾液交叉等,可见口腔是重要的传染场所,而吃大蒜可以杀菌,生嚼大蒜能辅助杀菌。研究也发现常生吃大蒜的人,感染幽门螺旋杆菌的可能性低。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不知道。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可以很肯定的告诉大家,大蒜是不能能杀幽门螺旋杆菌。虽然生蒜确实具有一定的杀菌效果,但是作用很微弱,而且每天食用蒜的量也不大,摄入的有效物质大蒜素更是有限,所以起不到杀灭幽门螺杆菌的作用。况且幽门螺杆菌是唯一一个可以在胃酸环境中存活的细菌,其生存和传播能力都非常强,吃两种消炎药都不一定能杀灭它,单纯靠吃大蒜更是无法办到的。
一、胃炎元凶——幽门螺旋杆菌
幽门螺旋杆菌,是目前已知能够在人胃中存活的唯一细菌。它成螺旋形、微厌氧,对生长条件要求十分苛刻。猕猴、大鼠、犬等动物和人类的胃液都是强酸性(胃液PH正常值0.9~1.8)。早期,人们普遍认为,在胃强酸性环境中,不可能有细菌生长。在研究胃溃疡病理标本时,科研人员发现了一种螺旋状物体的存在,但没人敢相信这是一种细菌。一直以来,胃溃疡的病因都被解释为压力和辛辣食物等因素的刺激。直至1984年,澳大利亚年轻的内科医生马歇尔成功的分离这个螺旋状细菌,在受到质疑后喝下了幽门螺旋杆菌培养液,5天后即出现了胃炎症状。随后,他用胃镜证实了幽门螺旋杆菌的存在,这个导致胃溃疡的真正元凶才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
幽门螺旋杆菌之所以能在胃中存活,是“聪明”地利用了自身螺旋状结构,钻过胃黏膜表面的黏液,寄生在黏液中靠近胃黏膜上皮的相对中性的环境中。正常情况下,胃壁有一系列完善的自我保护机制,能抵御经口而入的千百种微生物侵袭。自从在胃粘膜上皮细胞表面发现了幽门螺旋杆菌,人们才认识到幽门螺旋杆菌是能够突破这一天然屏障的。这种“聪明”的细菌是80%的胃溃疡和95%的十二指肠溃疡的元凶。胃溃疡多见于老年人,多为餐后上腹痛。十二指肠溃疡多见于青壮年,多为饥饿痛和空腹痛。
二、感染幽门螺旋杆菌并非意味着患有胃炎
部分人在出生6个月后便携带上了幽门螺旋杆菌,除非用抗生素根除,这种细菌会伴随人们一生。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中国幽门螺旋杆菌携带者约有8亿。携带率虽然很高,但并不是携带幽门螺旋杆菌就会患胃炎,感染幽门螺旋杆菌更不等于患胃癌。据统计,世界上50%的人群携带幽门螺旋杆菌,有些地区甚至有80%的人携带这种细菌。然而在这些携带者中,只有10%的携带者患上了消化性溃疡,只有1%左右的携带者会患上胃癌。
幽门螺旋杆菌只会让少数人患病,并不是每一个幽门螺旋杆菌携带者都会出现胃炎,大部分时候幽门螺旋杆菌可以和人和平共处。但在老年人,抵抗力差、营养不良的人群中,它会变成“肇事细菌”。据调查,只有1%的感染幽门螺旋杆菌人群会患胃癌,而这1%大多来自溃疡病患者。胃溃疡发生后,创面边缘的胃黏膜受到胃酸的刺激,不断被破坏。这时机体接收到信号,增生以对其进行修复。但再生的幼稚细胞容易受到诱变因素的影响,最终分化为癌细胞。
三、“大蒜”不等于“大蒜素”
“大蒜素”是大蒜中一种对健康有益的物质,具有消炎、降血压、防癌、抗病毒等功效,对多种杆菌(伤寒杆菌、痢疾杆菌等)均有抑制作用。但“大蒜素”并不能“秒杀”伤寒杆菌、痢疾杆菌及流感病毒等病原体。经临床数据统计,细菌性感染者需服大蒜素药一周,真菌性感染者需服大蒜素药四周才会有效。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