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你最喜欢哪首宋词?为什么?
时间,词人,最喜欢你最喜欢哪首宋词?为什么?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有道是“智者乐水”,此词是记游赏之作,嬉水、醉酒、划船、赏荷、观鸟,流畅自然地把读者引到了她所创造的美好词境 。该小令用词简练,几片移动着的画面,道出了青葱少年才女的美好心情,让人不由得随她一起溪亭醉酒、荷丛荡舟、滩头惊鸟……正所谓“少年情怀自是得”。词句不事雕琢,富有一种自然之美:盛放的荷花丛中一叶扁舟摇荡,舟上是游兴待尽的少年才女。这样的美景致,能不令人喜欢么?。
婉约派的一代词宗,才情了得的一枚女子,到郊野游玩,还喝得大醉,这在今天也是不多见的,在封建礼教重压之下的时代,应该更为稀罕。然而,在“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幸福指数较高的宋代,少年李清照就有一种任情豪放、不受拘束的随意洒脱,虽后期宋朝大社会、她的小家庭都遭变故而渐失幸福,但词如其人,其词其人,能引人入胜、能引起共鸣,当然讨人喜欢、我更喜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记得有一首唐代王昌龄的后《出塞》: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离别情。绕乱边城听不断,高高秋月照长城。
戍守的将士,秋霜的夜月,寂静边关,断续的琵琶曲。思乡之情油然而生。。。。。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霜叶》——拍摄于小区院内)
谢邀!关于唐诗和宋词对于我个人来说,没有什么最喜欢哪首这么一说。
就唐诗来说,首推李,杜,白。。。但是,由于不同的作者所处的时期,身份,境遇,经历各不相同,所表达出不同的思想内容,精神境界,艺术风格。都是值得我们后人学习传颂和鉴赏的诗歌艺术。当然,面对如此浩瀚的诗歌艺术星空,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喜好和选择。我觉得一个人在不同的成长阶段,对诗歌,会产生不同的理解和感悟。记得小时候是读着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刚开始接触唐诗,通过老师的讲解,才明白诗中表达的情感和意境。到后来学习了三吏三别,《琵琶行》等等以后的心情和理解就不一样了。
一次送朋友去西北当兵,临别前在一起吃饭时,我端起酒杯,脱口而出:劝君更敬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后来有幸去西北,那是九月初的一天,下午三四点钟,昏暗的天空中飘起了雪花,心中突然就想起了:北风卷地百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面对此地此景,心中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
随着年龄的增长,又凭添了有一种: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感慨与无奈。。。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宋诗可以吗?我最喜欢苏轼的《海棠》诗:“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袅袅的东风吹动了淡淡的云彩,露出了月亮,月光也是淡淡的。花朵的香气融在朦胧的雾里,而月亮已经移过了院中的回廊。由于只是害怕在这深夜时分,花儿就会睡去,因此燃着高高的蜡烛,不肯错过欣赏这海棠盛开的时机。
全诗语言浅美,而情谊深永,读毕也似有余香绕口舌,令人痴绝。尤其是“只恐夜深花睡去”这句,写出了花朵的娇憨,让人想不到是苏轼所作。因为若只读这一句,只觉惊怯惜弱,跟苏大诗人一惯的达观潇洒,可以说是大相径庭。但前后句连起来读,“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就会觉得委婉又不失豪迈旷达,可以说是很苏轼了。整首诗读来是极唯美又有气韵。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宋词中有很多脍灸人口的精品,值得我们反复咀嚼回味。在众多宋词中,我最喜欢的当属苏轼老先生的那首《定风波 . 莫听穿林打叶声》 全词表达了一种泰然处世的旷达胸怀,对坎坷人生以及风雨来临时不以为意的淡泊心态。
全词内容如下: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图片来自网络)
苏老先生作这首词时,正是他仕途失意之时。当时是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一日,词人与朋友春日同游,风雨突如其来,同行皆狼狈,苏老先生毫不在乎,反而在雨中缓步前行,神情泰然,并临时发挥作出此篇。之所以喜欢这首词,主要有两点:
第一,是这首词非常有画面感。
词上段,写出了风雨来时的景象。当轻轻默念,会有一种置身其中的感觉,有风穿过绿树,雨打绿叶的声音仿佛就在耳旁,让人想像出一幅烟雨缥缈的春日美景,词人身披蓑衣、手拄竹杖、脚穿草鞋,与友人在雨徐徐前行的场景;
词下段,主要是表达雨后初晴的景象。料峭的春风,轻轻地吹来,吹醒了词人的些许酒意,微微感到丝丝凉意。前方的山头上,阳光正斜照过来,雨后的树叶在春风的吹动下闪着点点金光,景色引人入胜。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