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春天到了有谁还记得小时候吃的榆钱?
榆钱,榆树,母亲春天到了有谁还记得小时候吃的榆钱?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问题补充: 春天到了有谁还记得小时候吃的榆钱?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放下一夜紧张的思绪,独自溜达在郊区的村头,站在池塘边,微风吹来,褪掉鹅黄嫩装的柳枝扭腰起舞,抹着淡淡红晕的桃花悠然飘落,打着璇儿随水漂向远方。今年的春,还没有来得及尽情欣赏桃红柳绿梨花飞,难道也要随水漂远吗?
抬头望去,对岸几点嫩黄映入眼帘,那是什么,榆钱儿?三步并两步的赶到对岸,几棵胳膊粗细的榆树,枝头悄然挂上了榆钱儿,正在延续着春的絮语。
榆树,过去是人人皆知、处处可见,现在却变得越来越稀少、越来越陌生。儿时的村庄,榆树最普遍,有的刻满岁月皱纹的树干戴着大大的帽子,有的扭曲时间沧桑的枝条悬挂高高的崖头,有的……老的携着小的遍布在沟沟沿沿、河边地头。古时候,在这青黄不接的三月,榆树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宅后有榆,也成了古人习俗。“三月清明榆不老,二月清明老是榆”,每到阳春三月,暖风吹开了皱缩的眉头,榆枝上暗紫的小米粒,一夜之间换成了绿装,一簇簇紧挨着,你推我挤,恐怕掉队,挂在尚未吐芽的枝头,一串一串,像古代穿起的铜钱,故而名曰榆钱。榆钱来的悄然,走的匆忙,因而要想一饱口福,就要趁早,一夜而绿,二三夜变黄,说的就是榆钱,要不,等你回过神来,早已是仲春里随风飘雪的日子。
记得儿时我家屋头就有几棵,此时最快乐的事情莫过于摘榆钱儿。母亲带着我和弟弟,拿着尼龙袋,挎着竹篮子,带着长绳子,每年都会追赶着年轮来报道。爬树,这种平常被打屁股的技巧,现在可以在母亲的眼皮底下尽情的发挥。在母亲的催促和弟弟的喳喳下,我脱掉鞋子,带着篮子、斜背绳子开始了征途,这时候故意放慢速度,以引起他们注意,听着他们在树下的指挥和喊叫,内心就像撒欢的小马驹,得意的偷笑。
把篮子挂在枝丫,骑在树干上,自己撸一把,塞在嘴里,嫩嫩、甜甜的榆钱,带着一股青味,瞬间弥漫了周身,惹得树下弟弟哭闹、母亲责备,才不情愿往篮子里装,从这个树干爬到那个树干,篮子装满了,用绳子系好,慢慢的放下来,树下立即传来了弟弟兴奋的喊叫“哥哥,多弄些”,那挥着小手、舔着笑脸、又蹦又跳的情景似在昨日。一篮又一篮,布袋塞的满满的,在不破坏来年收成的情况下,用镰刀砍下带有厚厚榆钱的树枝。弟弟挎着篮子、我背着袋子、母亲扛着树枝,排成一队,走在夕阳的光芒里。回家后母亲用大盆一遍一遍的清洗,水由浓密变得清澈,在盖垫上沥精水,经过母亲的巧手,晚间的餐桌上有了榆钱饼、榆钱菜团……丝丝香气萦绕在温馨、欢愉的小屋,成了那个年代年夜饭之外最美的晚餐。
扑棱棱,几只喜鹊落在枝头,落日的余晖穿过缝隙,洒落在土地,儿时的记忆被打断,看着枝头的榆钱,脸上露出一抹笑容。明天,再来这儿,让女儿体验一下我儿时的记忆,让母亲重温一下她久违的手艺,我再品尝一下那年夜饭般的美食。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