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中国未来商业模式发展趋势有哪些?
线上,在线,疫情中国未来商业模式发展趋势有哪些?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问题补充: 我觉得产业链概念已死,回归价值链,比如传统经销商这个群体将消失,而能够根据消费者想法而转化成产品的设计师将大量出现。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您好,谢谢邀请。未来商业模式的发展趋势,我归纳了一下,大致有以下趋势:
一,用解决方案/生活方式取代产品。
二,你的收入建立在增加别人收入的基础上。
三,消减投资,砍掉成本。
四,分享传播代替传统广告。
五,客户自主传播代替商家推广。
六,社交活动代替门店。
七,回本制度取代了高价。
八,逆向众筹取代了投资。
九,人人都是老板,代替传统管理。
十,产业联邦代替各自为敌。
十一,以用户为中心建立新社群。
十二,在愿景的驱动下快速迭代。
以上就是我归纳的十二种商业发展新模式。当然了,随着社会不断发展,还会有新的模式出来,我会持续关注,并时刻更新,希望能帮助到您。谢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一、传统业务加速数字化
首先,很多人们习以为常的线下业务转为线上服务。比如在线医疗,腾讯、阿里、平安好医生等企业纷纷推出在线问诊平台,推动分级问诊,缓解医疗压力;上海更是在2月26日批准了首家互联网医院牌照;美团买菜、叮咚买菜、朴朴超市等生鲜零售配送服务商,在春节成为城市居民的“菜篮子”,销售额同比去年翻了3-4倍;传统百货公司比如银泰开始联合淘宝,邀请近千名导购在家直播卖货;恒大把房地产交易全面搬到线上;2月25日,上交所首次以在线视频的方式为注册地为武汉的良品铺子举行挂牌仪式。
其次是打破原有的合作模式重新整合上下游资源,利用这次“被迫”上线的机会实现业务变革。广西师大出版社发起了“书店燃灯计划”,邀请各位作家进行线上分享,由出版社承担线上直播所有设备成本,并与全国约150多家书店社群进行内容共享。飞鹤乳业集团面对门店关店和50万场线下活动停摆的困境,迅速调整经营模式,一方面5万导购人员转型为线上营养师顾问提供线上讲座服务,另一方面联合经销商和渠道商重构物流渠道,导购人员也同时充当了送货员的角色。
二、打破界限,融合优势
疫情爆发后,一边是新零售行业的业务量暴增,出现人手不足的情况,而另一边传统餐饮业实体店因为缺少顾客面临着人力成本的现金流压力,二者携手合作解决当前的困境。
盒马鲜生向云海肴、青年餐厅等餐饮企业借调待岗员工,通过自愿报名、培训合格后即可上岗在盒马鲜生从事店内排面整理、仓库整理、打包整货等业务;每日优鲜则与餐饮企业西贝、眉州东坡在人力调配上展开合作,由每日优鲜提供原材料,西贝和眉州东坡提供人力用于加工,共同在疫情期间为消费者供应食材。
除人力外,此次疫情造成的非接触场景还影响了很多企业经营的主要渠道。疫情之下,人们不能出门,线下娱乐的方式不再是日常生活的刚需,开门等客来的实体书店和影院等几乎无人问津。既然消费者不能来,如何与消费者建立联系?
一些书店则采用了跨界合作的方式,比如言几又将“精神食粮补充站”上线至饿了么外卖平台。读者在线选购,由言几又门店接单,饿了么为以其门店为中心附近三公里的顾客提供最快半小时的专送服务;阿里影业也联合饿了么,推出“影院卖品外送”业务,通过饿了么平台,为万达影城、太平洋影城、博纳影城等多家影管公司旗下影院的卖品提供线上售卖渠道。
三、新需求引发服务创新
虽然餐饮业深受打击,但这其中也不乏创新之举。因为疫情在家远程办公的人们,在家办公兼顾买菜做饭,时间不充裕,点外卖加热影响口感。针对这个问题,农耕记提供“净菜到家”服务,即将做菜所需食材和配料切配好,无接触配送至消费者。农耕记还同步推出了菜品视频教学,净菜配送到家后,顾客直接跟随视频操作,便可以复制出农耕记的味道。
又比如娱乐,过去一个月不能出门的日子里,在线娱乐成为主流,从“卧室POGO音乐会”到快手的连麦音悦会,“云蹦迪”成为第一个被多数年轻人讨论和参与的线上娱乐标签。类似“云蹦迪“摆脱了夜店的场景局限,更多基于新视频社区而出现的音乐类强互动内容产品出现在各大平台。
再比如办公,假期结束企业不得不尽快复工复产,同时复工员工聚集性感染的情况频频出现,而居家办公的模式并不适合所有类型的企业,企业和员工面临着安全的难题进退两难。有戏电影酒店看到了这个需求,推出酒店 “返工团队房”,为企业客户定制安全的办公空间,提供高速WIFI和分餐工作餐,满足“居住+办公”双重需求,这样避免了上下班聚集感染风险。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