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哆啦A梦的名字为什么从最初的机器猫变成了哆啦A梦?
机器猫,哆啦,藤子哆啦A梦的名字为什么从最初的机器猫变成了哆啦A梦?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问题补充: 如果是早些年看过《哆啦A梦》这部动漫作品的朋友,肯定都有印象,当初那只可爱的“蓝胖子”一般被大家称作“机器猫”或“小叮当”而非哆啦A梦,为什么会变成现在这个名字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个蓝胖子大家都很熟悉,那个可以拿出各种道具的四次元口袋几乎是每个孩子童年最想要的“玩具”。
可是现在很多人发现了一个问题,就是这个蓝胖子居然改名了。
明明记得小时候叫“机器猫”或者“叮当猫”的,怎么现在改名叫“哆啦A梦”这个土不土、洋不洋的奇怪名字了呢?
说到这个问题就不得不提到它的作者藤子·F·不二雄,因为改成“哆啦A梦”这个名字是他的临终遗愿。
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因为盗版,那个时期亚洲其他地区对于蓝胖子的盗版实在是太严重了。
台湾在引进翻译的时候直接将蓝胖子的故事背景搬到台湾,漫画中的地名也改成了阳明山、花莲、高雄等。
而且当时台湾市面上流通的蓝胖子单行本根本不是出自藤子·F·不二雄之手,而是一个叫刘明昆的台湾漫画家临摹的。
而且大家小时候把蓝胖子叫“机器猫”或者“叮当猫”也是因为港台地区是这么翻译的,大陆一开始也就沿用了这种叫法。
直到1996年藤子·F·不二雄逝世后,朝日电视台继承了蓝胖子的著作权,并遵从了藤子·F·不二雄先生的遗愿“希望亚洲地区统一采用日文发音音译,使读者一听一看就知道这是在说同一个人物”。
然后1997年台湾出版社首次将蓝胖子翻译成哆啦A梦,此后香港和大陆也沿用了这个译名。
而关于“叮当猫”这个名字还有一种说法是传错了,“叮当猫”是真实存在的,不过是藤子·F·不二雄笔下的另一个漫画形象。
初次刊载大约是在蓝胖子连载的半年后,后来也出了同名动画,国内也有引进,有些80后的朋友可能还看过这部动画。
和蓝胖子不同的是它不是一只“机器猫”,而是一只狸猫。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如果是早些年看过《哆啦A梦》这部动漫作品的朋友,肯定都有印象,当初那只可爱的“蓝胖子”一般被大家称作“机器猫”或“小叮当”而非哆啦A梦,为什么会变成现在这个名字呢?除了早些年的翻译问题,这还和《哆啦A梦》的原作者:藤子F不二雄先生的遗愿有关。
在早年间,《哆啦A梦》最为大家广为人知的名字有两个,一个是机器猫,这个名字源于大陆出版社的翻译,表明它是一个猫型机器人;另一个名字是小叮当,主要出现于台湾版的翻译,其名字来源是哆啦A梦胸前的那个小铃铛,听起来即俏皮又可爱,我的印象中,小时候看的大陆版漫画书,名字就是叫做机器猫,而租碟看的《哆啦A梦》台湾配音版的动画片里,则叫做小叮当。
至于“哆啦A梦”呢?这个名字完全源于日本原版的哆啦A梦的名字的音译,日文写作ドラえもん,罗马音为doraemon。关于这个名字的来历,在官方书籍《藤子·F·不二雄的世界》中解释说,这个名字来于日语中的ドラ猫(doraneko),也就是野猫的意思,至于えもん(A梦 emon)这个名字源于日本的“卫门”一词,意味守护守卫之意。当然,这只是一种哆啦A梦名字来源的说法,另外还有多种解释,这里不是重点,不过多解释。
为什么机器猫、小叮当的名字最终会重新统一为哆啦A梦呢?在藤子F不二雄老师晚年的时候,《哆啦A梦》这部作品已经在全世界拥有了相当的影响力,全世界都拥有着它的粉丝,但是有一个问题:哆啦A梦在全世界流行开,各种名字也是非常之乱,单单以中文为例,我们知道的就有机器猫和小叮当这两个名字,无疑是很不利于哆啦A梦走向世界,被全世界人们所认同的,于是,藤子F不二雄老师留下遗愿,希望在逝世后慢慢将全世界各地的哆啦A梦译名重新统一起来,重归哆啦A梦,让全世界的小朋友一听到“哆啦A梦”这个名字,马上就会想起那个可爱的蓝胖子。
除了上面说的翻译问题,还有版本原因导致的名字不统一。
虽然现在看动画大家都喜欢看原版配音的,但是陪伴着我们长大的《哆啦A梦》,大多数人第一次看还是看的中文配音版。那时候,我国大陆、香港及台湾地区都曾经推出过中文配音版,有的直到现在都还在电视台播出,成为了一代人难得的回忆。这些动画以1979年播出的大山版为基础,配合上富有本地特色的翻译,和原作比一点都不逊色。
在央视版的动画中,大雄、哆啦A梦、静香、小夫和胖虎分别叫做康夫、阿蒙、小静、强强、大熊,这个版本的哆啦A梦非常经典,至今卡酷卡通等电视台依然在播出,是很多七零后、八零后甚至九零后的童年记忆,配音演员也非常豪华,董浩叔叔、金龟子等人都有参与。广东卫视好像也推出过普通话配音版本,但是不知何种原因现在很少能找到这个版本了。
台湾配音版中,哆啦A梦被叫做小叮当,大雄、胖虎等人的名字分别变成了叶大雄、武技安、宜静以及阿福,故事发生的地点也变成了台湾,并且其中很多细节都做了本地化处理,我当初家里买过这个版本的盗版碟,所以对它的印象尤其深刻。
至于香港版的,最出名的当是粤语配音版本,由林保全、梁少霞等人配音,相信广东地区的朋友对这个版本印象应该很深,但是身为重庆人的ACGN表示没看过。这个版本的主题曲由陈慧琳演唱,并重新进行了编曲,虽然听不懂粤语但是依然感觉挺好听的。
除了上面的几个动画版,在早些年国内推出的漫画,比如海南美术出版社的版本和人民美术出版社的版本中,还有过野比、强夫、静子、大胖、大宝、小孬等等不同的称呼,太过于混乱,这里就不讨论了。
记得在我小学二三年级的时候,家里人带回了一套吉林美术出版社引进的哆啦A梦全集,那时候的书本名字和哆啦A梦的名字,都已经统一成了这一个,并且在书本的扉页上特别注明了其叫做“哆啦A梦”的原因,不过,不论是哆啦A梦还是机器猫,我想,那不算太重要了,毕竟它曾经包含了我们最美好的童年记忆。
我是今日头条第二喜欢哆啦A梦的太伊,会时不时写一写哆啦A梦相关的文章,喜欢的盆友可以关注一下,谢谢~~
上一篇:男女之间有真的有纯友谊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