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学习是读书,还是读书是学习?
知识,的话,书本学习是读书,还是读书是学习?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一碼事。但學習的外延廣一些。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学习既不仅仅是读书,读书也不一定就是学习。真正的学习,应该如其“学习”二字,“学”而时“习”之。学,包括读书、阅读网页,听课、讨论…等等,通过学,了解知识,探索规律,知道学习对象“是什么”。继而“习”之,练习,实践,反复,辨析,甄别,等等,通过复习、练习,把握知识,构建体系,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这样的过程才可以说是“学习”。所以说,学习包括“读书”,但“读书”不一定就是“学习”。很多时候读书只是一种消遣,随意而读,读了便是,既不思考,也不记忆,这种读书与学习基本没有关系。没有专注投入,没有完整性系统性过程,随性而起,随意而罢的读书,都不能叫作“学习”。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学习是一种状态,而读书是一种手段。
第一,正在读书,不代表正在学习。
就算同读一本书,两个人的状态也可以是不同的,因为每个人读书的目的是不一样的;甚至可能你在不同时期读同一本书,目的也不同。
这个区别就在于,当下是不是怀有「学习」这种状态。
我很喜欢通过网易蜗牛阅读和朋友共读一本电子书,因为可以看到彼此的笔记,还能互相讨论。
有一次,我和朋友通过共读功能,读卡耐基的《人性的弱点》,她一直和我分享说里面的故事好精彩,我问她学到了什么,还记得后面标注的原则吗?嗯,估计看过又忘了。
你说她阅读了吗?肯定是读了。还是把一本心灵鸡汤当小说读了呢!
但是你说她学到了什么吗?我猜还没学到又忘了吧!
所以,阅读能不能吸收转化成知识,主要是看阅读时,在不在「学习」这种状态中。
第二,保持学习状态,「输入」不单单依靠阅读
如果说读书是学习,只能说把「学习」给定义狭隘了。
独自阅读其实并不是最佳的学习手段。最佳的学习手段是「有效社交」。
有一次和朋友一起去野营旅游,路上大家一直都在聊天。其中有一个是朋友的朋友,我俩都不认识,他是做飞机师,于是当我和他聊天的时候,我就问他“你们飞行的时候,最怕遇到什么情况?”,“你在工作时,有哪些好玩有趣的事发生吗?”,“去过最远的地方是哪里?”……
其实这比阅读一本书,能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因为阅读,书本的内容是作者编辑好的,所以你在阅读时是属于被动输入。
而社交不同不一样,你永远在主动索取知识,甚至可能获得意外惊喜。不仅如此,你和朋友之间的关系还会更亲密。
所以,尽可能和朋友吃吃饭,聊聊天,在社交中学习。
第三,「学会提问」,时刻都在学习的状态
无论是读书还是社交,就算看电影或者一个人吃海底捞都行,都可以保持在一个学习的状态。
如果不会带着问题去学习,你的读书只能看过就忘。
看电影也一样,我随便提一部电影,比如去年很火的《前任攻略3》,你还记得为什么男二号和女二号也是吵架,反而最后能好好的在一起,而女一号和男一号的分手怎么矫情,非要一个吃榴梿,一个扮大圣吗?两对情侣之间的差别在哪里?
你只记得好感动,好可惜,好难过吧?花了三十多块买电影票,用了两个小时坐在电影院里,留下到只有感受,其他什么也没学到……
而影评人就不同了,写一篇三千字的人物分析,还能列举出导演拍摄的手法,更能拆解出编剧的叙事结构……
这就是带着问题去观影,和没有带着问题去观影的差距。
「阅读」是能让我们进步最高性价比的手段,而保持「学习」这种状态,却能让我们在生活里随时随地保持「思考」,从而和同龄人拉开差距。
用读书链接更多大脑,用学习链接这个世界。我是三观正,三围更正的创意营销人钟紫婷。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1,读书范围相对比较小,比方如果别人问你,你还读书吗?这个问题在中国式语境中,潜在是问你你还是个学生,所以你可以理解为学生的职业就是读书。
2,学习的外延相对较大。一是学习主体,二是学习对象,简单来说就是,任何人都是可以作为学习的主体,举个例子,记得12年夏天,我是第一次做公交车,看见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先生捧着一本国外文学,现在印象深刻!
3,多数人把学习与读书混淆,学习是大多数人必须经历的,比如小学初中高中教育,但读书不同,在这些学习的人中,读书的人是比较少的。
至于学习的对象,你可以认为,学习内容可以是任何抽象或者是具体的东西!
多数人为了学习而学习,而只有少数人为了读书而学习。
这就是学习与读书在人数上的区别!
最终目的也不同:读书相对单纯。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学习是一个过程,可以有很多种方式完成,读书也是其中的一种学习方式。比如你想学习做一个菜,你可以通过看书(食谱)学习,也可以通过看视频,更直接的可以找一个老师现场教,现学现用。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