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你身边那些十分努力的人,最后都过上了怎样的生活?
他的,他说,几年你身边那些十分努力的人,最后都过上了怎样的生活?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问题补充: 一个朋友,当地专科毕业,学建筑,当时是找了一家中型的建筑公司跟着师傅学预算,后来有一天突然跟我说,要考一建,学历差点,学起来很吃力(勿喷,他本人原话),之后两年没动机,以为他放弃了,在见到时,他说已顺利拿到证书,现在在做项目经理,之前的考证岁月,苦到不堪回首。果然努力的人都会收到上天眷顾。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认识的一位朋友,原本在广西西部一个偏远的乡下初中教书。那时候他已三十多岁。在同事与亲朋好友看来,没有背景,没有很高的学历,没有可以容易变现的好专业,这辈子,他也就是桂西某乡下中学的老师而已了。这样的日子,连进一次县城都是奢侈的。当时谁也没有看好他。因为他确实也很普通,只是一名初中语文老师,写作也不好,普通话也一般,有时候跟人讲话还打结巴,更遑论有什么出息了。这样的时候,其他老师大都耽于安乐,也没有什么其他想法,便一直在乡下默默无闻地过着半农民半教师的生活(注:由于好些教师在乡下工作,城里的女生不愿下嫁,乡府女生或学校的女同事们也大多削尖脑袋想嫁城里的,因此,有一批男教师不得已到村里面去找对象,农忙季节,便往往身兼两职:一半是教师,一半是农民)。
但是这位朋友没有象同事们一样乖乖认命。当他苦思改变命运无着时,某一天,地级市所出的一份日报副刊中的"教育"版吸引了他。那一期报纸刊发的教师文章,深深打动了他。于是,这位朋友决定从看这份报纸每一天的副刊做起,开始认真地学习写作。
几年之后。这位朋友的作品开始久不久在日报上发表一篇两篇。然后是晚报。
又过了几年。朋友的作品几乎每周都得到在日报发表的机会。于是,他很快被县教育局借调。没多久便正式成为县教育局的一员干事。
又过了几年。朋友的作品在日报上发表的篇数差不多达到一天一篇的地步。他也调入了县委大院,成为组织部的一名干部。与此同时,由于他著作颇丰,为县委宣传部、县文联所器重,现在又担起了县作家协会主席的重任,过上了之前无论是亲友还是同事都不敢想象的生活。
这,只是我身边一位很努力,并且真的获得了成功,由之前的不太会写作变成几乎一天发表一篇作品的县作家协会主席的真实经历。
可见,有目标且努力,也找对办法的人是能够过上更好的生活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身边努力的人多,但是也有努力坑自己的。
一个朋友九几年是老师,那时候老师工资低,不养家。他心一横,就离职加入下海经商的大潮中了,经商干得还是顺风顺水的,到2002年左右,朋友觉得做贸易压力大,自己搞个工厂吧,这玩意赚钱,事实是地区赚钱,赚钱了那就盆掌了蛮,那就努力的作,结果把媳妇闺蜜给撩上了,这下媳妇知道肯定不安逸了撒!离婚财产平分,公司一下现金流缩水一半,这还不是事,一周不到就和前妻的闺蜜结婚,一场极其奢华的婚礼办下来花了很大一笔钱(具体就不透露了,反正比较多)。
结完婚肯定该好好过日子了蛮,这日子一过才发现这几下折腾得钱差不多了,这工厂赚钱有点慢,在搞个做设备的项目吧,两千零几年搞大型锻压设备还是很牛的,结果和他一起搞设备的合伙人也是二不挂五的,又在他这儿拿走了一大笔,这下把他搞得焦头烂额的,两边要生产需要流动资金啊!没钱咋办?借,到处借,自己把利息往上涨,零八年上半年两边工厂技术攻关都见到成果,一些新产品也交样成功,就等赚钱了,结果遇到金融危机,所以资金断链,两边停产,要债的是白天晚上都跟着他……
他也算是很厉害的人物了,通过自己努力,风光过,赚钱过,结果还是自己不断的努力把自己混成了失信人员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说个真事,我年轻的时候进了一个经济开发区的工厂,那工厂位置很偏,早期连公交都没通,在经济开发区没有发展起来的时候,厂房旁边甚至还有农田和荒地。
进工厂后,认得一个同事,他是当地人,不抽烟不喝酒,从他第一个儿子出生后,就开始一门心思的攒钱。
他省钱到什么程度,公司里面的食堂,饭不限量,咸菜不限量,骨头汤不限量。
他去食堂打菜,自己吃得差不多了,就夹在人群里多打一次饭,然后要师傅把汤汁多浇点在饭上,自己在加点咸菜。等回到了座位,就把多加的饭和自己吃剩下的菜加咸菜,倒进自己带的那个额外的饭盒里面。他还带了一个很大的不锈钢的保温杯,把骨头汤里的紫菜和碎肉捞起来,倒进那个保温杯。
因为很熟,我当时就笑他,咋的,给老婆带菜啊。他憨憨笑着说,是啊,老婆做点小生意,中午不好开伙,我就给她带点吃的,食堂的菜我都吃不完。
后来得知,他盘下来工厂旁边的一小块荒地,大概不到两百平米,然后开始盖起了小楼。
那段时间,据说每天下班后,他都会去自己那房子的工地去帮忙。除了地基他不能弄之外,什么泥瓦匠、走水电、他都舍不得把工人请全,总是把自己算作一个盖房的劳力。需要10个工人,他就只请9个……
所以,那房子起来的两年,他的气色都不是很好,原本一个憨厚的小胖子瘦得变了一个人似的。盖房的钱当然不够,他只是一个普通工人,就是他把工资全部压上去,还是在外面借了一屁股债。他的睡眠也严重不足,即便他在工厂要求上夜班,在夜班可以多休息下,但是白天一整个白天,他都去盖他的房子……
两年后,一层五间房,一共五层楼修了起来,他那个时候应该才二十六七岁,但眼角皱纹都起来了,穿个衣襟上满是石灰点的蓝色厂服,看上去有三十几岁了。
陆陆续续的,一年后,在他不遗余力的在工厂推销下,有很多员工搬进了他修好的楼房里。我也去参观过他的楼房,每个房间大概二三十平米,有张书桌、床、柜子,角落里用水泥砌成了一个卫生间。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