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裸辞是一种怎么样的体验?
工作,的人,自己的裸辞是一种怎么样的体验?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裸辞之后要做什么
当然要找工作,一边找一边看看创业机会。创业是九死一生的事情,不宜太冲动,但可观望。
1、打磨出一份好履历
裸辞比在职找工作的人多了很多时间和心力,是时候复盘,为自己准备一份好履历,不可马虎。
2、做做副业
找到自己的优势,做一些副业,慢慢从收益中摸索出最适合你的路线。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裸辞,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首先我认为裸辞是个性的代表,同时也是缺乏考虑的代表。
为什么说是个性的代表?
说明你很胆大,不顾一切只为裸辞,年轻,有活力,可以选择别人不敢做的事情。
在者也是缺乏考虑的代表,既然是裸辞一定是公司不同意的情况你才会裸辞,不然正常辞职不会存在裸辞这一说法,你是否等到公司找到接替你岗位的人?有没有给公司去找到人的时间?如果没有公司会不会因此受到损失呢?还有什么工作岗位需要你裸辞么呢?对方是否能给你带来比现有更好的工作待遇?还是承诺可以弥补你裸辞之后的损失?
最后说下任何的选择不管是好的还是坏的,是后期可以给自己带来更好的收获?还是更糟糕的结果?我们都要去承受,我们必须要为我们做的每一个决定负责任。我个人不提倡裸辞,但是如果你充分做好考虑的话也是可以去做的。总之祝福你可以更好!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papi酱最近在一档综艺节目中提到了她的裸辞经历:
毕业后,papi酱曾经待业过一段时间,为此同学给她介绍了一个全球四大公关公司的实习。
工作第一天,她被分配到了第一个任务:查出全球十大石油公司的中英文介绍。
她一边查一边在心里想“我可是学导演的,我为什么要查这些呢?”,花一个上午查完以后,papi酱果断辞职。
而她的辞职理由也很简单:“我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但我知道自己不喜欢什么。”
很多人赞赏这实在太洒脱了。职场中,也有不少年轻人,在还没找好下家的情况下“说走就走”,不给自己找后路,离开得也很潇洒。
但是,干得不高兴就裸辞、工资低想裸辞,忙了闲了想裸辞,裸辞真的就能解决所有问题吗?
01
超半成职场人选择裸辞
2019年还有不到40天,就接近收尾。在这最后一个季度,VIPKID裁员15%至20%,Keep裁员两三百人,万科低薪降低40%,2019年的裁员潮让人唏嘘不已。
尽管今年就业大环境不太如意,仍有半成职场人选择裸辞。《2019年度求职体验调研》显示,32%在近一年内成功跳槽,同时近40%的职场人蠢蠢欲动、有所规划。
“裸辞”则成为2019年的跳槽关键词,人数占比51.2%。46.5%的职场人选择裸辞,是因为领导和团队、薪资及工作量的原因。
而越年轻,越容易冲动裸辞。数据显示,90后和95后中有“裸辞”念头的比例高于70后和80后。这大概是因为90后、95后一人吃饱全家不愁吧。
02
想裸辞,你存够钱了吗?
知乎有个话题#2019年裸辞的都如何了?#,有了485万的浏览量,看看前排几个高赞回答,发现大多数裸辞的人很难“一直爽”!
@Yakult:裸辞三个月,从一开始的淡定到现在的焦虑,三个月来社交活动少得可怜,没有时间观念,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整个人开始变懒。
@匿名用户:每天早上醒来睁开眼,就是每月大几千的开销,房租、给家人的生活费、日常花费,压力巨大。投了很多简历基本没有回应,每天把各个热门招聘网站都刷一遍。
一个月面试十几、二十家公司,拿到六七个offer,但都不是很心仪。现在整个人情绪比较低迷,完全没信心,关于工作没有跟任何人说,自己闷着越来越抑郁。
一时冲动的裸辞,能解决你工作中最烦心的事。但没有坚实的物质基础,你将会遇到更大的烦心事——钱。
裸辞的成本究竟有多高?一次裸辞至少损失6个月的工资!从裸辞的那一刻起,钱包就开始慢慢亏空。
来算算看:年终奖损失(约2个月工资)+空窗期收入损失(约3个月)+带薪年假损失(约20%的工资)+试用期工资每月20%的折让损失(约80%的工资),合起来相当于半年的工资。
也有调查显示,想要裸辞,你需要为自己准备至少3-6个月的工资,超7成人在裸辞期间花费了1~3个月的工资。
有钱行遍天下,无钱寸步难行。有年轻人裸辞后环游世界,也有人裸辞之后,为了省房租,在青旅和24个陌生人同居了小半年。
03
裸辞后 一线城市找工作更艰难
数据显示,2019年裸辞后,能在1个月内能找到工作的人群比例,从2018年的52%下降到2019年的38%。真是裸辞一时爽,待业火葬场啊!
从城市来看,二三线城市能在1~3个月内找到工作的人群占比最高,为51%,其次为一线城市,为43%。
一线城市、二三线城市、三线以下城市找工作超过3个月的人数占比分别为19%、13%、19%。
原以为,裸辞之后就能海阔天空,一定能找到一份更好的工作,为自己争争气!
然而,随着找工作的战线越拖越长,对自我的怀疑更甚,最后妥协“饥不择食”,先找到一份工作凑合着的人,也不在少数。
将就不要紧,可怕的是遇到压价,有75%的受访者在裸辞之后遭遇过被压价的情况。
频繁跳槽、空白期长达6个月以上、生育期的女性、以往薪资不上不下、中年转行的人,更容易被压价。
于是,下一份工作又跳进了更大的坑里,恶性循环。
说了这么多,并不是说不能裸辞。
如果你准备好了自己的“去你的”基金、你拥有能快速找到工作的实力、或是有清晰的规划和目标,有了这些底气,裸辞也不失为一种以退为进的方法。
刘玉玲谈“去你的”基金,存钱让你更有底气
没有目标的换工作,只不过是为了逃避眼前的痛苦。到头来,上份工作的困境,依旧继承到了下一份。
最后,友情提醒:年关将至,就算想裸辞也要等领完年终奖吧~
上一篇:合肥今年让国务院委以重任,大家觉得合肥这座城市怎么样,感觉合肥发展的很快?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