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中学生早恋应该被禁止吗?
孩子,恋爱,早恋中学生早恋应该被禁止吗?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而杨绛和钱钟书这两位著名作家的爱情故事,也很好地诠释了恋爱中的自我需求满足。
1932年,杨绛与钱钟书结识于清华大学。此后,两人开始书信往来,继而开始他们长达六十余年的爱情生活。
1942年底,杨绛创作了话剧《称心如意》,演出反响热烈。妻子的成绩,或许激发了钱钟书的创作欲望。两年后,钱钟书出版了那部被尊为“新儒林外史”的经典著作《围城》。之后,由杨绛翻译的《堂吉诃德》被公认为最优秀的翻译佳作,她93岁时出版的散文随笔《我们仨》也风靡海内外。
彼此优秀的作品你来我往,暗暗较劲,爱情也在这个过程中发酵,最终成就一段佳话。
对于高中生来说,如果他觉得自己没有达到想象的价值,想要变成更加优秀的人,这时,优秀的异性就会对他产生极大的吸引力,会对优秀的异性产生好感,想从比自己优秀的异性身上获得对自我的提升。
很多优秀的人会选择同样优秀的人在一起,也是这个道理。
其实,高中校园恋爱并非洪水猛兽。
前年,还有人大代表提出,要将法定结婚年龄提前至18岁。如果在18岁结婚,那么肯定在早于18岁就要谈恋爱了。
还有一些家长,可能不是担心孩子高中谈恋爱这个事情的本身,而是担心,高中谈恋爱会影响孩子的成绩。
那么,高中生谈恋爱影响学习吗?
首先要弄清楚,孩子到底为什么谈恋爱。
因为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需求谈恋爱,有些孩子非但不会成绩下降,反而还会提高。
你应该听说过学霸情侣双双考入清华大学的新闻,而情侣相约考入名校的例子更是不胜枚举。
我有一个朋友的孩子,高一时喜欢上了同班的一个女生,这个女生成绩排名在班上前3,年级排名在20-40名。
而我朋友的孩子呢,在班上处于中游位置,虽然成绩不好,但凭着对女生嘘寒问暖、关怀备至,成功俘获了女生的芳心。
在一起之后,为了不影响女生的成绩,并且自己也想能考上和女生一样的大学,他开始发愤图强地学习,这个女生也经常给他讲题。两个人在一起没有用所有的时间出去玩,而是把大部分时间都用来学习。
我朋友一看孩子学习状态有很大提高,成绩也提升了,就问孩子最近怎么了,孩子觉得自己成绩提高了、有底气,也就跟家长实话实说了,我朋友表面上既不支持也不反对,实际上心里有一点担心的同时,更多的是高兴。
去年高考,两个孩子都考入了复旦大学。把我朋友可高兴坏了,他之前是想着孩子是二本水平,能上个普通一本就很不错了。
除了这种情况,也有一些孩子,是因为逃避学习而谈恋爱。
不想学习为什么不去玩游戏,不去做些别的事情,而一定要谈恋爱呢?你想想,其他事情都做过了,都玩过了,只有谈恋爱没有经历过。又新奇又有意思,还可以占用大量的无所事事的时间,怎么不会选择谈恋爱呢?
这样的孩子其实不是因为谈恋爱而影响学习,而是因为不想学习而谈恋爱。这种已经不想学习的情况,就要去找到原因,而不是过分纠结为什么去谈恋爱。
当然,也有一些孩子会因为没有自控力地谈恋爱而影响学习,还有些孩子没有把握好尺度的谈恋爱,确实会给孩子的心理或生理造成一些不好的影响。
我并不提倡高中校园的恋爱,而是想告诉你,当孩子在高中时期谈恋爱或者是想谈恋爱了,一定要先弄清楚孩子是因为什么而谈恋爱,孩子想从谈恋爱中获得什么,这一点很重要。
只有搞清楚孩子的需求,才能知道除了恋爱,还有什么可以满足他。
如果用过激的方式阻止孩子谈恋爱,可能会给孩子心理造成不好的影响,甚至使孩子对异性相处造成恐惧。
我认识一个学生家长,总是怕自己的孩子会早恋,高中时,不准自己的女儿和异性有交往。有一次,家长看到有异性的同学给自己女儿发信息询问女儿出不出去玩,就觉得自己女儿一定是早恋了,不听女儿的解释把女儿骂了一顿,还把女儿关在家里不准出门。到了大学,这个家长也对自己女儿要求很高,要求女儿考研、考公务员、考各种证,女儿忙得没有时间来与异性交往。工作之后,圈子也小,想谈恋爱也没有机会,相亲相过一个还不错的,在一起了一段时间,结果因为不知道怎么好好的与异性相处而分手。现在29岁了也一直没有找对象。
为什么现在有这么多剩男剩女?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高中萌芽的情感被扼杀,导致长大了之后也很难与别人建立亲密关系。
过激的方式还会造成一种后果,就是“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你肯定知道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故事,两人爱得深沉,但由于双方世仇,他们的爱情遭到了极力阻挠。压迫并没有使他们分手,反而使他们爱得更深,直到殉情。
“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就是心理学家德斯考尔等人在对爱情进行研究时发现,在一定范围内,父母或长辈干涉儿女的感情,则两人的爱情也越深。就是说如果出现干扰恋爱双方爱情关系的外在力量,恋爱双方的情感反而会更强烈,恋爱关系也会变得更加牢固。
这种情形不仅发生在男女的爱情之间,也会发生在许多地方。对于越难获得的事物,在人们的心目中地位越重要,价值也会越高。学者们尝试以阻抗理论来解释这种现象,他们指出当人们的自由受到限制时,会产生不愉快的感觉,而从事被禁止的行为反而可以消除这种不快。所以才会发生当别人命令我们不得做什么事时,我们却会反其道而行之。
在现实生活中,也常常见到这种现象:父母的强烈干涉反而可能会使恋人做出反抗甚至私奔这样极端的行为。
人性本身就如此,人们更愿意进行自由选择,越是限制、禁忌的东西,越显得神秘、有趣、充满诱惑,越能激发人的叛逆心和反抗性,也越发地想尝试。
孩子迟早要谈恋爱,大学谈恋爱时,父母不在身边,老师也不管控,没有人引导,可能对孩子的发展更不好,家长如果不多与孩子沟通情感方面的问题,很可能导致孩子不会保护自己,因为谈恋爱而身心受到伤害。高中时期的恋爱因为孩子多少会受到学校和家长管控,所以更多的是学习伙伴的感觉。
高中生谈恋爱,并不一定是坏事,你可以保持不支持不反对的态度。如果孩子有谈恋爱的想法而还没有谈恋爱,你可以跟孩子多沟通,多了解孩子的想法,并且与孩子说清楚谈恋爱的利弊,让孩子自己去选择、去成长。
如果孩子已经谈恋爱了,就引导孩子正确的与异性相处,注意保护好自己,正确谈恋爱一些孩子在经过良好的教育后,知道了什么是爱情,学会了怎么承担责任,加上老师和家长的宽容与正确引导,就算是一边谈恋爱一边学习也能分清轻重缓急。
来知涯志愿网了解更多
下一篇:“狸猫换太子”是怎么来的?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