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史书上都有哪些看起来轻描淡写,但品味起来很残酷的话?
太祖,的人,刘邦史书上都有哪些看起来轻描淡写,但品味起来很残酷的话?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辽史》中的一段话:“太祖崩,应天皇后于义节寺断腕,置太祖陵。”意思是耶律阿保机死后,太后述律平砍掉手腕放入太祖灵柩之中。这段话读起来轻描淡写,但给人的冲击是很大的。有句诗叫“壮士断腕以全质”,而一国的皇后为皇帝断腕历史上也恐怕只有这一例,其中曲折也难免使人浮想联翩,但事实真相说起来却也令人惊愕不已。
要知道契丹人不同于汉人,辽国也异于汉人王朝,凭述律平在契丹的地位与威望,阿保机死后她就已经等于摄政王,而且终其一生其政治影响力都一直左右着辽国。阿保机死后,述律平断腕,咋看这是一段凄美的故事,而实际上它映射了当时的一段政治风波。
经过阿保机的惨淡经营,契丹人建立了自己的国家,而且为了加强集权,阿保机也早已将皇帝改为世袭,在当时一些观念如“嫡长子继承”已被契丹人接受的情况下,阿保机的突然去世,无疑预示着长子耶律倍成为了人心所向。
耶律倍不仅地位尊贵,而且他的才能与战功也被辽人推崇。耶律倍这个人也是汉文化的拥趸,他也是当时少数能用汉文作诗填曲的契丹人。在阿保机龙驭上宾之际,他也理所当然地得到了大臣的拥戴。
耶律倍在述律平易储后屡遭挫折,逃往后唐。
但是有一点,耶律平不喜欢他。母亲即使对自己的儿子也总有偏爱,耶律平看中的是二儿子耶律德光,也就是后来的辽太宗。宫廷的变故大多来自皇位交替之时,在耶律平计划着易储时,风波也就平地而起。
故事大概是这样的:阿保机驾崩后,摄政的述律平将大臣召集到宫中,她问大臣们是否思念先帝,为人臣子的在这种情况下当然也只有一个答案。于是当大臣们一一表示思念先帝时,述律平也就漏出了她的“毒牙”。
“既然思念先帝,那就去陪先帝吧。”这是述律平的回答。于是一众阻碍她计划的大臣都被抓去殉葬。
正当大臣们束手无策、坐以待毙时,汉臣赵思温诘问:“论思念先帝,有谁比得上皇后呢?如果皇后去殉葬,我就跟着去。”
普通人面对这样的情况恐怕也只能哑口无言,但是述律平却展现出了她的毒辣,她立即抽出腰刀砍断了右手并下令放入太祖灵柩中,后面的话也无非是值此主少国疑之际,自己还不能立即去陪伴先帝云云。
一场危机就这样被化解了。
当然述律平断腕的事在辽史中虽有提及,但这个故事在辽史中却并无记载,这段故事出自《契丹国志》。在《辽史》中述律平本想以身相殉,但是在大臣的劝阻下只好断腕陪太祖。
而事实究竟如何,这就是史学家的事了。但是“太祖崩,应天皇后于义节寺断腕,置太祖陵”这段话每每想来总有一阵悸动。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在史书中,经常会出现\"易子而食\"、“人相食“这两句话。虽然看起来只有3、4个字,然而,仔细琢磨,才发现这两句话真是细思极恐啊。
“易子而食”最早出自《左传·宣公十五年》。说的是当时宋国与楚国打仗。
宋国都城被楚国所围,城内粮食都吃光了,树皮都扒光了。老百姓不忍心吃自己饿死的孩子,为了能够活命,就两家人互换孩子吃,以此活命。
在《公羊传·宣公十五年》中,也有这样的记载:“易子而食之,析骸而炊之。”前半句我们解释过了,至于后半句,也很好理解,就是拿人骨做饭吃。 大家想一想,这种场景,这种画面,该有多么恐怖!
在我们的印象里,大概只有《西游记》里的妖精,才做这种事情吧。然而,他们可是活生生的、为了活下来的人。
这其实是无奈之举,在战争或者受灾之时,能吃的东西都被人们吃光了,剩下的,就只有吃人类自己了。 在古代战争中,如果粮食吃完了,剩下的食物顺序依次是:马、鸟、鼠、妾、奴、女人、老弱病残。
而且,不光缺粮的情况下如此,对于自己的敌人,胜利一方,也可能会采取这种方式,以消心头之恨。岳飞有一句词:“饥餐胡虏肉,渴饮匈奴血”,大家都耳熟能详,这句话却是写的豪情万丈,但它的意思也很直白,有可能并不是艺术的夸张,就是当时战争中经常在发生的事实。
胜利一方,以失败者的血和肉充饥。 明朝末年,李自成攻入洛阳,杀死了福王朱常洵。这个三百多斤的大胖子,被大顺军们剁成块,与鹿肉一块烹调,成为了一锅“福禄宴”。
虽然被人津津乐道,但如果脑补一下当时人们大快朵颐的场景,想一想都让人脊背发凉! 因此,珍爱和平,不要战争,才是人类福祉。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火烧的赤壁,钩沉的史书,我是东吴周郎,我来回答。
历史人物说过的几句话能够流传下来,足以说明这几句话的分量,它看似轻飘飘,实际上,“时代的一粒尘埃,落在小老百姓的头上,却是一座大山!”
首先,我们请出晋惠帝司马衷。
晋惠帝司马衷,字正度,是西晋开国皇帝晋武帝司马炎的第二子。他和别的帝王不同之处在于:他是一个傻子,一个真正的傻子!
他继位后,有一年发生饥荒,饿殍遍野的消息传到皇宫,高高在上的司马衷听到老百姓竟然挖草根和啃树皮吃,甚至易子相食,不由大惑不解,别看人家司马衷傻,但他却很“善良”,最起码他关心老百姓的粮食,于是他绞尽脑汁说了一句:“百姓无粟米充饥,何不食肉糜?”
这句话绝了,真的绝了!实际上,“何不食肉糜”的现象常常在权力高度集中的地方发现,袁世凯称帝前后,他看的那些报纸都是他的心腹们精心编造出来的,全国独家,独一份儿,所以袁世凯只看得到对他有利的好消息,在各地民心“支持”下,他大胆走上了复辟称帝的不归路。
也就是说,司马衷那句“何不食肉糜”其实是发自内心真诚的疑惑,他完全不了解人间世和当时的世道,他是愚蠢的,但却蠢直。
司马衷轻飘飘说出这句贻笑大方的话,背后却是当时饥荒带来的惨剧,历代史书上,帝王八卦消息多了去了,可对老百姓的悲惨生活,往往只是简单几个字写上,没有名姓,没有老百姓们奋力挣扎生存的纪录史,说二十四史其实就是二十四家姓的帝王史,所言非虚。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