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中国文豪很多,为什么苏东坡格外被追捧?
苏轼,东坡,他的中国文豪很多,为什么苏东坡格外被追捧?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中央一套播出的《中国诗词大会》中,主持人董卿说节目组有一个问卷调查,题目是“你最喜欢的诗人是谁”?
答案自然众说纷纭,但是苏东坡的名字一直遥遥领先。这位出身川蜀之国的才子为何能力压群雄呢?古代才子放在一起大比拼,普通人很难到达的多才多艺就是最平凡的事情了。因此苏东坡一定是其它方面吸引了大家的眼球,这个其它方面在我看来就是性格。苏东坡豁达的性格让他能享受最好的生活,也能接受最坏的待遇。
都说红颜多薄命,其实才子也是多磨难的。这些人无论出身寒门还是钟鸣鼎食之家,无论生活在乱世还是盛世,都逃脱不了这个命运。苏轼也是如此,他的仕途生涯主要集中在宋神宗年间,这个时间段北宋还算太平,当时的皇帝宋神宗对苏轼也是赞赏有加,他经常看着苏轼的文章爱不释手,甚至认为李白都要比苏轼差一大截,但是得到皇帝喜爱的苏轼,人生路还是泥泞不堪,本文主要说一说“乌台诗案”。
“乌台诗案”是一场针对苏轼而来的阴谋。当时苏轼刚刚由徐州知州改任湖州知州,按照常规应该给朝廷写一封答谢书,苏轼写的这篇官场文章叫《湖州谢表》,就是这篇走过场的文章却给苏轼带来灭顶之灾。苏轼是文人,尤其是这时的苏轼还没有经历过人生重大挫折,他在写文章时不会处处留心,因此一些文字就被有心人利用。
比如“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 老不生事或能牧养小民”这两句话,政敌和嫉妒苏轼文坛地位的人说他愚弄朝廷妄自尊大,包藏祸心讽刺政府。接着这群人又从苏轼的其它诗文中找到大量“证据”,苏轼一时之间百口莫辩,从湖州知州的任上直接被押解回京。
在这场北宋版本的文字狱中苏轼被缉拿、被游街示众、被关押、被审问甚至被用刑。当时一位官员用这样一句诗描写了苏轼在狱中的遭遇:垢辱通宵不忍闻。狱卒在官场小人的指示之下对苏轼通宵侮辱到其他人听不下去的地步,我想当时狱卒说的每一句话对于大文豪苏轼而言都相当于灵魂的凌迟。但是即便受到过这样不堪的经历,出狱后的苏轼依然热爱生活。
“乌台诗案”之前苏轼在中央当过高官,与王安石变法理念相违背后他自请离京,但也是地方要员,历任杭州通判、密州知州、湖州知州。
另外苏轼在文坛上极富盛名,是前任文坛盟主欧阳修钦点的接班人,因此苏轼在“乌台诗案”之前享受的是最好的生活。北宋官员工资是封建社会最高的,苏轼拿着清清白白的工资就能过上锦衣玉食的生活。
当时官员有一种假期叫“休沐”,是专门给官员休息的假期。据说当时官员洗澡要八个人在一旁服侍,想来苏轼也享受过这种待遇。并且苏轼不止是诗文好,他的书法绘画都是常人所不及的,就是在吃喝方面也是别有见地,史料中就多次记载有人请苏轼到家中吃饭,就是希望他给自己的美食评价一下。因此这时的苏轼生活堪称惬意,可是“乌台诗案”后一切都不存在了。
皇上龙恩浩荡,苏轼从监狱中走出来了 ,他带着一方极小的官印疲倦而狼狈的出汴梁过河南渡淮河进湖北,最后来到了黄州。这里条件极其艰苦,但是苏轼选择迎难而上。官职太小没有住所,苏轼就在一所寺庙中住下。官职太小俸禄太低,苏轼把每个月的俸禄平均分成三十份再用麻绳穿起来吊在梁上,若是当天有剩余苏轼就高兴的把剩下的钱放到一个罐子里留着改善伙食。这时的苏轼可以说在掰着手指头过日子,与之前的生活天壤之别。
可就是已经如此拮据,苏轼一家的吃饭问题仍然没有解决。最后还是苏轼的一位朋友给了他一些无主的荒地,苏轼才能支撑一家的温饱。若是普通人的生活经历如此天翻地覆的变化,只怕会终日买醉逃避现实或者每天被生活的重担压得喘不过气来,但是苏轼偏不。他的那片小小的自留地在黄州城东,还是一片坡地,于是大名鼎鼎的“东坡居士”就此诞生,从此文坛上多了一个苏东坡,而不只是之前的苏子瞻。也是在这片有些荒凉的土地上,苏轼写出了响彻千古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
苏轼用豁达和对生活的热情战胜了魑魅魍魉在他身上施加的磨难,也用这份好性格再次享受最好的生活,也接受最坏的安排。后来苏轼再次回到中央并且担任中书舍人,不久又升为翰林学士,曾经的屈辱似乎已经成为过去。但是因为一心为国为民的性格苏轼很快就得罪了当权派,一番曲折之后被贬惠州。在这里吃货苏轼不得不再次面对没钱买肉的生活,但是苏轼毕竟是苏轼啊,他有自己的办法。
苏轼想吃羊肉没钱买,他就买羊骨头,然后把羊骨头放到锅里煮烂,再用牙签把骨头缝中的肉剔出来吃。这是一种多么悲哀的吃法,若是有钱谁这么做?但是苏轼不这样认为,他在给弟弟的书信中说:“之前吃肉一口下去都找不到骨头,一点吃肉的乐趣都没有。现在我是用吃螃蟹的吃法来吃肉,对身体大补。”最后苏轼还很有自知之明的加了一句“我这样吃肉,众狗不悦矣”。
历经波折的一代文豪,却是一个如此可爱的人。大概也只有这么可爱的人,才能在贬谪岭南的时候“日啖荔枝三百颗”吧。也只有这样的人,才能赢得生前身后名,并且成为最受后世喜欢的才子。
答疑人:今日头条年度历史自媒《夜狼文史工作室》特约撰稿人帘外西楼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一开篇直接表达我的观点吧,随后再慢慢阐述,如您所言,中国的文学大家的确是有很多,但是人们之所以会格外的追捧苏轼(苏东坡),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我个人认为,还是他身上的那种精神。
如果我们想要真正地去了解苏轼,那么还要从他的少年时代开始说起,只有这样才能够比较系统地去了解一个人,唯有这样才能够知道苏轼为什么会一直受到人们的追捧。
少年时代
1037年苏轼出生于四川眉山,整个少年时代他都是在四川度过,而且这一时期他也是跟着父亲,以及弟弟苏辙一起读书,从小他就表现出了过人的才华,更是以诗文名闻乡里,成为了当地的神童。虽然那一时期的苏轼也写诗,也会偶然填词,写写文章,但是很显然少年时代的作品,自然是不如他后期的作品。
整个的少年时代苏轼,生活也是无忧无虑,每天就是与弟弟一起跟着父亲做学问,直到1056年,这一年苏轼19岁,他同样的跟随父亲和弟弟苏辙离开四川,去到当时的北宋的京城参加科举考试。
上一篇:“挖煤猫”(暹罗猫)怎么样?好养吗?据说它是小话唠,而且长着长着就糊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