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中国文豪很多,为什么苏东坡格外被追捧?
苏轼,东坡,他的中国文豪很多,为什么苏东坡格外被追捧?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春天到了,鸭子想:春江水暖了,可以游泳了。
而苏东坡想的是:芦笋、河豚可以吃了!
东坡一生为口忙,他惦念着荔枝石榴与葡萄,不忘龙眼木瓜与樱桃;想着猪肉鲈鱼羊蝎子,馋着生蚝河豚与兔子。
我们的苏东坡来到黄州后,自朝廷新秀一下子沦落小城官吏,工资骤减,一度在贫困线徘徊,粮食靠自己种,肉食更是难得吃上一回。对于吃货来说,真的很痛苦了。
但东坡令人惊叹的地方是:在艰苦时,也想尽方法让自己吃得开心。
宋朝的肉食,主要是牛羊肉,而猪肉则为下品,所以价格便宜。东坡吃不起羊肉,狼狈糟糕。
▲ 东坡肉
但他对吃发自内心的热爱,为猪肉注入了灵魂。
他慢著火,少著水,待他自熟,等他火候足时自然美。
正如人生,慢慢享受,只管开心过活,火候到了就顺利起来。
苦闷日子因那块红烧肉,开始变得活泼起来。
生活实苦,不如吃得开心点。
▲ 东坡酒煮蚝肉
当东坡贬到惠州时,身为罪官的他不敢与权贵争羊肉吃,所以只好偷偷吃没人要的羊脊骨。
爱做饭的人,往往能在贫瘠里笑出声来。
他发挥手艺,先把骨头煮熟,倒点酒去腥,撒点盐接着烧烤,把羊脊骨煮得嘎嘣脆。
写信给弟弟说:“这羊蝎子,能吃出海鲜的味道,连身边的几条狗都嫉妒我了。”
最简单的食材,能吃出滋味,是苏东坡的高超能力。
▲ 东坡豆腐
记得有次东坡吃完肉打算诵经,佛印说:吃肉不可以诵经。
东坡默默地拿起一碗水装模作样地漱口,我漱个口再诵总可以了吧。
是啊,生活多苦都好,用清水漱漱口,总会有一丝甘甜。
·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阳春三月的一天,东坡与朋友路上遇大雨,大家都没伞,十分狼狈。只有东坡不这么觉得。
只见他穿着草鞋,拄着竹杖,快速地在树林中穿梭,从容地在路上唱歌,雨停了就把这一切写进诗里。在东坡眼中,万物皆可入诗。
▲ 《苏轼月夜访友图》
诗,是东坡的热爱,也是他失意时的盔甲,是对抗生活的小确幸。
当命运被拽入低谷,总要有热爱去化解这样的悲伤。
东坡来到赤壁时,也是他人生低谷时。
这个戈壁已在此等候他千年,它把所有的一切都为这个失魂落魄的失意诗人准备好了。
那时清风徐徐,江面如镜,东坡一饮而尽,吟诵起诗来。这才会感到残酷世界里有了些快乐,困顿都随酒气蒸发,他眼中只有江山明月。
▲ 《苏东坡赤壁夜游图》杨明义-马伯乐-江南霞
他已年过半百了,尝遍了人间的冷暖,他并没骂这人间,只是悄然来到了这个地方,喝一壶酒,吟一首诗,就已经很开心了。
如同所有伟大思想的诞生一般,苏东坡用诗文也凝练出了人生哲学。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若从事物易变一面来看,天地万物时刻都在变化;若从事物不变的角度看,万物与我都是永恒不变的。
变与不变的辩证,让苏东坡真正意识到:所有的困苦都将逝去,永恒的是自己的初心。
他用诗给予自己安慰,也不小心安慰了后世的我们。
人生有点热爱,有所坚持,灵魂就有所寄托,就能在枪林弹雨的现实世界中,找到一个屏障。
▲ 《苏轼赏秋图》作者:杜滋龄
我也一直在想:苏东坡究竟有怎么样的魔力,千百年来一直被我们喜欢?
我觉得,无非是他懂得怎么让自己开心。
在那个克己复礼的时代里,他活得自然,在一条满是荆棘的路途上,他过得自在。
庙堂进不去,他就去江湖里浪迹,生活不能顺流而下,他就逆流而上,没钱没权没地位,他就写诗写词游山水。
不管生活多难,他都能取悦自己,暗夜突围。抓住苦难,绝地反击,活成有趣的样子。
困境就如生命的裂缝,那是阳光照进来的地方。
这束光,不仅让苏东坡在千百年来熠熠发光,也照亮了918年后同样暗夜突围的我们。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一闕大江東去,震撼千年歲月!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苏轼主要以文学著述风格清新豪健、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而闻名,他的诗词散文,豪放清新,给人以鼓舞。他为官则为民造福,大公无私地屡屡谏议而屡遭贬谪不低头的刚直品行被世人钦佩而著名。
苏轼一生筑过三条长堤:被贬颍州(今安徽阜阳)时,对颍州西湖进行了疏浚,并筑堤。绍圣元年(1094年),被贬为远宁军节度副使,惠州(今广东惠阳)安置。年近6旬的苏轼把皇帝赏赐的黄金拿出来捐助疏浚西湖,修长堤。元祐四年(1089年),苏轼任龙图阁学士知杭州。由于杭州西湖长期没有疏浚,淤塞过半,湖水逐渐干涸,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苏轼来杭第二年率众疏浚西湖,把挖出的淤泥集中起来,筑成一条纵贯西湖的长堤,后人名之曰“苏公堤”,简称“苏堤”。
苏轼为人豁达大度,不拘于个人恩怨,青年时认为王安石变法是对国家民众不利,被贬,晚年司马光上台当政,全面抵制废除变法成果,有得罪司马光 ,被贬,每一次都不是因为恩怨而反对,而是看到变法前后对比的结果。苏轼一生多次被贬,都是在苦中作乐,没有丧失人生路的信心,是人们追求完美人格的典范。
他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行动,为人民群众所千古怀念。
所以,至今人们喜欢苏轼。
上一篇:“挖煤猫”(暹罗猫)怎么样?好养吗?据说它是小话唠,而且长着长着就糊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