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为什么康熙能关门扳倒鳌拜,而汉献帝无法关门诛杀曹操?
鳌拜,汉献帝,康熙为什么康熙能关门扳倒鳌拜,而汉献帝无法关门诛杀曹操?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果然,曹操在许都待了三个月后,到八月份,又不得不离开许都前往黄河沿线视察敌情,到九月份又急急忙忙回来,这次董承还未完全准备好,所以没有动手,但到了十二月,曹操又不得不离开许都,亲自去官渡部署防御工事,因为袁绍的河北大军已经开始集结了。
事实上,在官渡之战之前,曹操出征诸侯,胜也罢,败也罢,一般不超过两个月。为什么?很简单,怕统治中心不稳。曹操很明白,在许都朝廷里有多少或明或暗的政敌在活动!大军在外时间越长,中央政局就越不稳当,曹操压力也就越大,所以安全起见,时不时就得回去看家,当初兖州张邈叛乱的教训还不够大么?张邈都信不过,孔融董承那帮人当然更信不过。但是这一次,曹操面对前所未有的强敌袁绍,终于需要在外长期作战了,这对董承造反集团来说可是个大大的利好消息,董承觉得,他们的机会终于来了,一切已准备妥当,此时不动手,更待何时?
于是,某日傍晚,徐他等人趁着许褚休假日,怀刀潜入曹操帐中,准备刺杀曹操;却不料工作狂许褚临时回来加班,正撞上徐他等人。结果这徐他是个秦舞阳般的人物,看着挺猛,关键时刻就掉链子,竟当场“花容失色”。许褚见状况不对,即刻斩杀徐他等人。
曹操虽逃过一劫,但仍有些责怪许褚没留活口,但许褚很快将功补过,从徐他身上搜出了董承写给他的飞鸽传书。曹操一看,脸色大变,立刻召集众将,当场逮捕偏将军王服,并宣布大军即时返回许都,诛除叛逆。
另外一边,董承正等着徐他、王服的好消息,等飞鸽一到,就立刻派种辑率兵控制许都,然后与官渡的王服、小沛的刘备里应外合,联合扑灭曹操残余死忠势力,这样就大功告成了。
可惜,董承的美梦破灭了。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春正月,曹操大军突然返回许都,逮捕董承、种辑、吴硕三人,连同王服,全部诛杀,并夷其三族。就连已怀有龙种的董承之女董贵人也没放过。
当然,在这场权力的游戏中,曹操再怎么努力,有一个bug却永远无法消除。
即:反对曹操的人一定要死,但有一人例外。
这个人,就是此次政变的幕后黑手,汉献帝刘协。
没办法,皇帝就是皇帝。君要臣死理所当然;臣要君死却是万万不能,除非这个臣自己做皇帝。
但是曹操目前还不想做皇帝,也做不了皇帝,怎么办?
只有一个办法,先搁置,放一下,再等个几十年,到时机成熟,再决定要做周公、做霍光、还是做王莽、做刘秀?总之不能做韩信!而目前呢,双方还是离远点儿,尽量不接触!
正所谓上帝的归上帝,凯撒的归凯撒。奢靡的生活和皇家的威仪,归刘协;具体的权力,归曹操。
但是曹操没有想到,在经历了如此惨败之后,汉献帝仍然没有放弃夺回权力,建安八年冬,汉献帝刘协宣布以汉武旧制,重置“司直”官,位司隶校尉之上,以亲信韦晃任之,负责督察许都百官。曹操一看自己这司空不也属于许都百官之列吗?天子这不是明显在针对自己吗?但曹操却并没有驳回献帝的任命,与其爆发冲突,而是转身打下了袁绍的邺城,而从此将邺城设为自己的霸府。邺城户口数万,稍加建设,当可为都。至于许都,以后还是尽量少去,免得又被汉献帝算计,真闹翻了,两边都没好处。
到了赤壁之战前夕,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六月,曹操又一不做二不休,罢三公之制,恢复西汉旧制,置丞相、御史大夫(相当于副丞相),而自任丞相,开设丞相府,下设十三曹,编制官员三百八十二人,俨然一个邺城小朝廷,从而将原先三府台和尚书台的权力全部集中在自己手里,然后将许都的亲曹派大臣、光禄勋郗虑任为御史大夫(相当于副丞相),作为自己在许都朝廷中的代言人;并将自己的长史王必派到许都负责宫城的守卫工作,将汉献帝严密的看管起来。
接着,曹操又强迫汉献帝陆续加封自己为魏公、魏王,并享有天子之制,离皇位只有一步之遥。
建安十九年,曹操又杀死了汉献帝的皇后伏寿,并将伏氏三族诛灭,以便将自己的女儿曹节扶上皇后之位。汉献帝敢怒不敢言。
然而,就算在这种情况下,汉献帝仍然没有放弃,他在董承死后又隐忍了十几年,忍到大家都快将他忘却的时候,他竟然又一次爆发了。
建安晚期,曹操与刘备展开了一场旷日持久的汉中之战,这场战争从建安二十二年开打,一直持续到建安二十四年,魏蜀两国为了这场战争都投入巨大,百姓不胜其苦,汉献帝觉得这也许是自己最后的机会了,于是在建安二十三(公元218年)正月,汉献帝在许都又策划了一起反曹事件,参加这次事件的的有少府耿纪、司直韦晃、太医令吉本,以及关中金祎等人。
这几位可都是许都的重要人物。所谓少府,乃朝廷九卿之一,全权负责许都朝廷的财税与宫廷事务,当年秦朝名将章邯就是少府出身。而司直的职责则为督查、检举朝中百官,算是全国纪检工作的总头目(当然目前只能督查许都的百官),权位还在少府之上。
关中人金祎则职务不详,但他有一个巨大的优势,就是他与曹操的心腹王必关系很好。王必曾在曹操账下做过多年的主簿、长史,所以许都的曹军,都掌握在王必手里。王必做事,曹操放心。
于是,由金祎居中谋划,与耿纪、韦晃、吉本等人突然发难,纠集了党羽一千多人,夜烧王必军营,欲杀王必,夺其军,然后闯入皇宫,救出汉献帝,然后南联荆州关羽,反攻曹魏。事出突然,王必没有防备,仓促应战,结果被金祎派入王必营中的内应射中肩部,仓皇逃出营去
王必虽然伤重,但也知道事情紧急,若待许都落入汉献帝手中,再想从外攻城,一则名不正言不顺,二则也不是短期内能搞定的,到时候荆州关羽趁机发难,曹军主力又都在汉中,则中原之局势必然不可收拾。于是,王必不顾伤势严重,一路奔至南城,与颍川典农中郎将严匡会和,让严匡临时纠集一帮在许下屯田的民兵,回军镇压,终于将这帮叛逆分子拿下。而王必因伤势过重,而未能及时救治,不久竟然去世。
韦晃我们前面就说过了,这是汉献帝的亲信,他参与叛乱曹操一点儿都不奇怪。然而少府耿纪,这可是东汉开国名将耿弇之后,世为虎臣,少有美名,曾为曹操丞相府掾吏,多有良谋,曹操甚敬异之,因而一路将其提拔为侍中、少府卿。没想到他也会造反! 而且在临刑前还大叫着曹操的名字说:“曹贼,只恨我做事不周,竟为群儿所误耳!”韦晃也一面跺脚一边抽自己的脸,表示心有不甘。
曹操仰天长叹,只觉头痛愈裂:唉,自己这辈子可真累,时时都在跟有形无形的敌人作战。他已经六十四岁了,本来早就到了含饴弄孙的年纪,可现在这种情况,别说颐养天年,就是喘口气的机会都欠奉,内有反叛,外有强敌,进退之际,如临深渊,地狱之门就在脚下,无焰之火蔓延身边,每天都得一级战备,好累好累。
所以,干脆,一不做二不休,跟天子来个一了百了吧!于是,曹操借题发挥,借着此事大开杀戒,不仅将耿纪这些叛贼全部灭族,而且株连了很多无辜的许都官员,汉献帝手下的忠臣党羽都被清洗殆尽,刘协从此终于总算是死了心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