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你认为作文能力是老师教出来的,还是自己边练边悟形成的?
老师,悟性,自己的你认为作文能力是老师教出来的,还是自己边练边悟形成的?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学习理论,在实践中感悟,理论结合实践最终提升能力。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语文课学上一辈子也写不出一篇好文章,文章源自实践,源自生活,要说文章来自书本的话只能说来自其他门类的学科。就是说语文本身产生不了文章呢,即使产生一篇也是“组装”货,甚至热剩饭。(摘录)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学出来的?算你厉害!
学可以了解写作手法,学可以知道如何遣词造句,但学不可能学到真情流露,不可能学到深刻感悟。
因此,作文大多是练出来的,以生活经历为主料,以博览阅读为辅材,以某个方面为精进突破口,多写多练,日积月累,天长日久,方能有所收获。
写作的悟看似高深,其实也就是靠生活积累。从用字的角度说,大凡识得3000来个汉字,大差不差理解每个汉字含义,理解一些固定词组意思,就没有造句困难。
困难的是,用相同的文字写成不同新意的文章。
有次没事做,找了几个大家的几篇文章研读,除了个别地名人名有生僻字,其他都是常用字。大家将常用字组合起来,揉进去自己人生感悟,让读者在字里行间读到了道理,这个功夫,一般人学不来,似乎有天性。
悟性不够,常人很难进入到这种随心所欲的作文境界。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老师教你章法,即程序。语言,文彩全靠自己多读,多悟,多练.
写作也要有天赋,如同艺术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邀请。作为一名从事作文教学的老师,对于作文是学出来的,还是悟出来的这个话题谈谈我的看法。我认为作文是学出来的,是训练出来的,也是悟出来的。三者并不矛盾。
首先,我认为作文是学出来的。写好作文是有方法可循的,而这个方法需要学习,对于初学作文者而言尤是。比如:如何获取作文的材料,如何写好细节,如何写出新意,如何立意,如何选择一个好的角度,如何写出纵深感,如何把内容写的充实等等一些问题,都有操作性极强方法,而这些方法都需要学习,至于学习了是否就能写出好作文,这就是我要说的第二点:训练。
任何一项能力的形成都离不开训练,作文也是。通过训练,把一种种方法落到实处,在反复的、系统的、持续的训练中把方法演变成能力。比如,作文结构的教学,就要贯穿在整个教学的始终,只是每堂课根据教学目标的设定又各有侧重。
学习了方法,又进行了反复的训练,就一定能写出好作文吗?未必。作文是综合能力的体现,需要悟性,需要大量的阅读,需要理解与发现,最重要的是需要对生活的观察,因为作文的源头就是生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佛者,需念经敲鱼;道家,需参禅论道。什么有缘无缘,都是看破或看透了一些世俗又不愿与之同流合污,又或于此世而独立,才遁入别门,和所谓的“学”和“悟”没多大关系。
作文,以字成文,字是作者所想所知的内容。所以,字词句,是可以学的,可是文中的思想和上下文行云流水、承上启下的风格,仅仅靠学是学不来的,更仅仅靠天赋去悟是悟不来的。
比如,你想描写今天的小雨和看见小雨的心情,会怎么说?
有的人会是,下雨了,小如棉针,我在屋里看着这雨天的阴霾,突地想起他了,如棉针入心。
有人会是,润雨无声,落在屋棚上时也无比地轻柔。一早醒来,才发觉这雨竟下了一整夜的。
不同的心境,会有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角度,会有不同的需要表达。如果一个人阅读、经历和思考的过于狭窄,他们认知里的雨就只是“下雨要打伞”,没有比喻、没有连接、没有侧面描写等等。
所以,由此可以看到,作文的“学”和“悟”,确实有一定道理,但是单纯靠这些就有一点“刻板”了。我认为,最好的作文是有情感的,就是说读者能从它中,读出一个人,一个故事,最重要的是一种感情或一种精神。说更明确一点,就是要有血有肉,有情有义,有层次有内涵。如果,为赋新词强说愁,一定会被发现的。
上一篇:林高远乒超联赛连输2场,马龙宝刀未老练得2分,你怎么看?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