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俄军上演“胜利大撤退”,克里米亚还能守住吗?
赫尔,克里米亚,俄军俄军上演“胜利大撤退”,克里米亚还能守住吗?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俄军要想克里米亚局势不被动,必须全力保住第聂伯河上游的卡霍夫卡大坝,因为在此地有克里米亚赖以生存的水源源头。是从第聂伯河分流的引至克里米亚。克里米亚的淡水资源匮乏,俄军年初攻下赫尔松,才得以开闸放水,让克里米亚近乎荒废多年的土地得以充分灌溉。若水源地失守,对克里米来的供水又要回到俄乌冲突发生前的俄罗斯轮渡模式了。
总之,个人认为,俄罗斯的此次撤退是明智的决策,本着生命至上原则,尤其是俄军前线有着大部分是没有过强化培训的新兵,撤退也是重整为了将来更好的进攻。赫尔松州必保才能确保俄军后路克里米来的安全。有了克里米亚的安全,才不会上演当年二战时的敦克尔克大撤退。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俄军因为战场失利,三十六计走为上计。赫尔松撤退后,在政治上和军事上以及心理上对俄罗斯都是严重打击。
俄军撤退后,克里来亚从此将在乌军海马斯军射程内,如果乌军一直对俄军事目标进行军事打击,俄军无法承受之时,会主动或被动撤离克里米亚。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所谓“从赫尔松大撤退”,其实是俄军从赫尔松州的第聂伯河右岸撤退至左岸,以宽阔达几千米的第聂伯河作为天然屏障,守住赫尔松州的大部分地盘(如图)。
从目前战场局势看,乌军要想突破第聂伯河防线,进而在赫尔松全州巩固军事实力,以形成对克里米亚的威慑,看来还是一个十分遥远的目标。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个可是无知白痴级别的问题。了解一下解放军的战使,你都不知多少次这么问了。当年国军占领一处我军撤离的地区就欢呼什么大捷。演员这次都比你聪明,都没认为这是“大捷”所以军队都不敢紧跟进驻。也不知你们怎么比他还清楚乌克兰的真实状况。俄军又没经历大战没什么损失就这么败了,有点军事常识的人都认为有问题。还撤什么克里米亚守不守得住,想太多了,脑子有问题了吧!就等着俄军收拾吧!战略战术演员和普京差的可不是一点。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俄罗斯从赫尔松撤退,一石激起千层浪,有人欢欣鼓舞,有人摇头叹息,还有人认为“俄罗斯不过如此”。
有人问:俄罗斯为何要撤退?会带来哪些重大的影响?克里米亚还能守住吗?
我们一一分析。
1、俄罗斯为何要撤退?
这是很多人关心的问题。
俄罗斯是打不过了,还是使出了“空城计”?
从各方资料来分析,其实都不是。
这次的撤退,无非两个原因。
一是,俄罗斯大军处在赫尔松州第聂伯河的西岸,风险很大。
打开地图,我们发现,赫尔松州的首府赫尔松市在第聂伯河西岸。
俄罗斯大军驻扎在西岸,看似掌控了赫尔松市,但从现阶段看,俄军在这里面临着两大风险。
首先是赫尔松州西边的乌克兰军队实力不逊,俄军并不能给对手造成致命一击,这就增加了俄军的潜在风险。
当然,这一点还不是最重要的。
其次,赫尔松地区北边有一个大水库,同时,它也是个水电站,这就是卡霍夫水电站。
卡霍夫水电站的大坝如果被炸毁,赫尔松地区将面临巨大的风险,将会有80个定居点被淹没,其中就包括第聂伯河西岸的赫尔松市。
这不是假设,已经发生了。
10月下旬,乌克兰向卡霍夫水电站的大坝发射了火箭弹。
乌克兰如此“反人性”的行为,确实让俄军非常担心。如果待在那里,难保不出现“水淹七军”的场面。到时候,别说作战了,坦克、汽车行走不易,很多俄罗斯战士将会非战斗减员。
俄罗斯军队不敢冒这个风险了。
二是,俄罗斯大军在西岸的赫尔松市附近,运送补给物品其实不容易。
赫尔松地区被第聂伯河穿越而过,将赫尔松地区分割成了东岸和西岸。
如此情况,给俄军造就了一个大问题:“将补给运送到赫尔松市并不容易,必须要过桥,如果桥被炸毁,西岸的俄军就会面临巨大困难。”
俄罗斯军队的吃的问题,自然是能靠赫尔松市解决。但是,出于种种原因,吃白食那也是不好的。
关键是,如果第聂伯河上的桥出了问题,那些武器弹药如何补给?
另外,补给的距离、补给的道路情况等,都不容忽视。
从战略部署的角度来看,敌人凶悍,补给线路风险巨大,卡霍夫水电站大坝又成了悬在驻赫尔松市头上的一把利剑,这种情况下,从西岸撤退到东岸,绝对不是大撤退,而是战略性转移。
2、俄罗斯从赫尔松撤军,会带来哪些影响?
俄罗斯从赫尔松撤军,会有如下一些影响。
对俄罗斯的影响:
1、打击前线士兵的士气,打击俄罗斯人的信心。这点很重要,打仗就是打士气,士气低落,兵心就会受到影响,战绩就会受到影响。
上一篇:揭秘董宇辉为什么能火遍大江南北?俞敏洪的东方甄选靠流量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