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赫尔松战役双方有没有可能在G20会期开战?
赫尔,乌克兰,俄罗斯赫尔松战役双方有没有可能在G20会期开战?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炒的越凶的地方越没有可能开战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不是有没有可能开战,是一直在打着啊!!!
一场战役并不是大规模开战了才算开战,之前的准备阶段也算是战役的一部分,而且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最近一周,俄乌双方都是围绕赫尔松展开各种布置和运动!
乌克兰一直在轰炸第聂伯河上的桥梁和浮桥,对重要战略节点的攻击也在进行!
而俄罗斯一方则一直在向前方增兵,并把城市里的平民撤出城市,并向卡霍夫卡水库集结了重兵。这些迹象都表明俄罗斯准备把赫尔松打造成一个血肉磨坊,在冬季彻底冷下来之前,在第聂伯河结冰之前,不断消耗乌克兰军队的有生力量!
而G20开会的时候,估计还会有一番刀枪剑影,毕竟今天G7又开始骚操作了!
只希望乌克兰和俄罗斯能在G20上接触一下,战争规模已经很大了,持续时间也挺长了!
再打下去,估计乌克兰和俄罗斯的经济都没机会恢复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俄方:将在6天内把五六万居民从赫尔松撤到第聂伯河左岸。
乌方:大量武装部队正在向赫尔松方向集结,武器装备等也推到了前沿。
赫尔松现在变成了全球最大的的焦点。赫尔松地区是俄乌冲突以来第一个被俄罗斯全面占领的地区,在赫尔松新成立的“军民行政机关”副主席斯特列穆索夫说:“赫尔松不像其他四州,不用举行公投,直接将该州并入俄罗斯联邦版图。”
从军事角度来看,赫尔松是乌克兰主动放弃的,如果按照现有的国际秩序,需要国与国之间谈判,俄罗斯目前无法改变国际秩序,又不想遵守现有的国际秩序,所以,赫尔松有可能是个圈套。
赫尔松地理位置不言而喻,俄罗斯这几天都在紧锣密鼓的调兵遣将,“末日将军”苏罗维金以到位。再加上其他国家都在呼吁本国公民尽快撤离,这场大战好像已经箭在弦上 不得不发。
一直隐约觉得:这是在诱发俄罗斯,一旦赫尔松入俄,就有可能引发一定规模的核战争,美北约,可能下手。
i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赫尔松战役不可能在G20会议期间开战。这是因为:一,G20峰会是一个国际性经济合作论坛,将11月15日、16日在主力国印度尼西亚的巴厘岛举行,由于战争,世界经济都受到了不小的影响,特别是参战双方俄罗斯和乌克兰的经济更是不堪入目,俄乌双方的经济消耗和人员消耗都是巨大的、悲剧的,特别是乌克兰到民不聊生的地步。
俄罗斯更是想利用这次峰会,摆脱经济困境,打开自己的经济经营环境,与世界经济接轨,融入全球经济大循环之中。
如果俄罗斯在峰会期间敢开战,那它受到的制裁就更多了,也更惨了,受到的谴责也更为广泛了。普大帝知道这点,他不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俄乌双方都在乌克兰南部的赫尔松做过一次大的战役预备,目前,双方兵力基本都在赫尔松地区集结,俄罗斯军队分散在赫尔松市区各个地方;乌克兰大概有8万左右的军队正在向赫尔松挺进。俄军就有近空降兵第76师、空突83旅、近坦5旅、摩步第34旅、摩步第205旅、特战10旅、远东近卫空突11旅等部队。俄乌双方都在乌克兰南部的赫尔松做一次大的战役预备,所以双方在赫尔松展开一场大的战役是很有可能的。那么俄罗斯现在的短板就是后勤,因为乌克兰炸掉了通向赫尔松地区所有的桥梁和重要铁路公路。俄罗斯目前的补给大都是靠海运过来的,这就有点问题了,如果俄罗斯撤出赫尔松,除了政治意义外,赫尔松地区很多俄罗斯的重武器,也是俄罗斯不得不考虑的一个选项。
乌方:赫尔松背靠乌克兰广阔的后方,后勤补给容易,将决战战场预设在这里,显然经过了深思熟虑。更意图将顿巴斯地区的俄军主力吸引过来,意图取得更大战果,并减轻顿巴斯前线乌军压力。
俄方:赫尔松是俄军开展“特别军事行动”以来攻克的唯一乌克兰大城市,如果丢掉这里,政治上将是巨大打击;同时,丢失赫尔松就失去了纵深,南线俄军将被压缩成一条线,克里米亚淡水供应也会出现困难。因此,俄军不会放弃赫尔松。除非俄罗斯声东击西,在顿巴斯有更大的军事行动,要以赫尔松为饵。
美方:中期选举在即,拜登急于取得赫尔松战役的胜利帮助民主党拿下选举,预计拜登政府将竭尽所能给予乌军支持。
欧盟:也想通过赫尔松的胜利来撕裂俄罗斯内部各派的团结,以达到俄罗斯向欧美低头的目的。
因此从各方来看,都需要一场胜利来达到自己的目的。赫尔松战役看来避无可避。但是双方什么时候打怎样打,还是看双方各自的战术和军事能力。
有人说在G20会期开战,这个没有任何根据,在会期开战对双方来说有什么好处吗?不论输赢,对于与会的各方,没啥太大的意义,又不是要通过一场胜利来促成会议达成某个意向!现在的世界由欧美带头逐渐走向撕裂,这个峰会除了在经济上或者环境领域内达成某些意向外,其实意义不大。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