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为什么,喜欢郭德纲的相声?
相声,喜欢,他的为什么,喜欢郭德纲的相声?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原因很简单,郭德纲是把老的相声段子以新的形式展现出来,用现代话来说就是老歌新唱,包括戏曲,以前戏曲没有多少人听,撑死了十个人里有三四个人听,而且大部分是老年人,自从郭德纲把戏曲带起来后,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喜欢上了戏曲,而且有的制作者还把戏曲融入到流行歌曲里,据我了解,现在喜欢戏曲的年轻人比老年人还要多,所以我认为郭德纲不管在相声界还是戏曲界都是功不可没的。(我只是实话实说,不喜欢的请绕道,本人不接受任何反驳,谢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能让我开心,很重要的一点。其次听他相声的时候,每次抖包袱都恰到好处,自然不做作。在听的开心的前提下,还能学到很多东西和道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李菁的表妹 侯震吃腰果鸡丁 蒙古国海军司令 妇科佟主任 等等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都喜欢,郭德纲相声高雅幽默逗笑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怎么个好听法?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郭德纲先生的相声为什么好听,自然有他的许多道理:
郭德纲的相声根植于中华传统文化比较深,相声是中国特有的一种艺术形式,听得懂相声、能被相声一直逗着笑个不停,恐怕这是除了会说中文之外,还必须对中国的一些文化有较强的理解。比如:隐喻、比方、埋坑、典故、历史、风俗等等,它都会以一种你想象不到的方式表现出来。雅、雅中带俗;俗,俗中带雅。这就是郭德纲在舞台上一直强调的他主张的相声艺术表现精髓。为什么我们听外国的口头表演,老外笑的前仰后合,我们觉得根本不可笑,其实对它后面的隐喻、比方……我们在不了解的情况下,自然没有笑点,也不会有那种好玩、亲切的感觉。
郭德纲的相声在于不断地吸收其它戏曲娱乐形式,当然这与传统文化也有很大关系。郭德纲把相声艺术可以说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同时把它的传统底蕴又极力加以传承,在这两者之间细细品味,真不一般。太平歌词常用于说相声人在开头招揽听客,不经意间絮絮叨叨,哼哼哈哈阴阳顿挫,唱了一段故事,说了一件事情。当然,为了强化表演在说相声中,中间插上一段,效果更佳。除此之外,郭德纲还大量加入一些北方曲种,甚至于他的徒儿正在尝试加进现代歌曲,这都是一种积极的探索,总体说效果不错,那个小胖墩“五环之歌”几乎人人都会唱,就是一例。
郭德纲的相声还有一个好听的原因,就是他找到了一个绝配的搭档。说句笑话,他与于谦先生一起表演,可以说是“狼狈为奸”、“臭味相投”,你给我挖坑,我给你埋土;你急促招来,我慢吞吞地反招呼你;一唱一和,一正一反,一糊涂一清醒,举手投足、言语之间包袱不断、笑点连连,这种炉火纯青的境界,自然默契的搭档,不是一般二般人能做到的。说真的,我几乎只听郭德纲和于谦两人合说的相声,仔细听能让你哭笑不得、胸臆翻滚,这种语言与演技可以说前无古人,要想模仿实在有点难。
郭德纲的相声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即使同样的段子,每次表演都有不同的亮点。这种反复创作的能力,是一种特有的功底,它能做到任意发挥,但又收放自如,不至于无边无际、不知所云。人都说他们的一些经典相声百听不厌,变成躺在床上做梦的魔音。下了功夫,对观众负责、对艺术的尊重,光是态度就难能可贵。一段相声,如果像计算机的编程,定下来不能修改一个字母,观众听着听着就烦了。相声艺术有它特有的灵活形式,因为它是语言艺术,随遇而安,随机有感,随情舒发,好在他们把这个特点抓住并加以发挥,引来了一批又一批粉丝。
好听本来有缘故,郭哥于妈谁来挡?
上一篇:你有没有鸡肋的朋友?你会怎么办?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