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小年,哪天过小年最正宗?过年前后都有哪些忌讳?
腊月,灶王爷,小年小年,哪天过小年最正宗?过年前后都有哪些忌讳?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相传明朝太祖皇帝朱元璋出身贫寒,年轻时经常衣不蔽体、食不果腹。有一年,临到过年出去讨饭,遭到很多冷眼,却没有讨来一粒米。饥寒碌碌的他暗自在心中发誓,如果有一天我做了皇帝,我就布告天下,过两个年,一个小年一个大年。
后来,朱元璋经过自己的努力,真的坐上了皇帝的宝座。某年腊月二十二处理朝政疲惫的时候,想到了当年的清苦,随即下令明天(腊月二十三)全国上下开仓施粥过小年,同时赈济苦难的百姓,而这个命令传到南方时已经是腊月二十四,所以,北方小年腊月二十三,南方小年腊月二十四。
本文仅供娱乐,不究历史史实。
但从朱元璋创业的经历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不要认为任何事情是不可能的,多想办法,总能成功,加油!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老话说“二十三,糖瓜粘,灶王爷要上天”。腊月二十三就是北方小年了,每年这个时候开始集市上人潮涌动,热闹非凡,都是在置办年货的人。越是乡村氛围越浓,城市里要安静许多,现在的年节已经没有那么多讲究,反而变成了一种吃吃喝喝,吃完了各回各家,也许这就是这个时代应该有的样子吧!
关于哪天过小年最正宗,在民间也有很多说法,在北方都是把腊月二十三这天定为小年,而南方是把腊月二十四定为小年。到底谁最正宗呢?要我看来都正宗,因为都是有历史可寻的。
其实,现在咱们对哪天才是正宗的小年已经无所谓了,不是很在乎这些。不过,无论是二十三也好,还是二十四也好,有一个习俗南方和北方都是统一的,就是要在小年这天祭灶!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在北宋时,小年不叫小年,叫“交年节”。南宋时则称为“小节夜”。
传说在农历腊月廿三日这一天,灶王爷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禀报各家善恶,让玉皇大帝进行赏罚。百姓们知道后,纷纷在腊月二十三日这天祭拜灶神,希望灶神可以多向玉帝汇报家里的好事。久而久之,腊月二十三日就成了送灶神的日子,也被人们称为小年夜。”
百岁纷纷在小年这天祭拜灶王爷,希望灶王爷上天能多多汇报家里的好事,于是便有了: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
清朝的皇帝从雍正年间开始,每年腊月二十三在坤宁宫祀神,为了节省开支,皇帝顺便把灶王爷也拜了。以后王族、贝勒随之效仿,于腊月二十三祭灶,自此开始有了官民在不同日子过小年的分别。
在民间,小年有“官三民四船五”的传统,也就是说,官家的小年是腊月二十三,百姓家的是腊月二十四,而水上人家则是腊月二十五。
北方在南宋以前都是政治中心,受官气影响较重,因此小年多为腊月二十三;相反,南方远离政治中心,小年便为腊月二十四;而沿湖、海的居民,则保留了船家的传统,小年定在腊月二十五。
而南京城区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地区,这是因为在明代朱棣篡夺皇位后,实行了暴政。当时的百姓在永乐元年正月十五举行灯会,心里纷纷怀念朱允炆时代的宽政,场面赛过过年。
因此在南京地区,元宵成了小年。
西南云贵川地区和部分北方回民地区把正月初一作为大年夜,除夕就成了小年夜。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腊月二十三是小年。民间相传祭灶神,从即日起算过年开始了。家家户户打扫卫生,粉刷房屋,置办年货,购置食材,蒸、卤、煎、炸。把过年的吃食准备妥当,一直要忙到大年三十包饺子吃团圆饭!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腊月23是正宗的小年,二十三,糖瓜粘,就是说让灶王爷粘住嘴巴,上天言好事,光说好话,赖话不提。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腊月二十三,是小年。也叫伺灶。听老辈人说:过去供养灶王爷,用麦芽胚做成的糖瓜,让爷吃,粘住嘴,说吉利的话。别得罪爷。
过小年和除夕一样过。也是十二点以后过,早晨也年除日。小年大年又一年。小年后,理发,洗浴都完成。民间不再向外借钱物,只收不出。好备年货了,礼尚往来,走亲戚了。大活全干完。忙年开始了:打年糕,发馒头,蒸菜包豆包素包,红烧猪头,炸鱼,妙素菜等。这是老套了。
现在过小年,大多糊糊涂涂,吃顿喝点算完。还是传统好啊。
上一篇:家有失忆老人,未来何去何从?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