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红楼梦为什么要真事隐?
红楼梦,真事,作者红楼梦为什么要真事隐?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不过,我们不能据此就说曹雪芹为了养家糊口挣俩钱,就像现在一些影视作品、玄幻小说恶搞,他说的故事是十分有意义,而且十二分精彩!故事是上等的故事,书是一等一的好书啊。
第一位读者是空空道人,他也是第一位证明了《红楼梦》的教育价值的人:因空见色,由色生情,传情入色,自色悟空。他自己也改名为情僧,改书名为《情僧录》。
你看,连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的道人都能被吸引,被打动,被超度,何况我辈俗人乎?
既然如此,又何必非得说“将真事隐去”呢?须知: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有诗为证:浮生着甚苦奔忙,盛席华筵终散场。悲喜千般同幻缈,古今一梦尽荒唐。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你好,我是国风
对于这个问题,要从三个方面去论证:第一,曹雪芹写了一本什么书?第二,曹雪芹之红楼梦出于了一个什么时代?第三,作者曹雪芹是个什么样的人物?
如果不能完全了解红楼梦这部书到底隐藏了什么真相?以及这部书所包含的政治风险。那么就很难理解为什么曹公要把原本看似人畜无害的故事着意隐藏真事。所以,数百年来无数的红学爱好者都在努力的探寻红楼梦故事的真相。因为只有真相明了了,这部书为什么要写得这么隐晦的原因也就明了了。
首先,我们要明了曹雪芹的出身。曹家的祖辈也和红楼梦中的贾家一样,曾在新朝建立功勋并且得到了世袭的奖赏。到了曹雪芹这一辈,旧日的世勋已经日落西山,随时都有可能被皇家收回。曹家的人也和贾家的人一样为维系家族的兴盛过得兢兢业业。但就在这样的一个家庭里,偏偏出现了一个离经叛道的曹雪芹。也如贾家出现个贾宝玉一样。他深知了家族的历史,对于自家〈包衣啊哈〉的身世极为鄙夷。而对曾经的汉家祖制尤为缅怀。
尤其,在曹雪芹成学其间,大量的接受了汉家文化的影响,以大量的了解到满清入主中原期间的残暴统治和血腥屠杀对中华文明的严重破坏。更加激发了作者对华夏文明的怀念。
其次,曹雪芹生时正处于满清康乾时代。从康熙《南山集》事件开始,以后的100余年里。满清对于曾经南明那段血腥历史极力的抹杀和隐瞒。妄图毁掉满清入主中原曾经杀戮9000万汉人的残暴血腥旧事的政治影响对满清王朝统治的不利影响。所以发动了极其严酷的文字狱。不但毁灭了大量的华夏文化,而且对于宣扬汉文化以及南明历史的人进行了血腥的诛戮。
曹雪芹就生活在这么一个白色恐怖的时代。
于是,一个心怀华夏文化又被无端扼制具有赤子情怀的热血文人。为着华夏文明的延续,为着那段历史不会被无端埋没。他必须做点什么。而他仅仅是一个文人,不可能像红花会天地会一样武装反清复明。他能仰仗的只有手中的一支笔,而要用这支笔把满清人的卑劣无耻以及血腥残暴真实的刻画在文字上,传递给后人!
但是可想而知,曹雪芹写出这样的东西会承受什么样的结果!如果他也像戴名世,方孝标等人一腔碧血荐轩辕把那段历史真实的写出来。那么我们不但看不到今天的红楼梦,也将在历史上找不到曹雪芹这个人。因为仅仅在乾隆年间,以文字狱而涉的案例就有147例,49例主犯被杀,诛灭九族者甚众。而这些人的文字无一留传!
所以曹雪芹以一己的聪慧,编撰了这部伟大的巨著《红楼梦》他以拈花指月的手法,文里埋人,伏线千里。把曾经真实存在的那段历史巧妙的编注在这部看似风花雪月的故事里。使其得以在文字狱如此严酷的时代躲过了严格的审查而流传于世。如果曹雪芹不把红楼梦中隐藏的真事刻意隐去,那么红楼以及他自己的命运也必然逃不过文字狱的迫害!
当然,也不能说红楼梦的真相隐藏的天衣无缝。因为这部书实在被太多的华夏子民所钟爱。〈甚至也被很多满清子弟所挚爱〉即使他被一部分满清朝臣发现了一些端倪而被列为禁书。民间对它的流传与珍藏也从来未曾断过。
所以到今天我们能看到红楼梦这部作品,也要感谢无数曾经珍藏过他的华夏子民一辈一辈的把它流传下来,未使其失传。才让当下亿万的读者领略到红楼梦的魅力!〈至于后40回的真伪之争,也是因为后40回的流本更少,(多数人只珍藏前80回的版本)以致大众怀疑后40回并非曹公手笔〉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你都说了,曹雪芹是创作《红楼梦》。所以本来就没有什么真事假事的事。
至于作家说的“隐去真事”,就是一“噱头”。是他为创作玩的“阴谋”。他要满足你的“窥探心理”,老老实实,利利索索掏银子。
至于评论家,说的“隐去真事”,是为了强调文学与生活的关系,因为它们要证明文学“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是文学创作的“铁规”。虽然这“铁规”一点也不靠谱。
至于考据党吗,当然要说真的是“隐去真事”了。不这么说,他们饭碗的底都没有了。
看实实在在的真实就是:文学作品必须就是是虚构,创作。
不是说“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吗。这才是文学的魅力所在。如果文学仅仅是隐去真事的“事”,那不就是留言家实录的家史,或者破落公子哥的回忆录了吗?
评论家想怎么评,任他凭去。考据党怎么考据,随他考据。那是他们的“工作”。至于平常人,就当小说读。读“进去”了,担“古人”忧,,替“古人”乐,你就是世界的“最强者”。该哭就哭,想笑就笑,哭哭笑笑,随你愉悦,够了。
到了这地步,真事假事,还重要吗。
放下书卷,上班赚钱,就是为了回家有空闲看会书。人之生,有看书“掉泪”、“担忧”的机会,也是一种“境界”。
上一篇:东瓶西镜什么意思?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