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你们读书时都有何感想,为了什么读书?
的人,知识,书中你们读书时都有何感想,为了什么读书?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只知念书要多要熟,不知照书去实行,像看熟了地图,没能亲临其境,又怎能看见真风景呢?又像念熟了菜谱,没实际吃过,又哪能尝到真滋味呢?
王凤仪语录:
念书学道贵在实行,和古人接碴(通灵),你也就是古人。
今人念了许多书,知道很多古人,可是一位也没有去学。你若立志学古人,将来世人就得念你。
给后人做个榜样,人人都跟你学,那就是念你。
我从小没念过书,也不识字。听说哪位古人好,我就学哪位古人,那古人的灵就来助我,这就是我的“学而‘实’习之”。
若见今人好,我就不离开他,看他怎么行?多知一个人就多知一条道。
可惜世人信不真,不肯去学,遇见好人也不注意,那是空学没习。
人们念书都往“多”里念,不往“深”里念,才得不着念书的道理。
怎么叫往深里念呢?就是学会一个字,行一年的,不如行十年的深。
我的道就是一个字一个字学的,一步一步实行的。
念书的人,叫圣人给吓住了,不敢去学;学道的人,被佛给吓住了,不敢迈步。
古时的圣贤仙佛都是人成的,你也是人,要能学他,也就是他,有什么可疑的呢?
圣人所以为圣人,就是劝人学道。
古时圣人是教书成的道,现今的教师也是教书,为什么没成呢?
圣人教人学道,不管有钱没有钱,是以教人为主;现今的教师,只知赚钱,不管人成不成。
圣人凡人的区别,就在这一点。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寄翔答题。
高尔基曾经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读书,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推崇的一件好事。
读书,历来是人们谋求良好职业,走向仕途的通道。“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可见,寒窗苦读,乃是历代寒门学子通过科举制度,追求功名、改变命运的必经之路。而今,崇尚教育蔚然成风。学子们通过高考出人头地,国家通过高等教育培养人材。可见读书是关系着国家和个人的前途和希望的大事情。
“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是让人积累知识,增长学问的有效途径。读书,可以扩大人的眼界,提升人们的精神世界,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所谓知书达礼,就是通过读书,日积月累,使人脱离低俗,增强自身的涵养和形成高雅脱俗的气质。因此,人应当把书看作自己一生的朋友,爱读书是一项十分雅趣的事情。
让我们在物质日渐丰盛的当今,好读书,读好书,使自己的精神世界也丰富多彩起来,为建设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而努力吧!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读书当然是为了提升。正路正向正派的提升。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读书首先是明白道理,学习礼仪,人常说:知书达理。学习知识,知识就是力量。处处都用知识,那里也离不开知识,各行各业都需要知识。
懂得做人的基本知识,比如尊老爱幼,团结一致,人生本来就是群体的,为人处事,和朋友真诚相处。有知识和没知识是不一样的,知识多和知识少也是不一样的。掌握了一般知识,比如和别人交流,做买卖,做个交易什么的。都要用到知识,所谓知商。哪怕称个盐,买个醋都能用着了。
走出家门有村标,路标等等一系列都是文字,哪怕买个东西也有个商标,出厂日期,失效期。等等,多着呢。生活中哪一点没有文化能行。
现在社会越来越发达,进口产品比比皆是。不会英文能行吗? 高科技,高质量都是知识的结晶。
知识用时方恨少,读书三年觉得知识够用了,读书十年反而觉得知识不够用了。知识是学不完的,取之不尽的, 用之不竭。学海无涯苦作舟,书山有路勤为径。读书非常有用,应该活到老,学到老。生命不息,学习不止。
人生的一切知识都是学习来的,大部分包括书本知识。读书不仅是为了生活,而且是为了更好地生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往大了说就是为了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说实际一点就是为了以后有个好前程,为了家人生活的好一点。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读书,让自己成为一个有思想的人。
上一篇:过去的一年,你错过了哪些大瓜?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