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苹果找到“备胎”,印度试产iPhone13,对中国制造的威胁有多大?
印度,富士康,苹果苹果找到“备胎”,印度试产iPhone13,对中国制造的威胁有多大?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苹果找到“备胎”,印度试产iPhone13,对中国制造的威胁有多大?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拆解iPhone13后发现,软件和核心的硬件都是非国产零部件,这不得不让人大跌眼镜。其实从本世纪初就开始的制造业转移的过程,那是随着我国人均GDP达到了3000美元之后进入了中等收入国家水平,周边的印度、越南、印尼、孟加拉等国家的成本要低于国内人工成本,大批的污染企业和中低端制造业寻找到了新的投资场所。
无独有偶,从2010年以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看到了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特别是我国GDP快速接近美国GDP的2/3线,于是一场打压我国高端制造业、科技产业的阴谋出现了,回归制造业、推出各类国际经济合作组织等伎俩层出不穷。试图堵截我国经济高速增长之路!
我们一定要冲出重围才能够脱胎换骨,但面临的困境也是十分明显。一边是中低端产业、污染企业向周边欠发达国家转移,一边是我国向高端产业转移过程中受到了西方国家的打压。我们不稀罕中低端产业向更低成本的国家和地区转移,但我们一定要坚守和努力让经济冲出重围站到了顶峰上。不要小看西方的这种蚕食,我们经过几十年建立起来的全球最完善的制造业体系也一定不能走下坡路,希望能够更快结束这种状态向更完善的科技为核心的制造业体系发展。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比起印度产,我觉得越南产对中国制造影响更大!先是耐克、阿迪达斯这些运动巨头把代工厂转移到东南亚,然后是三星关停在东莞工厂,前几天我一同事买了三星S21,一看包装还是越南制造。
当然,我说的是影响,并不是威胁。也就是说,不管苹果在哪生产,对中国制造的影响微乎其微。因为中国的工业非常完善,特斯拉超级工厂就证明了国内工业完善,这种得天独厚的优势在全球很难再找出第二个。
1、富士康并非纯劳动密集型企业
很多人总觉得富士康是低端产业,想优化掉。但我们看富士康的生产力就可以发现,不单单是苹果,还有小米,华为等,PC产业中富士康的代工面也非常广。
要承认富士康确实是劳动密集型企业,但多少还是有点科技含量的,富士康也在想机械手臂、全自动化路线发展,毕竟用机器代替人工,对其产量、品质更好把控。再说国内HMOV等手机巨头每年出货量巨大,生产手机电脑这些活儿总要有人做,不可能全部都转移到海外。即使没有富士康,也会有其他代工厂出现。
2、印度产更多是自产自销
退一万步来说,即使印度量产出iPhone13,那苹果也不可能把所有订单转移到印度,国内富士康、和硕依然是主流加工企业。印度生产的大不了就是本土生产本土销售,有点类似于在印度生产的小米等手机企业,这样既可以降低成本,也能享受到一些税收优惠(根本原因还是想在印度推销iPhone,毕竟印度作为人口第二大国,苹果手机的销量低得可怜),本地化生产可以降低成本和售价,且能更好的促进销售。
看看耐克,转移到越南制造后,产品质量直线下滑,口碑大幅下降。三星退出中国也实属无奈,因为国内市场萎缩,且人力成本居高不下,所以才转移到东南亚的。但苹果不一样,其供应链有一大半在中国,再加上中国成熟的工业体系,转移到印度真不见得能省多少。
当然,不管是富士康还是苹果,都想把部分代工厂转移出去,降低成本是每个企业都在追求的,但就目前来看,想要完全替代还不现实,特别是苹果这类保守型企业,不会贸然改变,风险实在太大。
再说这中国制造已经不需要证明了,小到纸巾口罩,大到汽车、机械设备。我们都能实现自主生产。像苹果、特斯拉这种企业,正是在国内才能把资源整合得如此极致,这在印度是很难的。
最后,我们不要过于担心中国制造,随着人口减少、工业4·0的进步,一些低端产业必然会被淘汰,这是大势所趋。即使后面的富士康还会继续加工生产,但也会想办法减少人工。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等没有国产配件后就可以禁苹果了
上一篇:你认为在头条创作给的收益合理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