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谁能给我一个跑步的专业建议?
身体,自己的,你的谁能给我一个跑步的专业建议?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这个方法不是很好吗?从短期看,这个方法确实有效,但它无法解决长期问题。
人往往忽视内心的声音,当身体感到劳累、不能有求必应,我们就会指责它,会生气、会愤怒,逼迫它直到它筋疲力尽。而实际上,你的身体不喜欢被虐待,不喜欢被逼到极限。
当身体会用各种方式和你对抗,下一次运动时,你就要消耗更多能量来说服自己的身体。你的身体会一次次记住筋疲力尽的痛苦,会强化你对跑步的抵触,甚至引发恐惧,形成恶性循环。
所以碰到自己打退堂鼓、不想去跑的时候,别再一面骂自己,一面逼自己去跑了。我们可以先了解身体的感受和需要,重视身体反馈给我们的信号,并且掌握身体的语言体系,进而去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
Step2
与身体对话,放松下来
在跑步之前的准备工作中,必不可少的就是放轻松。一是身体放松,二是大脑和神经系统放松。
身体放松,即在跑步中运用正确的跑步姿势,并配合合适的运动强度。什么是合适的运动强度?通俗来说,让你感到“嗨”而不是让你“怕”的强度,就是合适的强度。
而想要大脑和神经放松下来,需要我们先了解一下神经系统的工作方式。人体中的交感神经系统,它能帮助人类或其他动物抵御各种危险,诸如严寒、脱水、天敌袭击等。我们运动时如果紧盯着目标,大脑会发出脉冲电波刺激交感神经,影响肌肉和内脏活动,产生诸如手心冒汗、心跳加快、呼吸急促、嘴巴发干等症状,也就是感觉紧张。
但紧张并不能帮助我们表现得更好。在许多比赛中,越是紧张的运动员,越容易发挥失常,所以放松很重要。当你放松时,只有参与运动的肌肉发力,思想上也没什么负担,成绩反而会更好。
在跑步过程中,多与自己的身体进行对话,能够帮助你放松下来。
比如,在跑了三十分钟后可能会感到很累。但这种累也是一种主观感受,可以问自己:是哪里觉得累?是呼吸很重,还是腿很酸?具体是腿的哪个位置?
这么一问你就会发现并不是全身都累,调整一下累的地方,你很快就又会感到轻松了。
Step3
接纳内心的声音
你可能会问,上面提到的我都做到了,可还是会有自我批评的声音存在,怎么办?你要相信,我们也是可以和这种抗议的声音共存,并且做到互不影响的。这里有两个具体的小方法。
方法一:“小人举牌法”
闭上眼睛,想象有个小人儿手里举个牌子,你脑子里出现什么想法,那个牌子上就显示什么字。如果你没有想法的话,那个牌子上就是空白。如果你有想法,那个牌子上就有字显示出来。这样你就可以观察自己的想法。即你把想法在那些牌子上具象化,它就跟你分开了,无法控制你了。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摆脱自我批评的影响。
方法二:“公交车心理实验”
有个思想实验叫作公交车心理实验,也可以帮我们免受自我批评的影响。把人生想象成开一辆公交车去往心仪的目的地,而你就是开车的那个司机。这车是你的,你要把这辆车开到心仪的一个地方去。
但是这辆车沿途会上上下下很多人,有时候会上来一些“坏人”,他们张牙舞爪,吓唬你,不断地欺负你,给你带来很多烦恼。但是他不会真的伤害你,不会抢你的方向盘,就是吓唬你。这时候请问你是继续开车,还是停下来跟他吵架?
如果你准备吵完了再走,那车就没办法继续开了。但是当你坚定地说,我要去那个有意义的地方,我要开车,我要跑步。慢慢地你就会发现,这些“坏人”其实只是一只只虚张声势的小猫咪,并不能阻止你向前的步伐。通过这样的方法,你也能关闭“自我批评”。
做到清除内心障碍,与内心和解之后,我们将不再惧怕跑步。
但此时可能仍然缺乏一个足够强大持久的驱动力,让我们持续不断地跑下去。解决这个的办法很简单,就是找到自己真实的跑步目标和跑步动力。
02.
找到你的真实动力,跑起来
当你问一个人,为什么要跑步?通常答案是,要减肥,要保持健康,具体要表现为成功减肥10斤、完成半马、体检指标正常等等,但事实上,这只是跑步的附加结果,并不是跑步的真实目标。
真实目标的评判标准只有一个:是否能激发出你的动力。
举个例子,当被问到“为什么要跑步”时,一位四十岁的女性回答道,希望自己有个健康的身体,才能很好陪伴和支持她的两个小孩长大。也就是说,在“保持健康”的背后,可以拆分出更真实的跑步动力——一想到自己重获健康与活力,有十足的精力陪伴孩子成长,就忍不住要跑起来。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相比用道理去说服自己,人类大脑更容易按照情绪的感知,推动行动,正如那句话所说:“听了很多道理,却还是过不好这一生”。
我们的大脑有三层,最里层和其他动物一样,是大脑核区生理脑,关注点是生理安全,特点是反应快;第二层是大脑边缘系统,也叫做情绪脑,关注点在情绪和情感上,容易走极端,只有喜欢和不喜欢两个选项;最外层是大脑皮层,也叫思维脑,负责理智和智力,视觉投射和视觉推理。
想要理性,得先过感性这一关。理智常常会被情感打败,而我们想要激发跑步动力,持续不断跑下去,正好可以利用情感的力量:让情绪脑产生喜欢的情绪,一想到这个画面就很开心(如上文的陪孩子长大),这样,就会自然而然立刻去跑,并全心投入。
03.
制定适合自己的跑步计划
当我们都做好前面几步,就可以开始制定详细的跑步计划了。此时,最重要的是制定一个适合自己的、科学的跑步计划,这样才能合理又充分地发挥自己的跑步潜能,预防跑步损伤,在执行的层面也让跑步更易坚持下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一定要慢跑,一次30分钟左右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迈开腿,手不耐磨!
上一篇:疫情期间在家学习,如何快速帮助孩子适应在学校的学习?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