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俗话说养小日日鲜,养老日日厌,你对这句话有什么感想?
父母,老人,的是俗话说养小日日鲜,养老日日厌,你对这句话有什么感想?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养小日日鲜,养老日日厌”,我们不排斥,不抵制,养小是重托,是魅力散发出的青春活力,是传播正能量。而养老是孝道,是传统美德赋予我们的神圣职责。
养小日日鲜,是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期盼
父母恩德大于天,正如佛经所说,今生今世我们是无法偿还得了的。父母的呵护备至,才有我们今天的成就。他们无怨无悔,默默无私奉献,作为不孝之子难道就没有一点愧疚感。
养小日日鲜,说明母爱伟大,父爱如山,他们肩上的重任和期盼,就是希望孩子健健康康成长,能成为栋梁之才。心里没有考虑那么多?到老有没有依靠,是不是讨人厌。父母无私的爱,子女应该铭记于心。
养老日日厌,老人也不要杞人忧天,理解子女苦衷,学会坦然无惧。
孩子大了要展翅高飞,也是父母们所期盼的。如果孩子们觉得养老日日厌,就有点说不过了。父母晓得你们忙,晓得你们脱不开身。但人人都有老,老来难,哪也是没有办法的事,谁平白无故要去麻烦人。
养老日日厌,不能成为儿女的负担,老人们也要学会坦然无惧。生又何欢,死又何惧?只要能动能行就尽量不要去麻烦子女,他们有时也力不从心。老人除非卧床不起,行动不便,哪这个儿女可就要多担待点。有些老人身体棒棒的,倚老卖老,让儿女们养活。能自食其力又何必看人眼色呢?岂不是没罪找罪受,你当然让人厌烦了。
养小日日鲜,我们不羡慕,那是承载着历史重托,把一个不懂事的小屁孩,培育成一个有用人才,期待的眼光在焦虑的等待。
养老日日厌,大人不记小人过,养儿要知报娘恩,我们不是石头缝里蹦出来的。百善孝为先,尽其所能让老人走完最后的旅程,不要遗憾终身,子女应该履职尽责。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小孩子每天带给我们的欢乐与希望,老人老了每天带给我们的是烦恼与走向死亡的味道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养小日日鲜,养老日日厌,可以这么说,也不能这么说。小孩子一天天长大,每天都会有新的惊喜,作为父母肯定会越来越高兴;老人则是一日不如一日,逐渐需要人来赡养,老话也说“床前百日无孝子”,自然会有情绪。表象似乎是这样的,而实际上呢?
处于人生的不同阶段,负重不同
小孩子的出生,不仅仅是一个家庭的延续,也是处于这个家庭最有精力的时期,双方父母可能已经推销,但还未老,自己也还年轻,大家都有足够的精力来抚养小孩子。
而且小孩子一般比较耗费精力的是出生的前半年,不过由于其精力有限,如果人手足够的话,还是可以调剂出时间来休息和做其他事情。
而随着父母的年龄增长,需要家人照顾的时候,子女也基本进入到中年,本身就面临人生的一个转折点,甚至是下坡路。从经济上,如果之前没有很好的积累,可能已经开始走下坡路,而职场竞争角度,也逐渐被年轻人挤压生存空间。而家庭无论父母的医疗需要资金,孩子可能也开始上大学,经济压力变得越来越大。
正处在人生负重前行的阶段,自然同人生上升期的压力不一样。
心境不同,控制力差别
自古添丁进口都是喜事,子女作为家族的延续,本身就是喜事,而看着他们成长,含饴弄孙更是中国人最幸福的事情。所以,家里人的心情都是越来越好。而且,孩子本身虽然会闹脾气,但是其对决定的左右能力有限,不会给父母带来太多的苦恼。
而随着父母的老去,即便是最不孝的孩子,心情也不会太愉快。老话说:老换小。可见而且随着老人的老去,难免会出现闹脾气的情况,而作为孩子不能象对付子女一样太多斥责父母,因此双方都会比较压抑。
床前没有百日孝实际上是一种负面情绪的积累,最终导致的情绪压抑后的表现。其中更重要的是大家对老人和子女的理解和疏导。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是一种普遍现象。一个人常常对自己的孩子想的周到,事事为他们着想,对老人很难如此周详。自己老了后,孩子对他们的孩子周到,忽略了你,也应该想得通。世事轮回亦如此。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人生规律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谁都有老,都是从小变老的,小有小的不同,老也都各不一样。只要慢慢变老的人,尽管历经沧桑,历经坎坷或顺遂无比,都不要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保持初心,自始至终,自尊自立自强,儿孙只要不太差,都会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又怎能生厌呢?
上一篇:驴肉好吃那为什么不大范围养驴?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