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为什么说宁学桃园三结义,不学瓦岗一炉香?
桃园,结义,兄弟为什么说宁学桃园三结义,不学瓦岗一炉香?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为什么说宁学桃园三结义,不学瓦岗一炉香?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首先来说桃园三结义,典出《三国演义》,指的是刘备、关羽、张飞宴桃园,誓生死,义结金兰之事。而瓦岗一炉香,则典出《隋唐演义》,指的是贾柳楼四十六友结拜,歃血为盟,立誓同生共死之事。后人有诗曾云:
汉末英雄刘关张 ,隋唐豪杰推瓦岗。
三人同心扶汉室 ,众友齐力反隋炀。
麦城余恨悲白帝 ,洛阳萧索二贤庄。
宁学桃园三结义 ,不烧瓦岗一炉香。
后来的结局读过和听过三国隋唐故事的都差不多知道,桃园三结义最后是关羽、张飞相继死难,刘备身为蜀帝,一国之主,却顾念兄弟情深,抛却群臣劝阻,一意孤行,执意为两位兄弟报仇雪恨,兴兵伐吴,最后落得身死白帝,托孤诸葛。全了当初桃园誓言,兄弟之义。是古往今来阐释兄弟情义的典范模板,时时为后人称道。而瓦岗一炉香呢,当初贾柳楼初结义时,不过是一帮绿林好汉和一些官府衙役一时酒酣耳热之际,乘着秦琼之母寿诞,在魏征,徐茂公和秦琼等人怂恿之下,效仿前人临时凑成的金兰结义之像,这些人并无共同目标,而且也是良莠不齐,自然不可能兄弟同心,尽管后来哨聚瓦岗,建立西魏割据政权,但内部确是勾心斗角,互争短长,兄弟之间相互猜忌,进而崩露杀机,最后各为其主,兄弟反目,落得个分崩离析,鸟飞兽散。当初的义结金兰,生死与共,到后来沦为空话笑谈,令人嗟叹。别的不说,以秦琼、单雄信来说,二人当年的义气之交,肝胆相照,冠盖绿林,堪称美谈。秦琼在江湖上素以“山东小孟尝”驰名,其落魄之中所受单雄信恩情不浅,最后单雄信被李世民处死之时,秦琼并未为单雄信求情阻拦,眼睁睁看着当年的恩公和兄弟惨死秦王刀下,尽管秦琼后来和程咬金、徐茂公、魏征、侯君集等结义兄弟名列凌烟阁开国二十四功臣,但是其所作所为实在有污其“小孟尝”之名,也有负当初下跪立誓的结义初衷。所以这两句话说的就是兄弟情谊贵在真心诚意,三人同心其利断金。兄弟再多,如果是一帮乌合之众,在一起虚情假意,可谓有不如无。尽管这些都是演义小说中的著名桥段,人物也是史有其人,但其流传的广度早已传遍世间,一个为世人代代传颂,流芳千古,一个却是兄弟反目,分崩离析,引为后世耻笑。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桃园三结义,不能同生,但求同死;
瓦岗一炉香,虽能同苦,不能同甘!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三比一大,呵呵呵呵,瓦岗人多,心不易齐,阶层也不一样,自然难团结。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宁学桃园三结义,不烧瓦岗一柱香。” 这是很有哲理的一句话,它明确地告诉人们,结交朋友,当以桃园三结义为榜样,而不要像瓦岗寨上众人烧香结拜的过场。
为什么同样是焚香结拜,歃血为盟的结义,桃园结义则成为后人学习的楷模,而瓦岗结义却为后人所不屑一顾,这其中的道理,还真值得我们深思。
桃园三结义,指的是汉朝未期刘备、关羽和张飞在河北涿州的一个桃园内歃血结拜为生死和患难与共的异性兄弟,后来,在他们一生的相处中,每人都按结拜时的誓言来要求自已,从而成为了千古隹话的桃园三结义,也成了后世人们义结八拜之交中的一组患难之交的拜神。
瓦岗一柱香,指的是隋朝未期河南瓦岗寨上的一干结盟反隋的英雄。
按说既是结盟反抗失去民心的暴隋,也可说是一种义举,为什么却得不到后人的崇拜呢?其实问题出就出在这帮人不齐心,后来闹到了瓦岗散将,各奔其道。这是一种没有完美的结局,这是一场没完成誓言的结盟,这是一个不把誓言当回事的儿戏,因此,后世人对瓦岗烧香结盟的行为并不崇拜,而且还以此作为结拜交友的警界线。
这个问题看似微不足道,而其中却包函着如此的人生道理,真是哲理也。我辈若遇知已而欲结为异性兄弟,就当学刘关张的桃园三结义,为朋友、为知已、为兄弟,患难之中显真情,莫学瓦岗众结盟,各怀异心各分飞。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桃园三结义,不能同生,但求同死;
瓦岗一炉香,虽能同苦,不能同甘!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上一篇:您对现在的生活有怨言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