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随着明星的屡屡翻车,单亲家庭的孩子有什么不同?
孩子,妈妈,自己的随着明星的屡屡翻车,单亲家庭的孩子有什么不同?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问题补充: 吴亦凡,霍尊,张哲瀚相继翻车,网上开始热议,单身家庭的孩子有性格缺陷,单亲家庭的孩子不能娶,单亲家庭的孩子不能嫁……,单身家庭的孩子真的有问题还是被误解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单亲家庭的教育中,有两种极其可怕的东西,叫做“付出感”和“牺牲感”。
电视剧《小欢喜》里有一幕是英子压抑到想跳河,而亲妈还在逼问孩子。
陶虹饰演的宋倩是单亲妈妈,一人将英子抚养大,从吃、穿、用到学习都自己管着孩子,想把英子培养成最优秀的孩子。因此,在英子身上付出自己的一切,让孩子跟着自己的想法走,打着“一切都是为你好”的旗号,独权、专断、控制着孩子,抹杀和无视孩子的想法和喜好。
英子承受着一切,忍着,扛着,自愈着,终于有一天长大成年了,可以自己选择学校专业城市,可以离开妈妈独立生活。而宋倩还继续追到孩子身边,英子看到妈妈出现后,情绪激动准备跳河,这时英子妈还在逼问:你为什么要离开我们?
当然,这只是电视剧,剧本而已,可是现实生活中的悲剧更让人觉得可怕。
2020年5月23日,只是一个平常的日子,山东青岛15岁的花季少女,以帮母亲按摩为借口,用绳子勒死自己的亲生母亲,并将尸体藏于行李箱里,反锁房门,在行李箱旁边待了两天一夜,直到被发现。
究竟是什么酿造了这一悲剧的发生?
这是一位单亲妈妈,曾经为女儿付出了全部的爱,上名校,报很多的兴趣班,想吃牛肉买进口牛肉,想吃羊肉从内蒙买活羊宰杀,风雨无阻接送女儿上下学,倾其所有,只想让女儿去完成自己未完成的理想。
这位单身妈妈的爱,爱到极致,付出到极致,妈妈以为孩子会感恩,会听话。而孩子内心感受到的是安全感的严重缺失,甚至无法自拔的窒息感,以及想逃离却不能逃离的无力感,随着负面情绪和情感的堆积,日积月累,终有一天爆发,导致孩子做出极端行为。
一旦单亲妈妈对孩子有了“付出感”和“牺牲感”,就会自觉十分不易十分伟大,潜意识里认为孩子亏欠了自己。当这种感觉传达给孩子,孩子随之产生的就是负疚感,以及安全感的严重缺失。
每一次,妈妈和孩子一旦起了争执之后,然后就开始用这种内疚感,尤其是那种自我牺牲感太强的妈妈,就他们觉得我天天都是在为了孩子付出,我天天就是为了他们牺牲,我因为他们没有了自己,所以这种妈妈是最常给孩子制造负罪感的。
孩子在长期的压抑下,在负罪感中,慢慢地慢慢地,形成了心理问题,常年失眠、抑郁、自闭,有一天孩子承受不住了,要么自我伤害,要么伤害他人。不管哪种结果,都是单亲妈妈家庭教育的失败,也是对自己对孩子的不负责任。
其实反过来,站在单亲妈妈的角度考虑,单亲妈妈养育一个孩子确实不容易,既要工作,又要带孩子,不敢为自己多花一分钱不敢换工作甚至不能失业,赚10块钱,有9块钱花在孩子身上,背井离乡这么辛苦,还不能要求孩子听话懂事吗?还不能要求孩子好好学习,用知识改变命运吗?还不能对孩子的要求严格一点吗?
可是,孩子并不是妈妈生命和意志的延续,单亲家庭的现状也不是孩子造成的,他们该有完整的自我。允许孩子成为他们自己,这才是成功的家庭教育。每一个孩子有自己的喜好,天赋和想法。她不是完成你的理想的工具人,也不是你出门炫耀的宝贝,更不是你随意侮辱践踏和殴打的出气筒。
所以,平等才是家庭教育的基础,多尊重孩子、引导孩子,成为他人生路上的朋友、导师或指路人。
上一篇:9.2日的国足12强赛,你认为战胜澳大利亚的几率有多大?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