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冲锋的时候,阵地上的机枪会误伤前边冲锋的人吗?
机枪,火力,重机枪冲锋的时候,阵地上的机枪会误伤前边冲锋的人吗?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冲锋的时候,阵地上的机枪会误伤前边冲锋的人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担心机枪误伤己方冲锋部队的网友估计是被近年来的一些国产战争题材影视剧给弄晕了,这些影视剧对于机枪的部署是瞎拍,对于部队的战斗队形是瞎拍。
在许多国产战争题材影视剧,无论轻重机枪都是不停地突突突,尤其是主角或者部队的军官在操纵时,简直就是打到哪里,哪里的士兵就一片一片地倒下。
至于这些电视剧里的部队打起冲锋来,那拥挤得也和春运时的火车站差不多,人靠人,人挨人。
如此看起来,确实会产生机枪会不会误伤己方部队的念头。
机枪使用
我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使用的捷克式轻机枪,弹匣是20发或者30发子弹,
日本歪把子机枪是30发/弹斗,
民24式重机枪是100或250发子弹带,
三十节重机枪是250发子弹带,
日本92式重机枪是30发弹板。
粗看起来,子弹都不少。
可是机枪的射速基本上都是一分钟几百发。
如果机枪手像影视剧里那样扣着扳机不放,子弹一会就打完了。
因此,那些战争片就是瞎拍。
真正的机枪手以短点射为主,最多打几个长点射,哪能一直突突突地打机枪?
而且,中国军队的子弹比较少,一般挑选枪法好的军人担任机枪手,保证机枪子弹有的放矢。
因此,影视剧里把轻机枪抱在怀里,根本不瞄准就进行扫射,也是瞎拍。
战斗队形
真正的战斗中,军队不会人挤人。
一般根据手榴弹和炮弹的杀伤范围会拉开几米、十几米甚至几十米的间距,以松散的队形进行冲锋。
有网友要说,这么拍影视剧,镜头里只能看见一两个人!
但是,让演员之间保持0.5米,1米,1.5米的距离大概表现一下战斗队形,把摄影机架高一点行不行?
国产影视剧大概为了省钱,不肯把摄影机架高,更不愿意航拍,所以喜欢拍摄人挤人的战斗场面,把观众都骗了。
所以,冲锋部队里每个人的距离拉得都很开,机枪打着短点射想误伤?没那么容易。
作战部署
在影视剧里,主角喊一嗓子冲啊,就开打了。
实际作战时,比这个复杂多了。
哪支部队什么职责,哪一挺机枪负责哪个地段,优先打击什么目标,听谁的指示进行调整,都是有计划的。
一支组织得当的部队,怎么安排火力都是有一整套计划,既然不会胡乱开火,就大大降低了误伤的几率。
总而言之,不要觉得近些年拍摄的国产影视剧就是真实的战争,也不要以那些影视剧以基础思考一些所谓的问题。
别说战争,就是军事演习里都不会有这种问题的出现。
阅读更多军事内容,请关注 近卫步兵师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当然会了,如果步兵发起冲锋时,己方阵地上的机枪还在射击,那么机枪势必会对正在冲锋的士兵造成误伤。欢迎关注兵器知识谱,今天我们来聊一聊关于机枪的话题。
机枪自问世以来就成为步兵收割机,所以不论是保卫战还是攻坚战,机枪都是最重要的火力支援和火力压制武器。
而冲锋就是最典型的攻坚战,做为发起冲锋的攻坚一方,必然少不了使用机枪进行火力支援;做为固守阵地的另一方为了有效阻止对方攻势,更是需要机枪进行火力压制。
对于固守阵地的一方而言,枪口面对的全部是敌人,因此可以毫无顾忌地展开火力,对敌人实施尽可能大的杀伤。
然而对于发起冲锋的一方而言,所有的支援火力除了面对敌人以外,还面对着正在向敌人发起冲锋的战友,这些支援火力中就包括机枪。
下图为实兵演练中正在发起冲锋的红方步兵连队尖刀战斗班组,这个时候后方迫击炮、重机枪等支援火力是不允许轻易开火的,只有步兵用无线电或者打曳光弹呼叫火力时才能按照指示目标实施打击,任何一种冒然的、盲目的火力支援都有误伤冲锋步兵的风险。
这样的悲剧曾在日俄战争中的日方军队出现,当时日军装备的机枪为仿制法国哈奇开斯那种风冷式重机枪,日军步兵在发起冲锋时,重机枪在后面扫射提供火力支援,当步兵接近俄军阵地时后方的机枪火力就开始杀伤己方士兵了。
类似的己方机枪杀伤己方士兵的误伤事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也屡见不鲜,此后各国军队在战争中发起集团冲锋后,后方机枪便不再进行火力支援和火力压制射击。
为此德国还专门对机枪战术运用进行了系统研究,其中就包括重机枪在阵地保卫战中的“纵深散布射”战术,当然这是后话了。
那么问题就来了:如果步兵在发起冲锋时,后方不再提供机枪火力支援,冲锋的步兵势必会付出重大伤亡,如何解决火力支援问题呢?
答案就是通用机枪!当士兵发起冲锋时,后方为了避免误伤,在停止射击后就相当于出现了火力空白,所以冲锋步兵急需一种能够始终跟随冲锋的伴随支援火力。
下图为轻机枪状态下的德国Mg-42型通用机枪,通用机枪的出现填补了冲锋时的步兵支援火力空白,杜绝了后方重机枪跨越射击时对冲锋步兵造成的误伤,通用机枪战术理念一直延续至现在。
在这种情况下通用机枪开始问世,通用机枪的优点是重量轻、结构简单以及通用重枪子弹,当冲锋步兵中每个连、排作战单位都配备轻机枪时,火力压制效果远远超过了后方重机枪,最重要的是它不受误伤困扰的制约,能始终伴随着步兵的冲锋行动。
通用机枪的理念率先由机枪战术研究一直处于领先地位的德国,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在通用机枪的理念上又率先延伸出班用机枪理念。
班用机枪比起通用机枪而言更加轻便,其特点是完全通用步枪子弹,弹药补给更加便捷,更重要的是这类机枪可以为以步兵班配备两挺。
这样一来冲锋时步兵班就可以为自己提供火力支援,不再需要像过去那样呼叫连、排的通用机枪火力以及打曳光弹呼叫后方重机枪火力了,在得到伴随式火力的同时也避免了机枪火力支援时造成的误伤。
下图为两山轮战期间正在56式班用机枪的掩护下向敌方阵地发起冲锋的我军士兵,机枪手后面的报务员正在用无线电向后方呼叫火力支援。班用机枪战术理念的出现进一步发挥了伴随式火力的优势,在加强火力的同时避免了来自通用机枪和后方重机枪火力的误伤。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