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国企包括央企的级别是如何确定的?
中国,国企,规格国企包括央企的级别是如何确定的?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国企包括央企的级别是如何确定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你好,现在所有国企都已经去行政化了,不再有明确的行政级别。但是,为了干部管理权限的需要,通常会对照一个相应的规格。
其中,省级以下国企的规格一般相当于同一层级的党政机关,而央企的情况则比较复杂。
首先,介绍一下省级以下国企的规格。
一般来说,省属国企的规格与省直机关、省直事业单位相当,即正厅级,其领导班子成员由省委进行管理。
其中,正职领导可以跟省厅厅长互相交流,可视为正厅级干部;副职领导可以与副厅长互相交流,可视为副厅级干部。同时,省属国企的内设部门、二级子公司的领导班子成员可视为处级干部。
不过,再往下的例如二级子公司的内设部门、三级子公司的领导班子成员等等,他们都是由国企自己管理,含金量很低,哪怕内部有一个所谓的级别,也只在内部有效,出了国企就不受承认了。
以此类推,市属国企的规格一般相当于正处级,其领导班子成员由市委进行管理;县属国企的规格一般相当于正科级,其领导班子成员由县委进行管理。
再谈一下央企,其情况相对复杂。
所谓的央企,是中央管理企业的简称,指中央及其授权机构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的国有独资、国有控股企业。
广义上的央企范围很广,包括各大部委管理的国有企业等,总数有上千家。其中,部委所属国企一般是厅级规格。
而狭义上的央企范围会小很多,主要指由财政部、国资委直接履行出资人职责的国有企业,一般具有以下三个特点,资产和财务关系在财政部单列、人事关系在人社部单列、经营上在国家计划中单列。
符合这三个条件的才是常规意义上的央企,数量在132家左右,有副部级规格和正厅级规格两种。
并且,这132家央企按照主营范围的不同,可分为实业类央企、金融类央企、文化类央企三个类型,其规格如下:
一、实业类央企
目前,实业类央企共102家,有97家由国资委履行出资人职责,前51家是副部级规格,后46家是正厅级规格。
另外5家包括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烟草总公司、中国南水北调集团有限公司、北大荒农垦集团有限公司,除了北大荒是正厅级规格,其他4家都是副部级规格(国家铁路集团存疑)。
二、金融类央企
目前,中央金融企业共有26家,前15家是副部级规格,包含3大政策性银行、5大商业银行、4大保险集团和中信、光大、中投,后11家是正厅级规格。
三、文化类央企
目前,严格意义上的中央文化企业共有4家,分别是中国出版集团有限公司、紫荆文化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对外文化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广播电视网络集团有限公司,前两家是副部级规格,后两家是正厅级规格。
欢迎关注@瑛杰小猪,一起聊聊体制内的小知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是一个中国工业化历史进程的问题。
因此把中国工业化历史进程捋清楚了,也就回答完了这个问题。
中国的企事业单位有三个历史阶段,第1个阶段是与军队管理方式一致,第2个阶段与政府级别与管理一致,第3个阶段就是企业是企业,事业是事业,政府是政府。
现在执行的就是第3个阶段,政企脱钩,事企脱钩。
因此本题的国企包括央企的级别如何定?应该指的是军事管理和行政管理两个时期。
军事管理的时候是县团级,也就是县长相当于军队的团长。
行政管理时期,分为部级,局级,厅级,市级,县级,镇级,乡级,村级。
其中部级相当于省级。
地方国企降一级。
行政级别就是国务院下分几个部,部的下属分为几个局,局的下属分为几个厅,厅的下级分为几个股或区。
所以央企,直接归部级领导的就是部级,直接归局领导的就是局级。以此类推。并且第1把手的职位,职称相等可互换担任。
地方国企,由省级干部领导的就是省级,由市级领导的就是市级。以此类推。并且第1把手的职位职称可互换相等。
这是受当时有谁领导,和可以调动多大资源的权利决定的。
实际上军事化管理的时候,是整建制的部队转到地方工作,进入地方国企或者是央企形成的。存在期间就是大搞中国的工业布局,这就是著名的三线建设。
三线建设的工业布局完成以后,就转入了行政级别管理了。这是由于中国的工业初期起步,所必须的。
1990年以后开始行政企业事业脱钩,就是企业和事业已经发展成熟,生产已经步入正轨的具体体现。
这就是中国解放初期,由政府扶一把,送一程,独立自主生产三阶段的必然结果。
工业布局的三线建设,主要人员是以军队整体转业人员进行的,只不过建设当中引入了建设人才和相关的技术人员。采用的办法就是由军队式的命令完成任务进行。
当时的工业布局,三线建设是没有工业生产能力的。所以还是人的肩扛背背进行的。也就是全部手工建造一切。而且只是把厂子的摊儿扎起来。不能从事商品产品的生产的。主要的任务就是训练成熟老练的工人。或者说把农民转成工人。
所以这个摊儿扎的:省有省的单位企业,市有市的单位企业,县有县的单位企业,镇有镇的单位企业,乡有乡的单位企业,村有村的单位企业。这就是全国各地开花。
所以1953年到1963年,有大量的乡村农民转入了工人。
但是1963年中国闹了三年自然灾害,又同苏联搞僵了,苏联撤走了,帮助中国搞工业的专家和图纸,使中国的各个地方的企业下马了。加上当时农业公社的社员收入稳定。形成了一级工,二级工不如社员一沟葱的局面,使大量的新工人又返回农村当农民去了。
因此当时的中国勒紧裤腰带,只抓重点的工业了。并且城镇居民开始实行供应制。也就是买什么东西都要凭票,每个人买什么东西有限度的,没票的再有钱也买不到。
这个局面维持到,中国改革开放结束。
中国改革开放就是引入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生产方法,以及管理方法。大量的进行公私合营,和外资合营。
从而促成了中国工业的起飞,直至发展成今天这个样子。
中国工业得以迅速的起飞,是因为中国有了基础产业的工人,可以重复大工业的生产。如果没有前期这样的工业工人培训,引进外国的技术再先进也不行。因为工规模化工业生产没有工人进行不下去。这是由于当时没有电气化控制和电脑化控制的工业方式。还必须由人操纵机器进行生产造成的。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