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你对现在很火的"躺平"有什么看法?
有的,社会,自己的你对现在很火的"躺平"有什么看法?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你对现在很火的"躺平"有什么看法?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躺平,对于一个有上进心的青年人而言,是阻力而非动力,是贬义而非褒义。我们通常说这位同志只知道“躺平”,这无疑是在贬斥他,讥讽他,说他似乎是“脚踏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数落他身上充满负能量。
然而,不少人没有领会“躺平”一词的真正含义,加之经某些媒体有意炒作,集中放大,问题就窜出来了。有些人认为“躺平”是对内卷、对高房价之类的的无声反抗,是正义之举,是值得赞扬的,是应该效仿的正面形象。什么社会分配不公,我无能为力只得“躺平”;什么面对资本家的压榨和剥削,我无力反抗只好“躺平”;什么“躺平“是年轻一代的大智慧”;有的还认为躺平是一种“爱”:我不结婚是因为我爱她,不想她跟我受苦;我不生娃是怕下一代像自己一样低人一等,如些等等,这些言论,本人不敢苟同。
当然,发生这种认识偏差也有特定的社会原因,这也不能将责任全部归咎于青年人身上,“躺平”的背后,折射出群体的社会焦虑和个人挫败感,蕴藏着一种对内卷的抵制和反思。我们也必须要正视和重视青年人当下遇到的困难和挑战,理解他们的苦痛和无奈。
遁世无闷这里特别想说明的是,“躺平”并非竞争与奋斗相矛盾,二者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作为新时代的年轻人,我们应该理性些、正向些:你若认为这个社会风气不好,你就去适应并改变它,而不应该一味去抱怨,去逃避;你若觉得你的老板
素质差,你就以自己的素质行为去影响他,去感化他,而不是过多的苛求责骂或心生怨恨;你若不想结婚,不愿生娃,你就要真诚地向父母亲人坦露心胸,解释清楚,而不是把所有责任或罪恶一古脑儿推给社会或他人,这也是不客观、不公正的。要认识到,你所站立的地方,正是生你养你的一方热土;你的人生活得怎样,这个社会就怎样。
你若阳光向上,它就会生机勃勃;你若牢骚满腹,躺倒不干,它便年复一年,山河依旧。要静心想一想,你自己过得不好,是辜负了自己和家人,也是对自己和父母家庭的折磨。若青年人都学会躺平,去热衷于躺平,不消费,不工作,不交流,哀莫大于心死,这个社会不就失去希望,不能前进了吗?
因此,我愿年轻一代,能积极、乐观、向上、奋斗,发正确之声,做正经之事,挣正当之钱,行正义之举,有一份热,光一分光,变躺平为奋起,变偏激为理智,尽心竭力干出一番事业来。当然,我也愿社会上对那些“躺平”青年多作些换位思考,多理解,多去想象和体验他们面临着的学业、职业、家业等多方面的压力,鼓励他们走上多元化实现自我价值的大道!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用鲁迅的文言韵律讲:天生本没有躺平的人,只是酬勤的事少了,便有了躺平。躺平是对阶层固化的控诉,最终,只有躺平才能推动社会进步。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躺平”现在很火,它是来自社会各个阶层,也是社会一种病态,人民看不到自己的前途和希望,也达不到自已想要的目标,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选择了“躺平”。我有位朋友,在单位十来年的努力打拼,现在仍然还是位小职员,不是选边站队错了就是门路不通,虽然努力了但还是一事无成,现在只有选择“躺平”啦,到点上班到点下班,事不关己的样子打发时光了,工资并沒少拿。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躺平是一种思想疾病。
最近,网络上,“躺平”成为热议,但不是青年们的“热衷”,躺平只是一种思潮,真正躺平的人,是极个别,这种现象,过去有,现在有,将来也可能有,不值得大惊小怪。
一,谁能“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犹如拔着自己的头发,离开地面。一切都在发展变化,每个人都在努力争取美好的生活,而在这前行的队伍里,躺平,就意味着倒下,犹如搓麻中的放弃,这无疑给另三家,提高了赢的比例,而躺平之时,就已锁定了自己的输局。
二,寻觅不到悠闲的“世外桃园”,脱离不开,有竞争,有压力现代生活环境,而复制鲁迅笔下的“阿Q”精神,实则属于逃避现实的“论堆”思想。产生这种思想,有的承压能力低,夸大了困难,有的自以为“看透",实则近视,迷惘,有的眼高手低,大事做不来,小事又不做,还有的接受西化影响,思想受到毒化等等,因而思想扭曲,意志消退,自甘堕落。
三,新颓废主义。一味把责任推向社会环境,放弃了个人努力奋斗,是一种失败主义,逃跑主义的反版。伟人曾讲,“与天奋斗,其乐无穷,与地奋斗,其乐无穷,与人奋斗,其乐无穷”。提倡的奋斗与作为,并在这一过程中享受快乐,而躺平,不从自身寻找原因,怨天尤人,放弃努力,是一种对自己,对家庭,对社会不负责任的表现。
四,躺平主张,认为阶层利益固化,奋斗也无济于事,并提出少数人掌握多数资产,资产越多,越来越富,资产越少,越来越穷的论调,忽视了税务调节,市场需求升级转换,个人奋斗的作用,也就是说,一切都在变化中,万事皆有可能,但只要努力奋斗,不懈的拼搏追求,十年河西,十年河东。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