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为什么现代社会不再需要公知了?
社会,国家,左拉为什么现代社会不再需要公知了?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为什么现代社会不再需要公知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真正为人民服务的公知,人民群众无论何时都欢迎;假冒的诋毁祖国丶蔑视劳动群众的公知,社会主义社会什么时候都不需要。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怎么不需要啊?金灿荣、陈平、司马南、张召忠、金一南等都是很活跃的公知啊!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浏览了一下其他网友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感觉公知处于我们这个时代真的是一种悲哀!其实,这也是社会的悲哀。因为,很多人如此疯狂地反对公知,却不知道公知这个概念的真正内涵是什么。但凡我们有一点求是的精神,就首先应该弄清楚“公知”这个专有名词的具体内涵是什么,再去对公知进行评价。遗憾的是,好多人没有这样,而是人云亦云、以讹传讹,歪曲了“公知”的内涵和外延,把不是公知甚至品行不端的人说成是公知。在这样一种语境下,吃瓜群众越来越多地加入对公知的批判和讨伐。因此,公知在当下的中国,便成为了一种令人不齿的另类。这实在让人啼笑皆非。
我们要想正确认识和对待公知,首先还是要还公知固有的内涵和本来的面目,不属于这个内涵的人,就不要把他列入公知范围,这才是我们正确使用词语和正确看待“公知”这个特殊群体的正确态度。这非常重要,否则,它不仅会导致我们思想上的混乱,甚至会造成某种社会利益的受损。
“公知”这个专有名词是怎么产生的呢?它起源于十九世纪末,法国发生的这样一个事件,即一个犹太裔的上校因被诬陷出卖情报,被判无期徒刑。但很快,真正的出卖情报者被查出,但国家仍没有对上校改判。原因是军方认为国家名誉高于一切。于是,这一事件在法国社会引起轰动。作家左拉连写了三篇文章对国家的这种错误行为进行控诉和抨击,并尖锐地指出,这是国家犯罪。但左拉被国家以诬告罪判其流放(几年后病死异国他乡)。若干年后,法国民众在左拉的影响下,又一次对这一事件进行反省,终于,他们以维护个人的尊严组建了国家的尊严——国家对上校改判无罪,让正义成为国家的价值所在。这个事件后,人们对那些具有专业学术背景,敢于为公平和正义发声的群体进行思考和总结,便出现了公共知识分子(即公知)这个概念。由此来看,公知这个词是不折不扣的褒义词,没有任何贬义的成分。
其实,在公知这个词出现之前,公知这个群体就一直存在着,任何国家、任何社会都有这种具有专业学术背景的愿意并敢于为正义发声知识分子,他们在用实际行动为实现国家的正义和公民的利益而不懈地努力。我们所熟悉的文化巨人鲁迅就是公知。
那么,今天为什么有人对公知如此仇视,并不择手段地对公知的含义进行歪曲,以使吃瓜群众痛恨并群起而攻击公知呢?这里一定有其不可告人的目的。
不论说话还是写文章,我们都必须准确使用词语,不能因为自己的好恶而随意改变词的含义。这样必定造成某种混乱。把不是公知的、甚至是邪恶的人拉入公知的群体,以求达到让人们彻底否定公知,这是可鄙的下作之为;而其达成了目的,这便成为了社会的悲哀!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任何时候都不需要鼓唇摇舌的所谓既不为公,又不知正确的精神信仰的“公知”!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任何时代任何社会,公知(包括历史上的士族、东林党、清流党)都是时代的反动者,社会的破坏者,国家民族的背叛者。我们不是要讨论是否需要,而应该是讨论如何清除。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曾经回答过类似的问题;现代社会当然需要公知,而且社会越进步越需要有人为弱势群体呐喊,越是需要有人来对社会的不公正、不平等进行监督;
然而,遗憾的是,现在不少“公知”全然忘记了他们应该负有的社会责任,成了公众诟病的对象。
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其实都是当时的“公知”——面对此时剧烈的社会变革纷纷提出自己的主张,各自引领着一部分社会舆论。
诸子百家在当时当然没有能力去改变社会,然而他们提出的各种意见以及建议却引起了社会各阶层的共鸣;一番大浪淘沙之后,剩下的儒家、道家、法家成了金子。
上一篇:浪子燕青能够打得过行者武松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