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有人说梁山的主导权从来不是晁盖和宋江,而是吴用,你怎么看?
吴用,梁山,都是有人说梁山的主导权从来不是晁盖和宋江,而是吴用,你怎么看?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吴用只扮演军师,却有现代某些知识分子渐少的一样东西
谢谢邀请!
水浒传中,吴用足智多谋,一开场那个智取生辰纲就玩得精彩不凡。
你看那黄泥岗上,白胜挑得一担酒来卖,众好汉扮作贩枣客已先在林中坐地,与杨志的快递小分队“偶遇”。炎炎赤日,众人热渴,机警的杨志不允手下快递员们买酒解渴,一任这伙人眼巴巴看那伙卖枣子的去买来畅饮,一桶酒霎时饮尽,那伙人中的一个(刘唐)乘白小二不注意去另一桶里又舀一瓢喝(“理由”是我们买了你一桶、还该送一瓢),小二骂骂咧咧间又来一个(吴用),舀起一瓢就开跑,被小二夺过、倒回桶中……其实吴用舀那瓢里已先抖了蒙汗药,乘舀酒时搅和在酒里啦!
这番操作一气呵成,连老到的江湖客杨志也没看出破绽:眼见他们吃了一桶,没事,另一桶也被吃了一瓢,没事。
干!于是允许大家去买那剩下的一桶酒,自己也喝了些,结果着了道儿。
后来的事情就大家都知道了。
你看,环环相扣,惊心动魄。吴用的作用确实起得大。
从出场到以后梁山的诸多事件,无论是梁山根据地建设,攻城略地,招降纳叛、壮大实力……几乎都有他的谋划参与。而且往往在紧要关头,比方遇官军前来围剿,他都表现得镇定自如,“不需兄长挂心,吴某自有措置”,或“只需略施小计,杀他个片甲不回,日后做梦也怕!”
于是梁山泊端的是水来土掩,兵到将迎,取得了一次又一次胜利。
不过他虽这般深通韬略、善用兵机,却还是个传统纯粹的书生。
首先是没有野心,从来都是尽心辅佐(晁盖/宋江),无半点“取而代之”的想法。
他其实也是比较有主见的,比方在招安问题上他内心一直是反对派。所以好几次“唆使/暗示”李逵啦,武松、鲁智深,或三阮啦,在接受招安过程中搞怪、闹事。甚至在征辽时,被对方特派员欧阳侍郎的一番说辞搞得心动——和宋江比,他可没那么多对赵宋王朝的所谓的“忠”,他觉得辽国ZZ比较清明,昏君奸臣没这边多,而且开出来的招降条件非常丰厚,许给的荣华富贵都是看得到摸得着的,“封宋江为镇国大将军,总领辽兵大元帅……众头领姓名都抄将来,尽数封他官爵”。
但他又是极其看重一个“义”字的。先前的晁盖,后来的宋江,对他而言都是有知遇之恩的,所以他也尽力在回报。现在网上好多人说他“背叛了”晁盖甚至与宋江“合谋”暗害了晁盖,其实是在乱解错读。
和晁盖是知心朋友——打小一起长大,相互知根知底,但他俩客观上有层隔膜,那就是文化素养,见识格局。和宋江就不同了,他们不但知己,而且知音,彼此文化素养接近,有比较一致的追求,有共同的话题,还有一本二人关小屋子研读/切磋/提升的秘籍玄女天书。换做是你,恐怕也要和宋江多亲近些。知音难寻嘛。
他始终就是个副手,出谋划策的那种。话说回来领袖也并非足智多谋就可当的,做领袖得有天赋有气质有大格局。有些人只适合做将,做军师,辅佐他人。
吴用也从来没有把握过啥主导权——主导权之前把握在晁盖手里,决定了劫生辰纲、夺寨,做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大称分金银的快活(却头上始终悬着达摩克利斯之剑的)强盗,那时他顺从着。后来宋江上来,给山寨规划了一条招安以求封妻荫子的路线,他虽有不同意,但也还是顺从着。
这个其实是咱们这环境里知识分子历来的缺陷与弱点:几乎没有或不敢坚持自己的想法,哪怕逻辑会证明,或后来事实会证明是正确的想法。却只有跟随老大或组织的规划,哪怕违心——当然紧跟着,顺便或许也得到了自身的富贵荣华。那就跟到干。
宋江被害了,吴用也在心理上失去依托和追求,所以他在宋江墓前自尽,相随而去。这是他作为传统知识分子的一个特点:士为知己者死。
重情重义,奋不顾身地感恩知遇,这是传统知识分子的特色。不过现在某些知识分子经过所谓“商品经济”的冲刷,好像渐渐在淡漠“情/义”,唯利是图倒多了起来。
所以说,吴用只是个传统纯粹却可贵的书生。他不可能\"主导\"什么。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吴用在梁山泊的几件大事上的确起到了关键作用,但要说吴用主导了梁山泊,这绝对是无的放矢。
在梁山泊的发展史上,每一个重大事件吴用都有参与,而且他还是那个可变因素,他的态度决定了梁山泊的走势,但梁山泊最终的结局并不是他能主导的,以下是我的分析。
事件一、火并王伦
王伦落第后,他来到梁山泊计划和杜迁等人小打小闹地活下去就行了,从没有想过风风火火闯九州的豪气。在他享受这份宁静时,林冲的出现打破了他小小的梦,接下来晁盖等人的上山彻底结束了他的梦。
读者都清楚王伦是被林冲火并了,但真正实施这个计划的却是吴用,可以说吴用用了借刀杀人的计策结束了王伦的生命。
晁盖接到王伦拒绝的信号后,他第一选择是“另投他处”,而吴用说了这么一句:
吴学究笑道:“兄长放心,此一会倒有分做山寨之主。今日林教头必然有火并王伦之意,他若有些心懒,小生凭着三寸不烂之舌,不由他不火并。兄长身边各藏了暗器,只看小生把手来拈须为号,兄长便可协力。”
杀王伦前,吴用一边劝和一边示弱,吴用越是同情林冲,林冲就越来气,最终在吴用的劝和下,林冲一刀结束了王伦的生命。
吴用的确用他那三寸软舌结果了王伦。
王伦的死是梁山泊的第一次易主,吴用在这起事件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如果没有吴用就不会有后来的梁山。
事件二、吴用第一次支持宋江
晁盖死后,宋江恸哭一场,而吴用反而异常冷静,他对宋江这样说:
“哥哥且省烦恼。生死人之分定,何故痛伤。且请理会大事。”
这话说得不平不淡,作为和晁盖曾经战斗过的兄弟,吴用对他的死好像并不怎么伤心。可能吴用早就抛弃晁盖这个领导转投宋江了。
吴用打曾头市时带了林冲、阮氏兄弟等人,基本都是当时自己一起上山的兄弟,但唯独没有吴用。吴用作为军师,晁盖为什么不带他呢?是晁盖不愿意还是吴用不愿意?
不管谁不愿意,都能说明他们之间早已没有兄弟情义了。
晁盖刚死,吴用就提出让宋江代理寨主之位。
吴学究又劝道:“晁天王虽是如此说,今日又未曾捉得那人,山寨中岂可一日无主?若哥哥不坐时,谁敢当此位?寨中人马如何管领?然虽遗言如此,哥哥权且尊临此位坐一坐,待日后别有计较。”宋江道:“军师言之极当。今日小可权当此位,待日后报仇雪恨已了,拿住史文恭的,不拘何人,须当此位。”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