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大部分人英语很少用到为什么从小当主科学习反而法律不从小学学起?
英语,法律,语言大部分人英语很少用到为什么从小当主科学习反而法律不从小学学起?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大部分人英语很少用到为什么从小当主科学习反而法律不从小学学起?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为什么自小不学习法律呢?
其实自小就学习道德了! 而道德其实比法律更严格,要求更高!
自小,父母就教育什么是对的,什么是不对的,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是善良的,什么是不善良的,这些可比法律要高的多。
法律仅仅对有形的行为进行了一定量的约束,而道德不仅对行为进行约束,还对无形的思想言论进行约束。
如果道德教育是成功的,那么也就无需法律来制约了。
只有道德教育失败,行为突破了道德的底线,触碰了法律的红线后,法律才上场。
所以说,道德远远高于法律之上。
至于英语用的很少,为什么要学习英语呢?
之前一篇回答摘录于下:
人为啥要学习英语,反正不出国?
因为要拥有全球视野。
如果每一个中国人都有一定的英语能力,我们将拥有全球视野,我们时刻可以把握着全球脉动,理解世界每一秒风云变幻。
因为要了解世界。
如果每一个中国人都有一定的英语能力,那么就能够更好的,更细致,更及时,更多方位地了解世界,学习世界其他民族的优秀之处。
因为要拥有全球话语权。
如果每一个中国人都有一定的英语能力,那么当欧美一些反华势力抹黑诽谤中国的时候,你就可以用英语反驳揭露他们,这样在国际舆论上,正义的声音就不会再被淹没。
因为中国要更好的走向世界。
如果每一个中国人都有一定的英语能力,我们就可以更容易的把我们的产品、服务、文化、理念更好的推向世界,影响世界。
况且,你虽然不出国,但是老外可以来中国,你同样可以传播中国文化,当然是对那些还不会汉语的老外而言。
最后,请放心,英语学的再好,也不会比母语中文好。只要你是中国心,英语学的再好,也不会变成牧羊犬。
之所以一些喝了点洋墨水就变成牧羊犬的基本都是对祖国优秀强大的文化一知半解之辈,因为不懂,因为不了解,因为缺乏智慧,转而拜倒在西方的人的脚下!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英语完全可以当做选修课让学生自主决定!就像物理化学生物等其他课一样!何必让那些明知道自己今后肯定用不到英语的人学习英语!英语作为基本课,让学生学到初中,到高中时不需要作为主课!有兴趣的,想出国交流的,想留学的学生自己决定学还是不学。这样对每个人比较公平!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首先,我们先从学科性质来比较两者之间的区别。英语是语言类学科,法律是规范体系,语言类学科学习宜早不宜迟,就像我们的中文一样,而法律是逻辑思维能力要求较高的学科,到一定的学历或年龄去学或许更加适合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往大的方向说,英语是世界通用语言,而世界上的信息大多是以英语来体现,英语相当于是跨国关系的网络,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拒绝英语毫无疑问就是拒绝世界,中国要发展,不能固步自封。所以国家用英语来当主科,实际上是往长远的文化发展考虑。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英语只是一种语音。现在中国人把英语当主科学了几十年。可是能用上英语的有百分之几呢。应该进行精英教育。英语浪费了很多孩子的时间。小学就开始学习法律是件很可怕的事情。进行思想品德。爱国主义。交通的基本规则。这些才是重点。让孩子早点知道如何出行懂规矩。如何待人接物有礼貌。如何爱国。才是重中之重。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法律很重要,每个人应该都有法律意识,但是让孩子从小“充分地学习法律”,对于社会有可能弊大于利。
中小学生是有法律课程的,这部分的法律知识涵盖在《道德与法治》这本教材之中。在这本书里面就会讲述一些基本的法律知识,教育孩子要遵纪守法。但是,如果我们仔细地阅读这样的教材,我们会发现,其实教育的内容还是比较含糊的。这样的含糊其辞是有目的的,并不是因为工作的疏忽。
原因很简单,我们国家未满14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基本上不用承担任何的法律责任。虽然新的《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12岁至14岁范围内严重违法的未成年人,承担一部分的法律责任。但是,从实施到现在,我们仍然没有看到任何具体执行的案例。
因此,未成年人对于法律知识的了解,如果过于充分,相反有可能会让一部分品性不良的未成年人敢于犯罪。早在互联网不怎么发达的10多年前,青少年经常讨论的一个热门话题之一就是“要不要在18岁之前趁不用判死刑杀个人”。
上一篇:怎样剥大蒜又快又完整呢?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