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清明祭祖,为什么大多数人不愿意放弃上坟烧纸的传统习俗?
烧纸,清明,父母清明祭祖,为什么大多数人不愿意放弃上坟烧纸的传统习俗?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清明祭祖,为什么大多数人不愿意放弃上坟烧纸的传统习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清明节思亲
清明节前雨纷纷,
在家祭祖泪涟涟;
今生难见爹和娘,
坟前独立泪汪汪。
提问:清明祭祖,为什么大多数人不愿放弃上坟烧纸的传统习俗?
道理很简单的,因为许多的人们被迷信蒙昏了头脑,如果某人父母生前不行孝道,打娘骂爷,等父母百年后,叫许多的人来家大操大办父母的丧事,纸烧了几大堆,能抵挡得住对父母的亏欠吗?不可能,父母生前苦吃了,罪受了,为了自己的一张脸皮给父母的丧事办的再好,也是枉然,不如生前多端几碗汤,多安慰一下父母,比死后烧几车纸强多了。
农村俗话:生前不把父母敬,死后假心哭亡魂,千哭万哭烧张纸,你看亡魂何安身。
现在许多的人都知道了,逢年过节烧纸只是个纪念性,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事。还有一些人,死头脑,觉得每逢节日非要烧纸,觉得自己才有孝心。
国家历年来,到处实行严禁野外明火,许多的人因上坟烧纸,把山场烧着了,为什么你的祖宗不保护你呢,我看只是个烧纸是表达一下自己的孝心,没有其它的理由。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为什么要放弃传统习俗,如果说环境问题,圣诞节欧美人砍树更是破坏环境,咋不劝他们改掉这个习惯?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清明烧纸是一种传统文化,历史传承。承载了子孙后代对先辈的敬仰和文化继承。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体现在各个方面,清明烧纸虽然有火灾隐患,但如果防患于未然,做好防控准备,也是可以烧的。历史传承,约定成俗的文化遗产很难在人们心中抹去。这是文化传承与火灾隐患在人们心中的较量,只能说凡事具有两面性,清明烧纸的习俗不能丢,火灾隐患也要预防。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清明上坟祭祖(祭祀文化)是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的老祖先遗留下来的一种传统民俗,也可以说是一种文化,不是谁讲几句反对的话就能够颠覆和消灭的,其中的道理不用多讲,大家都明白。当一种文化没有了传承,应该是一个民族的悲哀!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现在研究这些,说这些是陋习的人咋想的,是文化高还是没啥可研究的了?等到别的国家把这些申请为自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时,这些人又该呲牙咧嘴的喊这是中国的习俗,推算到某某年开始发现有祭祖活动了[捂脸][捂脸]但是可以理解,拿着高额工资,不研究点东西也不好意思[大笑][大笑]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人民需要人民币维持生活,他们也不例外。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香火香火,对先人的哀思,眼前人的心愿,对后辈的寄托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清明祭祖是人生的信杨,不忘祖先和老一辈人,小辈们念念不忘,到了清明节去扫墓,拜见祖先,百年传统习俗。小辈欣望发展,不忘祖辈们,望后人事业发达,身体健康。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