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尊古、摹古者众,江湖体之险,书法未来为什么需要传承创新?
书法,的是,传统尊古、摹古者众,江湖体之险,书法未来为什么需要传承创新?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问题补充: 摹古、尊古者繁多,而自成一派又有奔向江湖体之险,书法的发展是否遇到瓶颈?书法未来如何发展及为什么需要传承?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书法.书道.道法自然.师法古人为历代文人墨客所尊循.如唐诗.宋词.元曲.前已有数个不可逾越的丰碑.先入为主并规范框架\大的社会环境变了.书写及语言方式结构也天壤之别.例代先贤猜想不是不想突破義之.几人回?况今日!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书法道法是一理,真伪虚实皆堪比,內敛含蓄中庸道,乱柴叠堆逍遥子,高手运笔打台球,一杆挑尽累让避,更有无法率意匠,打入黑八胜全局,书贵得法悟无为,墨绽天头地角西。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认为很多不是创新而是"逃避"、其实把字写好只是书法最基本和初级阶段、重要的是传承(一步一步的学习)、有人说书法是线条艺术、只要线条好看就可以、有人说书法是形状艺术只要大小错落有致就可以、虽然都说到某个点、但这种单一的想法不是正面的也不是全面的、我一直都是认为要把基础功夫学得过硬、到那时手上的功夫足够了、就憑自己心里怎么想就怎么写、在不经意间形成了自己的风格、我认为随便谈"创新"这个词个有点浮躁、我听梁君度先生讲过要学透传统才能谈创新。
我是兴趣书法、习惯了写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书法其实一直在传承、创新。
每一个从事书法工作的人,都会渴望和尝试创新,这是本能性的。因为很少有人会容忍一辈子被打上写“某某体”的。楷书也好,行书也好草书也好。。。临帖必选在这一领域的高手的传帖,也正因为他们都是高手了,他们的作品已经站在了巅峰——他们就是临帖人的天花板,只能追赶,难以超越。而临帖的目的是出帖,所谓“入规出矩”。
但是临帖日久,出新应该是水到渠成的事,哪有还没入得进去,就能出的来的?
因此创新的根本还在于传承。传承事实上是一种继承:尽得古人法。现在的很多人根本就没有下够传承的功夫,学养积累又不够,就去创新了——所谓妄图“以形式补充内涵的不足”,过于强调技巧技法和章法形式,细看之下,往往大漏马氏之脚。
因此,我们认为:老老实实的临帖、临碑,是书法艺术发展的唯一出路。
我在昨天发布了翁方纲和刘墉的小故事,正说明了这样的问题:汲古而后出新。
书法的瓶颈真的存在,但是我们现在遇到的,是书法艺术在哲学上应有所思辨、引领,而不是虚假的繁荣。
这个也叫书法,那个也教书法,事实上大多数人教的是“写法”。
这是很危险的。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犯请通知撤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是个老话题,书法当然需要传承,在传承基础上创新,因为只有发展,才可能传承,传承的是古人的线条设计、布局设计、墨色设计、形式设计,创新的是时代审美设计、书写形式设计、跨学科的融合设计,但是不论怎么创新,一定须符合当下大众审美需求,至于如科幻一样的创新也需留一个空间,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才是王道,用一部电视剧台词总结:神即道,道法自然,如来!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个问题,董其昌已经论述很明确了,继承传统,就是要不合而合。他的追随者,如清四高僧也通过国画间接证明了这个道理的正确。就是合法度,不合形相。四王做不到,所以比四僧要逊色多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尊古、摹古属于尊重传统,传统文化是数千年来先贤们遗存下来的瑰宝。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