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如何评定一个古代王朝是否是大一统王朝?
王朝,中国,之主如何评定一个古代王朝是否是大一统王朝?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很简单就三要素:第一大义,共主。无论诸侯国有多少,得被认共主宗国。二:疆域,至少得老九州有管辖权。第三:国与国之问不能是儿子,孙子,弟弟,使节不跪。例如两宋都不算是所谓的大一统王朝,相比北宋,辽更象大一统王朝,虽没被认爹认爷哥到是被认了的。使节拜上国下跪。南宋,又跪在金的脚下,正统和大一统都不算是。到是不被史学界认可,项羽所建的西楚,存在虽短,确实是个大一统王朝。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要搞清楚什么叫“大一统”。
“大一统”的思想在中国源远流长,在诸侯割据林立、战乱动荡频繁的战国时期逐渐成型,例如孔子倡导的“天下一家”。
它说得通俗点就是“一统天下”,建立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王朝。
到秦始皇时,扫平六国,这个“大一统”的思想开始成为现实,疆域辽阔,书同文,车同轨,行同伦,统一货币、度量衡,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秦朝。
从此,人们就以秦始皇建立的秦朝为衡量标准,称为“大一统”王朝。
那么,“大一统”王朝的标准是什么呢?自古至今并没有一个具体的答案。但是参照秦朝,可以总结出两条基本标准:
疆域包括华夏故地
“华夏”最初代指周王朝及其分封的诸侯国的地域,也即中原地区。
夏商周三代的统治中心区域,在中原地区一带,成为最早的“中国”、“天下”。
后来扩大至“九州”: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地区。
“九州”自古是汉族先民的居住区,因而也称为“汉地九州”、华夏、神州,也成为汉民族政权的代称。
秦始皇建立的秦朝,就是以“九州”为中心区域。这也是“大一统”王朝的基础地域标准。
政治、文化统一
《汉书》中记载:“大一统者,六合同风,九州共贯也。”
这是说,社会民俗习惯相同或类似,社会文化基本趋同 。也即文化理念认同,否则就是“非我族类”。
其中有个重要标志是政令统一。
例如“制正月以统天下﹐令万物无不一一皆奉之以为始。”
这里的“正月”不是春节过年的正月,而是统治者颁布新历的第一个月,也叫“政月”。
我国古代改朝换代时,新帝登基,一般会祭拜天地,颁行新历法,“封禅,改正朔,易服色。 ”
这里的“正朔”即“正统”的意思,象征着一个王朝统治的合法性与唯一性。这也就意味着,只能有一个中央王朝,不能出现与它地位平等并列的政权。
如果有外族或者其它政权归附,必须“奉其正朔”,也即必须遵守中央王朝统一的政令和文化理念。
这样,不同地域之间的人们,才能超越各自的语音、文字,进行信息交流,并促进成不同地区之间的认同和友好相处。
这也是“大一统”王朝的基础文化标准。
这里要说明一点,“九州”东有大海,西有高原和荒漠,北有西伯利亚高寒区,南有南海和热带高温区,因此“九州”自然位于亚洲东部的地理中心。
而且,居住在“九州”的人们创造出了领先的文明,对周边地区产生了强大的吸引力和向心力。
同时,中国古代统治者长期采取怀柔远方异国、同化异族的政策,因而华夏故地的疆域概念一直在扩大、演变,形成了地域辽阔、多民族融合的统一国家,以及大中华文化圈。
按照以上两条基本标准,梳理我国古代的大大小小政权,符合“大一统”王朝标准的有:秦朝、汉朝、新朝、西晋、隋朝、唐朝、武周、北宋、元朝、明朝、清朝。
你认为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你好,我是老实人,我来回答你的问题。
我觉得大一统王朝有两大标准:(1)在当时,权力高度集权的。(2)疆域内以华夏族为主体的汉文化唯一代言人。
说起大一统,最早可以追溯到《公羊传·隐公元年》:“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统也。”
李斯说过“灭诸侯,成帝业,为天下一统。”
换句话说,天下只有一个人拥有最终决定权,这就是所谓的大统一。
在早期封建制度中,周天子只能分封诸侯,但是诸侯下面的人不是直接任命的,因此不是大一统。
到了秦朝,改分为郡县制,各级官员由皇帝直接任命,迎来了大统一的时代。
因此,从政治体制上说,大统一意味着各级行政管理人员由皇帝任命(一个人),政府命令只能由皇帝下达,也就是说,大统一意味着权力的集中。
从华夏族的角度来看,一个统一的王朝不仅需要集权,而且还需要有一定的领土范围来统一整个华夏族(炎帝和黄帝的后裔)作为主要民族的地方。商周时期基本上是黄河流域,并逐渐到达长江流域。
在领土方面,华夏族的传统领土基本上是秦朝的领土。
在文化上,华夏族在迁移中汉化并与其他种族融合。也有可能被其他民族同化。由于它被称为中国大统一王朝,这个王朝一定是汉族文化的唯一代言人。在几个动荡的时期,中国五胡乱华时期的南朝(东晋)可以称为这个称号。北魏孝文帝改革后,北朝也汉化,双方都可以代表汉文化。
入关后,满清迅速汉化。尽管他们普遍不信任汉族大臣,但上流社会的贵族会阅读四书五经并学习汉语。除了保留辫子外,它们基本上与汉族文化融为一体。在清末,李曾左张等汉族官员帮助晚晴续命了60年,这也表明清朝此时可以称为汉文化的代言人。
上一篇:英国会计专业留学有哪些优势?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