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国产腕表抗衡瑞士名表,未来的发展出路在哪里?
腕表,瑞士,机芯国产腕表抗衡瑞士名表,未来的发展出路在哪里?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问题补充: 国内腕表一直没有停止制表的脚步,那么未来用什么方式能抗衡瑞士制表呢?请行家分析一下。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导读】国表出路在何方?这是每一个爱表人士经常思考的问题,国产腕表这几年在钟表行业并没有太大作为,在机芯上一项以低廉走量为主,极个别的高端机芯如果量产成本又太高,和瑞士腕表竞争似乎失去了很多优势,那么国产腕表未来怎么才能走出自己的风格,出路在哪里?一起探讨一下
1)国产腕表的现状
现在国产三针表似乎走进了低价低质的死胡同,在机芯的成本和工艺上无法抗衡瑞士名表,真正高端的陀飞轮消费者也并不买账。说到底,细节差,设计不给力,虽然国内极个别独立制表人的高端陀飞轮能达到瑞士的等级,但产量低啊,两年做个才做6枚,一句话:国表能量产的品质低,高端机芯无法量产。如何寻找出路?
2)国产腕表的出路
如果国产腕表要实现弯道超车的话,一定是在设计上博得消费者,这一点已经得到很多国产品牌的重视,一些有理想的国表品牌已经从“天马行空”的设计上找出路,例如2020年BR依靠转子腕表入围GPHG(日内瓦高级钟表大赏),依靠这些“天马行空”也逐渐获得了一部分市场。
在比如飞亚达的大师敦煌系列,以及和火星探测合作的航天系列,这里面都有代表国产腕表设计精髓的元素,毕竟我们对自己的国情和典故更了解,取材的元素也更纯正。
小贴士总结:国产腕表虽然目前没办法和瑞士腕表抗衡,主要的短板在机芯上,高端机芯量产成本高,同级别无优势,而低廉机芯只能沦为计时工具,无法上升到欣赏和腕间工艺的层次,我们可以推测未来国产腕表必将要靠“天马行空”的设计来赢得市场。您认为国产腕表未来的出路在何方?请留言分享。
(更多腕表知识,点头像看主页)
码字不易,请关注,辛苦点赞,感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不争虚名,不争浮云,老老实实在制造精度,质量,装配上下功夫…粗糙一直是国产手表的敝病,在香港售卖的国产表沒戴几天就要返修,而且越修越坏…
咱们别说瑞士表,就学日本精工表,几十年时间,高挡表已经是瑞士中挡表的价钱,而且很有市场。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国产腕表不应该去寻求抗衡瑞士名表,瑞士名表实际上是一种在淘汰边缘试探的产品。
首先机械表不是什么高科技,在现代工业社会,有功能极为强大的设计软件,成熟的工业设计流程,机芯的工业设计只是小儿科,包括所谓复杂功能。所谓精密加工也只是菜鸡互啄,再精密你还能有光刻机精密不成。
但是名表卖的根本不是表本身,说难听点就是收智商税,很多名表需要依附于集团,说白了就是利用奢侈品集团的营销渠道,通过讲故事来让自己卖出去,瑞士和日本在过去几十年腕表的风云中都有过辉煌的历史,讲故事的能力天生就强。
中国没有深厚的钟表文化沃土,讲故事的能力天生弱势,本土奢侈品产业也很薄弱,不应该在弱势方面死磕。
对国产腕表来说,走高端路线投入高、销售难、而且面临国外奢侈品行业强势排挤,失败概率高,投入产出比差,如果说奢侈品机械表是黄昏产业,那么没有奢侈品属性的机械表就已经入土了。
国产腕表还是让手机厂商来做,走穿戴路线。
上一篇:多效唑甲哌鎓可以和麦田除草剂二甲四氯钠及苯磺隆同用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