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人,再优秀,也比不过一颗强大的心”你怎么看?
他的,司马迁,司马“人,再优秀,也比不过一颗强大的心”你怎么看?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人,再优秀,也比不过一颗强大的心”你怎么看?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是的。我极其认同这一观点。
我之所以这样坚信不疑,是缘于2017年“五一”期间我的陕西韩城之行。那一次,我站在司马迁墓祠所在地的司马坡上,心灵受到了强烈的震撼。
司马坡原名韩奕坡,位于韩城市东南十几公里的芝川镇,是古代晋魏通往长安的必经之路。坡上铺设的石条,被风雨浸蚀得凸凹不平,不时有清晰的车辙映入眼帘,仿佛在昭示着曾经的繁华与世事的坎坷。自从伟大的历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司马迁长眠于此,这里就荣耀为司马坡或司马古道了。
沿古道登上坡顶,便是司马迁祠,前祠后墓。祠墓西望梁山,东瞰黄河,北为立壁,南临深壑,突拔兀立,雄踞形胜。祠殿端庄肃穆,供奉着司马迁雕像。他的目光平和而深邃,似乎早已洞悉了世间的一切。墓塚在苍松翠柏的掩映下显得格外静谧,仿佛恐惊扰了它的主人。此时此刻,也许他正在屏息凝思,“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墓址是司马迁生前自选的。这里依崖就势,负阴抱阳,可谓风水宝地。然而,他的祖茔却在距此西北4公里的高门原上。“行莫丑于辱先,而诟莫大于宫刑”。他因为名将李陵辩护而惨遭宫刑,自认为体肤不全,愧见先祖。他的后半生含垢忍辱,直至死不瞑目,亡不见祖。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不是贪生怕死之辈,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宫刑,不仅是对身体的摧残,更是对心灵的戕害与人格的蹂躏,无疑生不如死。但为了父亲临终的嘱托、未酬的壮志,为了自己泣血的承诺、未竟的事业,他选择了隐忍与苟活,因为心中还有“诗和远方”。临难一死,固然爽快;忍辱求生,更其英勇!这,需要一颗何其强大的内心!
借着狱中昏暗的光线,司马迁在与时间赛跑,与命运抗争,奋笔疾书,刚正不阿,秉笔春秋,微言大义,使“天下乱臣贼子惧焉”。
司马迁劳其一生,用13年时间完成血泪之作《太史公书》。而此前的《尚书》只记录了虞夏商周统治者的训辞或宣誓,《春秋》只是周朝崩坏之后各诸侯国的新闻简报,《国语》只是权势人物的语录,《左传》只是《春秋》的扩写,《战国策》只是一些风云人物的讲稿集……唯有《太史公书》,皇皇52万言,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把三千年中华文明史梳理得允当分明、清晰可辨,拉开了《二十五史》的序幕,成为炎黄子孙瞭望民族发源与壮大的窗口,寻找民族图腾和灵魂的捷径,无愧于“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盛誉!千百年来,他的浩然正气,他的发愤精神,如同他脚下的那条大河,浩浩荡荡,奔流不息。
是的,人,再优秀,也比不过一颗强大的心!正如海明威所说: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可以被打败!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立删)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话题有点矛盾,有强大的内心才会优秀,无所不为又咋会优秀?优秀是做出来的而不是说岀来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多优秀,也会有家长里短,也会有琐碎困扰,也会有意外发生,也会有耿耿于怀的事情,而那时,就要看你的心,能否承受突如其来的冬天,是否可以承受寒冷的十级风?若你勇敢走过,这便是一颗强大的心。
不是谁都拥有,小小的微弱的心,也能发光,只是慢一点,但,并没有放弃,还在前进。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ok]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